顺应儿童成长的课程文化

2018-06-05 16:54张娟英
湖南教育·A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砖厂泥巴研学

张娟英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课程留给儿童弥足珍贵的“最初的东西”,并通过“最初的东西”,为儿童未来成长提供丰富的可能性?

案例一:玩泥巴的孩子,玩出创意的乡土校本课程

这个案例还得从我任中岭小学校长说起。当初,我背负着教育的行囊,毅然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城区示范性学校,满怀激情地投身到广袤的乡村。第一天来到中岭小学,看到木质校牌、黄土操场、沙石跑道,还有一群质朴的农村娃,他们围着我,眼中充满了好奇、纯朴和渴望。我看到他们身上流淌着生命原初的充沛之气,面对这样一群乡村孩子,我该给他们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不断思索着,把自己所有的思绪都聚焦在农村孩子的身上。是让农村孩子来适应我梦中的“理想学校”,还是让我要办的学校顺应农村孩子的天性生长呢?我选择了后者。我将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融入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重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有一天,我发现体育器械区的沙坑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们在沙坑里玩得不亦乐乎!在我们成人的眼里玩泥巴只是脏,但在孩子们眼里玩泥巴只有乐。于是,我们在校本课程中开设泥塑课。学校有些孩子的家长在附近砖厂工作,他们从砖厂带来粘土,还拿着孩子的作品到砖厂烧制。看着孩子们富有童趣的作品,我感慨不已。

给孩子们玩的课程我们还开发了很多,如舞狮、舞龙、泥塑、民间歌舞、民间剪纸、树叶粘贴、走近湘绣、民间武术等。

案例二:《宝贝去哪儿》主题研学课程的重构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去年,我来到一所新学校———开福区实验小学,围绕学校“独立生长,自由开放”的校训及“崇尚朴素,回归自然”的办学理念,我们试图通过课程设计,尽量为孩子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有一个孩子说:“校长,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很好看。我們也学学他们,开展《学生去哪儿》的活动好吗?”他的话给了我们启发。于是,我们请孩子一起参与设计。这样,《宝贝去哪儿》不同主题、不同年级系列研学课程诞生了。

开学初,在食品安全进课堂的活动中,当一幕幕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事件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他们既惊诧,又担心:老师,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吗?怎样知道食品安不安全呢?如何选购安全食品呢?于是,孩子们一起确立了《宝贝去哪儿》第一季的主题:舌尖上的安全。

一个孩子提议:去统一食品厂吧。于是,孩子们第一站来到学校附近的统一食品厂,他们亲眼看到了无菌生产线,以及出厂前的严格检验流程,并很快了解了优质食品与三无食品的区别。第二站是超市。孩子们精挑细选、仔细询问,选购了自己心中的安全食品。这些食材,真的合格吗?孩子们心里还嘀咕着。第三站的活动是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叔叔现场检验自己采购的食材。有了专业人员的解读,孩子们可增长了不少食品安全知识。最后一个活动就是健康美食制作与品鉴。

(作者系长沙市开福区实验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砖厂泥巴研学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泥巴鞋子和泥巴小猪
免费为止
越多越便宜
砖坯
砖坯
泥巴泥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