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传统方式探视并在探视期间实施常规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住院期间,都很期待亲友探视,这主要是由于疾病因素及环境因素对住院生活的影响,病人感到生活较单调、环境较寂寞。但是,探视病人的行为效应具有二重性[1-2],一方面,适当的时机和良好沟通的探视能为病人提供一种心理支持,对病人康复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有鸿沟和不当时机的探视可加重病人病情或导致疾病反复,甚至发生意外事件。因此,选择恰当时机和良好沟通方式的预约式探视成为现阶段探视过程的护理要求,但预约式探视的临床护理效果未见专题报道。本研究通过与传统探视方式相比较,探讨预约式探视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病情相对稳定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病人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4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按预约式探视并在探视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①介绍探视制度:热情接待探视者,耐心宣传精神科探视制度,告知要选择合适的探视时机,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告知探视者避免粗鲁的态度对待病人,如有发现给予严厉制止并及时终止探视,以免加重病人病情;告知探视时间不能超过1 h,诊疗期间谢绝探视;有的探视者对病人的哭泣、焦虑、哀伤等负性情绪不理解甚至训斥病人,护士应理解探视者的心情,同时向他们解释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对病人的影响,使其情绪保持稳定;告知探视者不要将家庭负性事件告诉病人,避免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告知探视者不应把危险物品带给病人,以免发生意外事件;如病情不适合探视,不得强求探视,如对一些高度兴奋、躁动或对探视者有敌对情绪的病人,暂时禁止探视并做好解释工作,使探视者了解精神病治疗的特殊性,即治疗周期、存在个体差异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强调不同的探视时机以及不良的接触均可使病人产生负性情绪,甚至发生意外事件;告知探视者不得随意将病人带出院外和私自带走病人,以防发生出走现象,探视结束后应将病人送回病房与护士交接后方可离去。②电话咨询和预约:公布预约电话,让病人家属与护理人员保持电话联系,允许电话咨询和预约,护理人员要认真评估病人病情,并根据病情评估结果把握适宜的探视时机,告知探视者,让探视者充分做好探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在探视前,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介入,与病人面对面交流,单独谈心,促进情感交流,鼓励病人说出自己是否要求家属探视以及具体想法和内心感受,告知谢绝不合适探视的有关规定。③按预约时间探视:严格遵守探视制度。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和态度,投病人之所好,避病人之所忌,给予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耐心地向病人解释在病期的误解,解答其疑虑,以宽广的胸怀和温馨的环境,促使病人早日康复。④健康教育和沟通:向探视者普及精神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沟通有关探视已经完成的准备工作,包括安排合适的探视场所、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探视环境、介绍病人的治疗方案及其在医院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强调必要的注意事项,护士利用家属探视机会,认真宣传相关精神卫生知识、预防措施,让探视者了解病人所患精神病的性质、症状表现和康复因素,给病人更多的体谅、理解、关怀和爱护,建立病人与家庭和外界社会沟通的桥梁,努力争取社会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创造良好的沟通和亲情氛围,减少探视后发生意外事件。⑤对探视者进行心理引导,科学地引导探视。针对探视者对病人疾病的康复丧失信心,对病人产生厌烦情绪,甚至采取消极或放弃态度。护士应采取心理引导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耐心细致、全面解答家属的疑问,改善家庭成员对病人的态度,引导探视者充分利用探视时机增进感情交流,指导探视者带给病人喜欢的小礼品和食品,但要避免病人狼吞虎咽和暴饮暴食;让探视者认识到精神和物质支持的重要性,提供必要的支持将有利于增强病人心理功能、减轻负性情绪,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促进疾病康复。⑥建立并执行奖惩激励机制。对于在探视期表现较好的病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在探视期闹情绪的病人实行减少探视次数、减少积分和限制兑换物品、延缓出院等处罚。
①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评估: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让两组病人于探视前1周及探视后3 d内各填写1份SAS和SDS,以评估病人探视前后的病情变化(重点评估焦虑和抑郁情绪),各20个条目,根据被测者1周内的感觉来进行评分,按1级~4级评分,依次为从无、有时、经常、持续,分值越大表示病情越重。②探视后两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探视后1周内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的例次和百分率。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发放问卷50份,完成47份,完成率为94%;对照组发放问卷50份,完成46份,完成率为92%,两组完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问卷评分见表2。
表2 探视前后两组病人SAS和SDS评分比较 分
表3 探视后两组病人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次(%)
精神分裂症是患病率较高的严重精神障碍之一,病人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易致精神残疾,给病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多数病人在住院期间由于想念家人、讨厌住院,担心家庭经济困难,担心负担不起医疗费,或者由于想早点出院“办自己的事”等原因,渴望有亲人来探视,但又担心在探视后不能出院,存在矛盾心理;有的病人在亲人探视期间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包括要求即刻办理出院、要求承诺早日接出院、要求买很多东西或香烟、要求家人陪伴身边等,因此,探视对病人和探视者来说是重要的事件,对护士来说做好探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传统的探视方式随意性较大,探视者没有顾及病人的病情及感受,也没有考虑到病人是否适合探视,随时都有可能到病房探望病人,对病人的康复不利,同时也增加护士接访及解释工作。临床上,我们根据护理工作经验,提出预约式探视护理理念,通过对病人病情的评估,按评估结果和病人对探视要求及态度,选择合适的探视时机[5],定期预约探视[6],与病人家属共同商定和预约探视日期,做好充分探视准备,然后依约前来探视,同时实施探视期个性化护理,在探视过程让探视者配合做到:①表达关心关爱,探视病人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慰问和帮助,给病人更多的体谅、理解、关怀和爱护[5-7],做好探视期的亲子心理干预[8],促进感情交流,通过科学引导增进亲情和友谊[9]。②帮助病人提高依从性,探视期间进行自制力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病人的遵医服药依从性[10-11],改善家庭成员对精神病病人的态度。③传递正能量,以正面事件为话题,与病人进行谈心、交流和沟通,让病人得到鼓励和鞭策,探视时避免负性事件和负性情绪,避免埋怨、指责病人。④遵守探视制度,把握探视时间、探视方法[12],服从医护人员安排合适的探视时机和场所,避免携带危险物品进医院,配合做好安全检查,探视期做好护理观察[13]、执行安全护理措施[14]、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15-16]。
本研究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组,比较传统探视方式与预约式探视护理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发生意外事件情况的影响。表2结果发现,探视前研究组的SAS评分为39.3分±4.6分和SDS评分47.4分±5.1分与对照组38.7分±4.2分和45.9分±4.8分基本相似(P>0.05),探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37.4分±3.5分和SDS评分45.3分±4.3分均低于对照组40.6分±3.7分和48.2分±4.1分(均P<0.01),两组探视前后比较,研究组探视后低于探视前(P<0.05),对照组探视后高于探视前(P<0.05)。表明预约式探视能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与选择合适探视时机及充分探视准备有关;而传统探视方式对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减轻作用,且有加重现象,这可能与病人不良探视的影响有关。表3结果发现,探视后研究组的外逃、冲门、拒食、伤人、毁物等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这可能由于:①有的病人与探视者因经济负担而互相指责、埋怨,产生负性情绪而引起病人病情波动和不稳定;②有的病人因探视后未满足其出院要求、想家、感到生活单调和屈辱、感到受约束不自由等而发生外逃;③父母作为探视者对患病子女的过分关心和管束或不放心,使病人产生情绪厌烦或失落感等不良因素,传统探视方式使探视者与探视对象缺乏沟通、双方准备不充分、探视时机不当,而预约式探视克服了上述不良因素,体现了预约式探视护理对病人康复有更大优势。本研究结果与李彩玲等[2,5,9]报道一致。
可见,预约式探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有促进作用,能明显减轻探视期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可减少病人发生意外事件。
参考文献:
[1] 王秋琳,陶安文.探视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情绪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2):46-47.
[2] 李彩玲,张利娟,黎荣新.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10):849-850.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97-98.
[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24-131.
[5] 徐伟琴,陈海勤.精神科重症病房加强家属探视时的有效沟通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2):1-3.
[6] 李鲜鲜,张蕴芳,孙浩强,等.家属定期探视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222-224.
[7] 徐红林.探讨精神科患者探视的护理干预[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2):243.
[8] 巫妙君,巫玟莉.亲子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期的效果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1612-1613.
[9] 肖丹.住院精神病患者亲属探视的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2(6):99-100.
[10] 卞佳妮.对精神科患者探视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6(24):137-138.
[11] 王建英.医院精神科探视制度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18(16):2262-2263.
[12] 李楠,乔宇,马杰,等.精神分裂症探视的注意事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5):289-290.
[13] 郭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视的观察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32(1):178-179.
[14] 王伟卓,王莉,李丽.再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4,27(8):125-126.
[15] 苏海云,张泉水,邓秀良,等.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6,31(1):50-51.
[16] 李西敏.积极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