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云
站立讲台四十余年,除了授业还是授业,单纯教书,线性生活,对阳明先生知之甚少。时至戊戌春月,年届耳顺,有幸在先生故里,出席“致良知深度学习会”。若问收获,我的回答是初步的、是真实的、也是满满的,以诗为证:
问道心学
耳顺方始养性灵,问道心学于阳明。
立德树人致良知,化育人心纳万境。
王阳明,是“真三不朽”的圣人。人民领袖习近平在河南、上海、北京、法国国内外等地先后六次提到了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行合一”。可我这枚教书育人的老朽,从来没有立过圣贤之志,哪怕临摹圣贤的心也没有,惟在事上磨,未在心上修。而临老顿悟,教育就是致良知,舒展生命。
然则,何谓致良知?我的理解是:表层是道德伦理上的良心;中层是心灵深处里的纯粹;内核是哲学本义中的天理。简而言之,致良知,乃常觉常照的内心光明与智慧。
李白斗酒诗百篇,这“诗百篇”的伟绩,有李白的智慧,也有“酒”的力量。而致良知是从心出发,不在于任何外物与外力,而在于用“万物一体之仁”的理念,推动人心向善,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生命改变生命,用生命推动生命,使社会进步、民族和谐、天下大同。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唤醒民心,推翻千年封建帝制;毛泽东践行“为人民服务”,获得民心,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化育民心,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作贡献……这是领袖的大智慧,也是人心的力量、民心的伟大。
孩子为了一朵花、一颗糖、一粒沙闹矛盾,因为他们的心量没有长大;成人为了几块钱、几滴水、几句话起争执,因为他们的内心不够正大;而我作为一介教师,为了一级职称、一份绩效、一次荣誉也会抱怨,因为我的心不够光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更应该从心出发,修炼良知,抵达良知,创生生命职场,出彩教书事业,让教孩子的心清澈、博大、光明。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但是,放眼世界,信仰缺失、审丑陋习等“空心人”大有人在;瞭望全国,有偿补课、索要礼金等违反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乃天下孩子的受托人,唤醒人心、化育人心是天职。教育本就要站在人的立场上,用人的自我生成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心怀天地”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才是我们新时代教师的终极关怀与恒久价值。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一春伊始,万象更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印发实施,用制度規范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的愿景,明日犹可待。
百年梦想,曾经如此遥远;伟大复兴,今朝如此切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从心出发,良知而行,追风赶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