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3个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正式确定,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全方位转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
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论坛上,曾到访我国绝大部分最贫困地区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精准”的具体要求,即对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这一要求,也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提出。
找到扶贫对象,确定致贫原因,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摆脱思想桎梏,助力产业扶贫,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精准扶贫工作要主动找到问题,认真整改,才能使精准扶贫工作精准出招,发力有效。
甘肃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甘肃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这也是2004年至今,甘肃省发出的第15个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甘肃省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近三年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等不得、没退路的硬仗。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文正式对外公布。全文共分12个部分,其中第八部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为扶贫工作精准把脉,精准开方,对新一年扶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承担着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任务。
首先,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现象的存在,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集中的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而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不能幻想,在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县、贫困村实现乡村振兴;不能幻想,在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没有得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实现乡村振兴;不能幻想,在“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没有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情况下,实现乡村振兴。只有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农村才有可能走上振兴之路。
其次,脱贫攻坚承担着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贫困地区,通过产业扶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等,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大量投入,贫困地区尤其是基层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增强了发展后劲。通过组织开展贫困识别,实施扶贫项目,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育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升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锻炼了机关干部,培养了农村人才,为国家积累了宝贵财富。这一切,本身就是乡村振兴在贫困地区的前哨站。进一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将促进贫困乡村的全面振兴。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将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央一号文件在重申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后,展望了到2035年的远景:“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发图强,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同时,要考虑脱贫攻坚战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产业扶贫要长期培育持续发挥效益,易地搬迁的群众要稳得住还要能致富,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综合性保障措施转向长期制度,把贫困地区建设成美丽乡村,都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考虑。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甘肃省更是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省的工作重点。近日,甘肃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在兰州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准确把握全省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主动领任务、担担子、抓落实,见底见效整改问题,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凝心聚力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在会上表示,中央的考核是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一次全面的“透视会诊”,反馈的问题具体实在、客观准确,充分反映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全省上下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高度,主动认领、深刻反思,严肃对待、全面整改,以实际行动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要坚定脱贫攻坚信心决心。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工作的有力举措,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咬定总攻目标,补齐短板弱项,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见底见效整改问题。做到全面彻底,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敢于较真碰硬,坚持举一反三,加强全过程跟踪督查,确保整改任务“不悬空”“全见底”。
要紧盯脱贫目标和标准。一以贯之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坚决杜绝擅自拔高标准或随意降低标准,做到用有限时间、有限资金,解决有限问题、完成有限目标,确保脱贫质量。
要推动脱贫举措落实落地。科学摆布攻坚力量和脱贫时序,采取超常规的办法解决深度贫困难题,把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落实到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具体措施上,分解到年、精准到人,做到逐年对账销号、项项查漏补缺。
要用足用好帮扶资源。主动沟通、无缝对接,努力为帮扶省市和单位创造良好条件,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帮扶资金监管,让帮扶单位和群众满意。
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好“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扑下身子”的责任体系,特别是省级层面、省级部门要带头担当尽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指导帮助,把能干、会干、即将提拔重用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把最能打仗的人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攻坚能力,上下一条心、形成合力抓。
要见人见事整治作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选树先进典型,指名道姓通报曝光反面案例,严肃问责处理违纪违规行为,推动作风明显好转,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大都是在与“不足”做斗争。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在种子、化肥、农药、科技装备和机械化方面着力很多。但是在市场营销方面,以市场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看见”能力培养一直是块短板,围绕市场组织生产对农民来讲既遥远又陌生。如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杜绝无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市场需求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农业的竞争已转向对市场的把握和销售能力之争,农民想要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分享更多收益,贫困农户要想实现脱贫致富,必须完成从传统小农向商品小农和现代小农的角色转换。
这种转换,需要做强做优扶贫产业,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加强产销对接,注重打造品牌,加大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力度,提升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增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产业扶贫需练就一双能“看见”的眼睛。“看见”的是自身优势,是优质资源,是广阔市场。有一种我们常见的现象,就是在许多贫困村中,农户不知道该种啥,村干部不知道村里该发展啥产业,说到底是“看不见”。看不见自己家乡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看不见区域乃至全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行情,看不见自己下力气种出来的谷子玉米、养出来的鸡鸭牛羊如何才能转变为商品,以及卖给谁、卖到哪里。
因为“看不见”,思路和眼光就会被局限在一个很窄的界面内,以致寻不到有效的出路来改变贫困的状况。事实上,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这种“看不见”已成为横亘在贫困户脱贫愿望与注入村庄的各种扶贫资金、扶贫技术间的一道无形的坎儿,一堵巨大的墙,以至于这些来之不易的扶贫资金、技术等等扶贫资源本该发挥的效力也被挡在了门外。不迈过这道坎儿,再好的脱贫政策、资金、技术和贫困户脱贫要求都难以实现有效对接;不迈过这道坎儿,宝贵的扶贫资金和支持还有可能变成低端供给或无效农产品供给的推手,不但无助于贫户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更易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道障碍。
因此,产业扶贫要扶“看见”。贫困户有了看见自己家乡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能力,有了看见市场蓝海和营销渠道的能力,利用政策,使用资金,选择技术,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去组织生产将变得快捷而有效。政府要有担当,肯投入去补足农民接受市场训练这一短板;政府要会担当,政府引导、社会化服务主体实施,让农民在市场实战中逐步提高看见的能力。
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部分地区贫困户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存在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安于现状、甘于贫困、等靠要懒、缺乏信心、不敢尝试、不思发展等表现属于精神贫困,“精神贫困”是一个形象的表述,主要指的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动力和能力不足。如果说经济贫困是“硬贫困”,那么精神贫困就是“软贫困”,而“软贫困”是“硬贫困”的重要内因之一。“软贫困”是扶贫的绊脚石,比“硬贫困”更可怕,要帮贫困人口脱离“硬贫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必须首先让他们脱离“软贫困”。
“软贫困”是比“硬贫困”更难啃的硬骨头,破解“软贫困”难题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软贫困”考验着扶贫干部的扶贫耐心、扶贫智慧、扶贫技巧和扶贫能力。“精神扶贫”需要攻坚克难的“扶贫精神”,需要科学精准的理念,需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症下药。
对此,无论是扶贫工作者还是被扶的困难户,都要做出相应的努力。扶贫工作者在“精神扶贫”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一听群众说“不愿外出打工”“不愿种地”“不愿养羊养牛”“不愿脱贫摘帽”,就无言以对,无计可施。不能一看到群众精神头不足,自己也泄了气;不能一看到群众犹豫退缩了,自己也犹豫退缩;不能一看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自己就败下阵来。扶贫工作者在工作指导上应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而被扶的困难户应积极主动地接受扶贫工作者的帮助,认真接受教育。
贫困情况千差万别,精神贫困的根源也有很多,比如文化水平不高、能力素质偏低、精神意志薄弱、区域文化或风俗习惯的影响、生活惯性的束缚、抗风险能力欠缺,等等。对这些问题每一个扶贫工作者都应该有心理准备,也都应该俯下身子,拿出泥腿子的劲头,拿出必胜的决心,下真功夫,千方百计地破除精神贫困的障碍,解决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摆脱思想桎梏,激发内生动力,精神扶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精神扶贫工作,可以做以下努力,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加强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主体意识,提高脱贫能力。二是加强典型引导,广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脱贫典型,鼓励贫困群众向身边人身边事学习,树立脱贫光荣、扶贫光荣的良好风尚,营造光荣脱贫、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政策引导,转变扶贫方式,强化项目带动,鼓励贫困群众参与获得收益,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等靠要”。加强技能培训,在边远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积极推广普通话,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