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金璐
本设计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着眼于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和体验诗词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这也符合高考考纲在古诗文阅读方面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要求。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姜夔的《扬州慢》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诗歌部分第二单元的推荐作品。本单元在第一单元知人论世,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感时伤世的凄伤之情,词意理解难度不大,字音词义通过导学案解决即可,重点在于诵读、鉴赏,使学生借助想象,通过炼字、品词、赏句,在今昔对比中品味词的意境,从而深入体会作者抒发的“黍离之悲”及对战争的痛恨。
2.学情分析。在学习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第一单元后,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鉴赏的基本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感知,不过诗歌鉴赏一直以来都是学生难啃的“骨头”,教师难解的病症。学生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不能准确理解诗词中的部分字词;缺乏联想与想象能力;误判诗歌表现手法,等等。本节课我面对的是宾县一所普通高中的文科班学生,上述问题在学生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学生对诗词的认知水平和欣赏水平有待提高。
3.教学目标。①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用典、对比、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及作用;②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審美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③通过体会词人的“黍离之悲”,学生能深刻认识战争的残酷及带给人民的伤害,由此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4.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有感情地诵读本词;②通过炼字、品词、赏句等一系列活动,学生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5.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扬州的今昔变化,学生能够深刻体会“黍离之悲”。
教学实录
1.导入。
师: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商贾云集,繁华富庶,曾引得无数文人骚客魂牵梦萦。在相隔三百余年的时光里,晚唐的杜牧和南宋的姜夔先后踏上这座城,为之流连,为之叹惋。这节课让我们追随这两位多情的诗人,走进扬州城。(板书课题。)
2.朗读指导。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其他同学做好点评的准备。
生:读音准确,速度有点快,缺少节奏感。
师:词句的形式不像律诗绝句那样整齐,长短句的错落增加了朗诵的难度,我们划分词句节奏时要兼顾意义和音节两个方面。(师生共同划分节奏。)
生:读得流畅,但情感不够丰富,得带有悲伤的情感,感觉这首词的基调是悲伤的。
师:说得好!我们读诗词的时候,要把握好轻重缓急,让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词句当中,语速过快,缺少抑扬顿挫,情感难以表达。你来试试,给大家范读一下!(学生有一定的朗读功力,赢得掌声。)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范读,你让我们觉得悲从心起!从标题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慢词,所以要读得慢一些,停顿长一些,节奏舒缓一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读)
3.品读鉴赏。
师:扬州在姜夔眼中、杜牧笔下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从原文各选取一个词回答。
生:姜夔眼中是“空城”,杜牧笔下为“名都”。
(1)姜夔眼中的“空城”。
师:让我们先跟随姜夔,在冬雪初霁的夜晚,走进这座空空的扬州城。请大家找出词中能体现“空”的句子,并分析其效果。
生:我觉得“尽荠麦青青”可以表现出扬州城的“空”。“尽”是“都、全”的意思,“青青”形容草木繁盛的样子,放眼望去,遍地都是野生的麦子,繁盛茂密,这越发反衬出扬州城如今的空荡、荒凉。
师:满眼都是茂盛的野麦,这从视觉上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学过的哪首诗有类似的意境?
生: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只见草木不见人,城破人亡。
生:我认为“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也体现了“空城”的特点,池台是废毁的,古树是残存的,战争过后,一片废墟。
师:“犹厌言兵”的“犹”字怎么理解?
生:“犹”是“尚且、还”的意思,这句话用了拟人的手法。池台和乔木作为那段苦难历史的受害者和见证者,即使战争已经过去很久,战争的创伤还在,它们还依旧害怕提起打仗。
师:是啊,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可以想见这场战争的残酷,人们对战争的极端厌恶。这句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效果。
生:我认为“渐黄昏,清角吹寒”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果不是空城,响彻扬州城的应该是十里长街鼎沸的人声,管弦歌吹,而不是号角声。这句话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师:“凄清”这个词说得好。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能传达出这种感觉?
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日将尽,“黄昏”是一个让人感伤的意象,“寒”字既表明了天寒,也表现了吹起的清角声让人觉得冰冷,让人觉得心中涌起阵阵寒意。
师:天寒、声寒、心寒,层层推进,可见作者对扬州荒凉冷落、变成空城的痛心。“清角吹寒”本是听觉感受,作者却通过触觉传达。本词中还有一句和它有异曲同工之效,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冷月无声”。望月本是一种视觉感受,可作者却感受到了触觉之“冷”。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进了对月色的描写之中。
师: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冷月无声”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出词人怎样的情感?
生:萧条、冷清、寂寞的意境,表达出词人为扬州城残破衰落而抒发的悲哀之情。
师:月亮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具有丰富的意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月亮见证了扬州城的繁华富庶,也正凝望着它的萧条破败,作者向往扬州城的繁华富庶,却正目睹着它的萧条破败,月冷人更冷,月无声人更失魂落魄。
生:我觉得“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也能表现扬州的“空”。扬州以产芍药出名,作者看到芍药花虽然开得很漂亮,但战后城里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也没有观赏的心情,所以作者说它不知为谁盛开。
师:借助注释进行解读,这是鉴赏诗歌的一大法宝。扬州空寂,芍药怒放,反而又增添了几分感伤,这种情景很像杜甫描绘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对于他的陈述,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看法?
生:我觉得芍药花不是作者亲眼看见的。因为小序说作者在冬至这一天来到的扬州。
师:我们阅读诗歌,就要有这种“瞻前顾后”并且不放過一字的严谨精神。冬至并不是芍药花开的时节,但作者想象纵使冬去春回,芍药花开,也无人观赏,表达了作者的感时伤乱之情。这幅画面变成了虚景后,在表情达意上就更深入了一层,伤痛之情溢于言表,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杜牧笔下的“名都”。
师:南宋的姜夔到来时,扬州已是一座“空城”。但是扬州城并非自古如此,晚唐大诗人杜牧曾经在这里居住了十年。那么杜牧眼中的扬州是什么样的呢?
生:当年的扬州在杜牧眼里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二十四桥明月夜”。
师:这些景象诗人有没有具体呈现出来?
生:没有,只是通过杜牧的诗看到。
师:好,那么我们就试着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生:十里长街上不知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不知有多少佳人姝丽,十分繁华。传说有二十四位歌女,花容月貌,在桥上弄笛吹箫,迎来送往,游人如织,非常热闹。
师:杜牧笔下的扬州真是令人神往,“十里长街市井连”,“春风满城郭,满耳是笙歌”,杜牧对扬州情深梦好,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繁华富庶,走到哪里都能赋诗一首,更是向往“人生只合扬州死”。
(3)体会“黍离之悲”。
师:若流连“名都”的杜牧来到了此刻姜夔所处的“空城”,会是什么感觉呢?
生:惊。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生:因“空”而惊。“春风十里”已长满“青青荠麦”,“二十四桥”只剩下“冷月无声”,昔日繁华不在,扬州已是空城一座,昔盛今衰,沧海桑田。
师:是啊,纵“杜郎俊赏”,也“难赋深情”。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
生:词人以此从侧面衬托扬州城的荒凉破败。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师:同样一座城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请大家从原文寻找答案。
生:“胡马窥江”导致的。
幻灯片出示: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金兵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
师:1176年冬至,作者路过扬州时,映入眼帘的还是劫后的一片荒芜,“荠麦弥望”“寒水自碧”“戍角悲吟”“四顾萧条”,叫人如何不“怆然”,怎能不“感慨”,这种情感我们也可以用序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生:“黍离之悲”。
师:《黍离》这首诗主要写周朝的大夫来到旧都,看到昔日的宗庙宫室之地长满了庄稼,当年的繁盛奢华不见了,不胜感慨,哀婉悲伤地表达了故国之思。
幻灯片出示《黍离》:
彼黍离离①,彼稷②之苗。行迈靡靡③,中心摇摇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⑤。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①黍:谷物。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
②稷:谷物名。
③行迈:前行。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
④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
⑤噎: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师:结合全词思考,姜夔的“黍离之悲”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生: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怀念,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4)明确手法。
师: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黍离之悲”?
生:杜牧笔下的“名都”与姜夔眼中的“空城”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出作者的“黍离之悲”。
生:作者引用杜牧的诗句,属于用典,可以省却自己许多笔墨,还能让读者产生美好的回忆。两人一城,一虚一实,虚实结合,丰富了画面,强化了“黍离之悲”的情感。
(5)再次诵读。
师:让我们化身姜夔,心怀故国之思、黍离之悲,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想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审美体验。
一、给学生一个充满新鲜感的课堂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同样,课堂也是一场教师与学生的美好遇见,我们能否也让学生充满了期待,永远不知道下一节语文老师会怎么讲。然而事实却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语文课,学生慢慢熟悉了老师的“套路”,先读课文、然后正字音、讲背景,之后析段意、寻主题,最后找手法,渐渐地,学生期待的目光呆滞了,笔直的腰杆弯曲了,集中的精神分散了。
给学生充满新鲜感的语文课堂,并不是说教师要一味追求“讲什么”的新鲜,而是“怎么讲”的创新,将学生熟悉的“套路”以陌生化的状态呈现出来,即“新瓶装旧酒”。
在决定讲授《扬州慢》时,我一度为如何新鲜的切入而苦恼。脑海中不断出现姜夔、自度、空城、杜牧、名都、扬州这几个词,我曾想過以音乐与城市的关系切入,虽然也不老旧,但达不到统领全词的效果,我把关键词的范围再次缩小,姜夔、杜牧、扬州,终于“两个人的一座城”这句话在脑海中闪现出来,我惊喜地发现,这个思路可以将景、情、手法一以贯之。当我以“两个人的一座城”导入时,学生的眼睛亮了,当我以“两个人的一座城”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黍离之悲”时,备课时寝食难安的担忧——学生可能无法深入体会只留于字面感受——根本不存在,学生的理解准确深刻,一切水到渠成。新鲜课堂本天成,深思熟虑方得之。
二、给学生一个饱含情感的课堂
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点就在于情感。这种“情感”是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文本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热爱语文教学,才能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热爱文本,才能对教材横向联系,纵深挖掘;热爱学生,才能尊重他们的想法,保护他们的自尊。
在赏句时,一位学生把“念桥边红药”一句理解成了作者看到的实景,我先对他的其他解读加以肯定,再询问班级同学的不同意见。若想让学生具有解读文本的能力,并使之最终产生有价值的个性化解读,保护学生的表达欲,表现欲是必要条件之一。我的学生曾这样解读《药》中“康”这个姓氏——广大奴隶中的一员,至今,我仍然感谢他带给我的惊喜和感悟。
三、给学生一个表达交流的课堂
课堂的交流体现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师生对话,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从而为学生拨开迷雾,更可以教学可相长;实现生生对话,学生们才能碰撞出火花,产生改变的内在动力,这才是最强劲、最持久的力量;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才能走近,直至走进它们,把文本的价值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我不断提醒自己,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但是这节课,我还是没有给足学生交流表达的空间。我担心不能把这节课完整地呈现出来,就压缩了学生的思考时间,致使学生还是没有深入地走近文本;学生表达不够准确的时候,我更多的是直接纠正而不是引导,并且说得过多;在问题的设置上,缺少让生生碰撞的提问;整节课学生单独表达的机会有20次左右,有几个同学是重复发言,把课堂尽可能交给学生的这一意识仍需要加强。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实践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传授,更多的是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语文课堂的体验和感悟似乎不好呈现,也难以确定学生是否真正获得了体验和感悟,但我认为语文教师也要前行不止,聚沙终会成塔,集腋也能成裘。
在《扬州慢》的鉴赏环节,学生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沉浸在文本中,感受词情,但是我对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引导不够,落实了对字词句的理解,却忽视了对画面的描述,在调动学生将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这一点上还显不足。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无止境,重在探索!教学之路修且远,我将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