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婷, 林衍峰
(休宁县水产站,安徽休宁 245400)
我国南方各省都有传统自然流水养鱼分布[1],在皖浙赣三省交界的莲花山周边,山高林密、溪流纵横,分布着数千口古流水鱼池,是我国高山流水养鱼的发源地之一[2]。山泉流水养鱼是一种开放且自成体系的特殊生态系统,利用山区充沛的流水和饲草资源,饲养出极高品质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和荷包红鲤(Cyprinuscarpiovar. wuyuanensis),依靠复杂完善的生态链和食物网系统高效清除养鱼污染,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尽显人文与自然生态和谐之美。休宁县山泉流水养鱼系统2015年入选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目前唯一的纯鱼类养殖型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本文综合现存文化遗产、史料记载和现代科技研究成果,探讨了婺源荷包红鲤和徽州流水养鱼的起源历史。
莲花山海拔1 145 m,西北侧为东西走向的五龙山脉,其北麓有安徽省休宁县的鹤城、汪村、板桥、山斗、岭南等乡镇,新安江即发源于海拔1 618 m的鹤城乡鄣公山。五龙山脉南坡有江西省婺源县的大鄣山、沱川、浙源、溪头、江湾(大畈、晓鳙)等乡镇。莲花山东侧为东北—西南走向的白际山脉,在其中部东面有安徽省休宁县的龙田,浙江省开化县的齐溪、何田等乡镇。这些乡镇皆有传统山泉流水养鱼分布,见图1。
图1 山泉流水养鱼分布区域图Fig.1 Distribution areas of fish farming with spring running water
莲花山及周边地区古代绝大部分属休宁县,东南少部分属开化县。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划休宁南境回玉乡(现婺源县东北部)与乐平县怀金乡(现婺源县西南部)置婺源县。历史上,婺源县和休宁县同属徽州(歙州),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婺源县划属江西省。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1949年5月2日婺源县解放后又划归江西省。开化县始建于981年(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地属衢州,距今有1 000多年悠久历史。1932年(民国二十年),休宁县龙田乡西坑源东岸划归浙江省开化县。
山泉流水养鱼池面积一般为1.5~12 m2,用毛石、卵石或凿制平整的条石垒砌,就地取材依山傍水而建。池内水深0.5~0.8 m,以正方形为主,少量为圆形、葫芦形等,完美地镶嵌在林间旱地、溪泉两侧、村落民居中。鱼池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用明渠、暗渠或竹筒引八清凉甘冽的山泉水,鱼池中水流不停地旋转交换,鱼粪和草渣随水流从排水口自动排出,始终保持清澈透明的优异水质。
流水池内主养草鱼,搭配少量本地特有黄色或红色的荷包红鲤,见图2。草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品种,一般身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腹膜灰黑色[3-4]。山泉流水养殖的草鱼背部黝黑腹部金黄,全身包裹一层乳白色光晕,腹膜淡灰色。虽然鱼种来源相同,但体色特征差异较大。婺源和开化山泉流水池中放养的彩色鲤鱼是人工选育后的荷包红鲤,色泽红艳,体短背厚腹大。休宁山泉流水鱼池中养殖的为荷包红鲤的原始种群,色泽桔黄、金红或带有黑色斑纹,体长背窄而腹小,仍保持着800多年前史料所描述的“鲤黄鲩黑”的原始风貌[5]。
图2 山泉流水养鱼池中草鱼和原始红鲤Fig.2 The grass carp and the original purse red carp in the pool with spring running water
春节前后投放Ⅰ龄草鱼种,轮捕轮放,投喂野草和蔬菜等青绿饵料。鱼种来源于江西湖口地区[4],捞取长江野生鱼苗培育成冬片鱼种,用役载肩挑进入徽州、开化等地。随着长江野生鱼苗资源的变迁,鱼苗来源地逐渐下移到安庆、枞阳、铜陵、芜湖,直到19世纪70年代后改用人工繁殖育成的鱼种,20世纪初逐渐改为投放Ⅱ龄鱼种。
荷包红鲤是我国人工选育的第一个鲤品种,1958年婺源县政府组织科研人员从县北边界鄣公山下原沱川人民公社流水养鱼池中采集到19尾全红和金黄色鲤(Cyprinuscarpio)作为原种进行繁殖,1960年正式定名为荷包红鲤,经连续6代系统选育,获得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品系,1980年通过鉴定,1996年被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品种登记号为GS-01-002-1996[6]。
关于荷包红鲤的历史起源,民间主要有来自洛河之红鲤、户部右侍郎余懋学(1543-1599)告老还乡时将明神宗(1572-1620年)所赐北京御花园红鲤带回婺源、总督漕储的南京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余懋学将家乡婺源的红鲤进贡皇上、宋光宗登基(1190年)时赐绯鱼给著名思想家婺源人朱熹等四种传说。刘喜英等[7]对以上传说做了详细考证,排除了前三种说法,认为宋光宗赐予朝散郎朱熹的绯鱼即是荷包红鲤的来源,依据是《弘治徽州府志》中关于“令学士院降诏,奖谕覃恩转朝散郎,赐绯鱼”[8]的记载。然而,“绯鱼”并不是红颜色的鱼,而是“绯衣鱼袋”的简称。绯衣是红色的官服,隋唐时期已建立官服颜色等级制度,宋代可以穿绯衣的最低官位是朝散大夫[9]。鱼袋始于唐代,五品以上官员用以盛放随身鱼符,宋代的鱼袋,内已无鱼符,只是在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垂挂在官服上,以明尊卑、高下[10-11]。可见宋光宗赐予朱熹红色鲤之说只是对史料文字的误解,不能说明荷包红鲤的起源问题。
近年来,一些学者所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表明,荷包红鲤是鲤团鲤型的一个变种,从分类学角度看与其它鲤属同一物种,由于长期栖息于山区清冷水体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地方品种,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强。每年三月初水温10 ℃左右就开始繁殖,是长江水系鲤种群中产卵最早的一种[12]。在形态、同工酶、线粒体 DNA 和核 DNA 等方面,与其它红鲤均有较大差异[13]。在形态上,荷包红鲤的短体型是由于躯体部分缩短所致,这种缩短是因椎体发育不良、椎体长度及椎体间距缩短所致,即骨骼钙化程度差的结果[14],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长期的小水体驯养导致荷包红鲤脊柱及肋骨的钙化较差[15],胸尾部连接处的一些椎骨已畸形皱缩,并有相互愈合的趋势,尾椎骨愈合后[16],形成了这种宽厚圆润雍容华贵之体态[7],符合唐朝“以肥为美”审美观经长期人工选育而稳定下来。在进化上,荷包红鲤与兴国红鲤(Cyprinuscarpiovar. wuyuanensis)、玻璃红鲤(Cyprinuscarpiovar. wananensis)皆来源于长江水系,但属不同的进化分支,荷包红鲤遗传分化程度更为显著,起源分化时间最短,只有2.5万年。应用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研究[17]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分析,表明荷包红鲤为红鲤进化中单独的一支[18]。遗传背景分析显示荷包红鲤与其他红鲤群体的差异最大,方向性人工选择的作用最强[19],也证明荷包红鲤是最早进行人工养殖的红鲤品种。
鲤鱼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养殖的水产品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李唐王朝因为忌讳鲤、李同音,明文规定百姓不得捕食鲤鱼,违者要给予重罚,因此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草鱼、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Aristichthysnobilis)等鱼类养殖逐步发展起来[20]。虽然唐朝不能食用鲤鱼,但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养殖品种,也不会面临灭绝,一些颜色鲜艳如赤、白、黄等色泽的鲤鱼个体[21],因为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从西周就开始在池塘中养殖。唐代开始流行挖坑砌筑或在岩石上开凿小巧美观的鱼池,引水自流入池,将观赏鱼和水生花草养在小池中[22],称盆池鱼,因深受唐玄宗的喜爱,达官显贵及豪门望户纷纷效仿[23],并选育培养出锦鲤等观赏性强的品种[24],这也是我国小水体高密度流水养鱼的起始阶段。
晋宋南渡及唐末为避黄巢之乱,中原士族大量南迁徽州避难[25],观赏鲤鱼养殖技术随之传入皖南深山僻壤。徽州民居为木制或砖木结构,因土地资源稀缺,村落街市中房屋密集,存在极大火灾风险,为方便防火、饮水和洗涤,因此会利用地形落差修建贯穿村落的水渠系统。在室内天井下建“明塘”,或设太平缸、石板拼接的大水池,汇集屋面雨水,放养彩鲤、栽种萍莲,既做观赏、又可灭火[26]。一些人家在庭院或花园中修建精美的小池,引清溪流水穿池而过,把彩鲤移到流水鱼池内养殖,形成独特的徽文化习俗[27]。彩鲤在流水鱼池中能完成生长繁殖的全过程,完全脱离了对大水体的依赖。较长时期的地理隔离和有意识的人工选择,彩鲤体色更加鲜艳、游泳能力逐步退化,适宜在人工建造的小水体中生存繁衍。休宁县万安镇在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至唐天宝八年(749年)间为县治和郡(州)治所在地,海阳镇从唐天宝九年(750年)至今为休宁县治,古镇中多处老宅庭院内古流水鱼池至今完好保留,依旧是青莲菡萏、黄鲤闲游。南宋休宁人程永奇在《屯溪访故人》诗中写到:“主人溪上宅,乌几屡曾凭。山直西南向,田分上下层。池鲜熟锦鲤,塘果致青菱。此去重阳近,遥岑共一登”[28]。屯溪即今黄山市屯溪区,1964年以前一直属休宁县管辖。从诗中可以看出,山区民居建在小溪边,陡坡上有梯田,鱼池里养殖彩色鲤鱼,但山坡沙地保水性极差,必须保持长年流水才能养鱼,可见在800多年前休宁山区栽种水稻和流水养殖彩鲤已非常普遍。
由于人口压力和躲避战乱,徽州很多家族和外来移民迁往深山区,结合河谷盆地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山区的资源优势,创造出新型农耕文化和渔文化。连接流水养鱼核心区板桥乡和浙源乡的休婺浙岭古道建造于春秋战国时期,唐朝时徽州陆路交通干线网已经全面建成,起源于徽州腹地的彩鲤品种和养殖技术翻越五龙山传到婺源山区,育成著名的荷包红鲤。
我国草鱼养殖记载最早见于唐代[13],江西湖口是全国最大的天然鱼苗产地和贩运集散地[29],“江西养鱼法”是古代最先进的鱼苗培育方法,用竹篾制成的“鱼篓”挑运鱼苗等传统技术[30],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徽州与湖口地理毗邻、水陆交通便捷,徽帮商人走南闯北、眼光敏锐、善于发现商机,有了一定财富积累后即回乡置地造房、修庙建祠,同时也不断引入外地先进的养鱼技术。湖口鱼苗用船载进入洞庭湖,沿阊江溯流而上至祁门县,用人工挑过榔木岭,当天即可到达黟县鱼亭镇[31],复转水路顺横江而下抵达休宁县的渭桥、万安、屯溪,再扩散到歙县、绩溪、开化等地。
据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新安志》记载:“歙(即歙州、徽州)居山间,无大陂泽,其溪流清浅,春夏潦水注之则深,往往有鱼而不常得。疏池以养者,多鲤鲩(草鱼)与鲭(青鱼)。鲤黄鲩黑而鲭青,大率相类。首春鬻鱼苗者来自湖口界中,买纔数寸,日取草饲之,又蓄鲢其中,使相从以长。鲢,鱮也,大头而细鳞,鱼之不美者也。是数鱼者不过终岁盈尺矣”[5]。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徽州养鱼事实的历史文献,也是四大家鱼混养的最早记载[14]。文中歙指的是歙州,包含古徽州的一府六县,州治在现休宁县万安镇。徽州养鱼业的中心一直在休宁县横江河谷盆地的渭桥、万安和歙县西南的岩寺地区。草鱼因饲草来源丰富、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肉味鲜美而深受徽州人喜爱,一直是拜宗祭祖仪式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和婚丧节庆宴席上的压轴大菜。在水产业极不发达的古代山区,一种渔业养殖方式能引起著作者的关注并载入作品或志书,说明这种方法在当地已经非常常见并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或经济价值。由于古代社会发展缓慢,可见在南宋以前很久已开始人工养殖草鱼了。
深山区缺少池塘水面,且山高路远,外出购买家鱼基本不可能,但对草鱼又有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先民们创造性地在养殖观赏鲤的小型流水池中放养家鱼。因为缺乏螺蛳等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青鱼、鲢和鳙一直无法养成,只有草鱼生长良好。流水养鱼池一般为正方形,在一侧池壁上游进水、下游出水,池内呈环状水流,水体交换量大,但在鱼池中央和四角有明显的涡流滞水区。草鱼摄食青草排出的粪便有很大一部分沉积在滞水区,流水鱼池中的红鲤在水底砂砾中觅食底栖生物的同时,搅动了草鱼粪便等沉积物,使其能随水流排出池外,避免了高温缺水季节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死鱼现象,提高了产量。虽然红鲤食物缺乏而生长缓慢,因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加上味美滋补、体色艳丽、兼具警示敌害生物的作用,一直作为搭配品种少量放养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
适合山泉流水养殖的草食性鱼类还有长春鳊(Parabramispekinensis)、三角鲂(Megalobramatarminalis)、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等,这些鱼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才开始进行人工养殖[32],不属于传统山泉流水养鱼品种。
休宁县山泉流水鱼池面积最小,通常为1.5~6 m2,大部分用毛石垒造,主要分布在泉眼和山溪边。主养草鱼搭配黄鲤,这种原始的鲤鱼种质资源目前仅存于休宁县的高山流水鱼池中。因为水温较低(5~24℃)而生长缓慢,休宁人认为草鱼是一种“冷水性”鱼类,将山泉流水养殖出产的鱼称为冷水鱼,冬季不停食而投喂熟南瓜。在流水不足时,人们把鱼移至河滩边上,用竹箔圈养,上面加盖防逃,待流水正常后又移回原池养殖,被称为现代网箱养鱼的雏形[33]。休宁县使用一种独特的鱼套捕鱼,将一根软藤或竹篾的一端做成一个小圈,另一端穿过小圈子绑在一根竹杆前端,做成一个活套。捕鱼时一人手持竹杆将活套伸入池中围住鱼的头部,再猛然将竹杆提出水面,活套自动收紧,鱼被箍住而无法逃脱。这种捕鱼方法只在休宁县流水鱼池中使用,未见于任何历史记载和文献报道。休宁县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栖息活动,最迟在西周时期就有文化相当发达的定居居民,并有最早的族国,蕴育出独特的山越文化[34]。从东汉至隋唐700多年间,汉越文化完全融合,创造了统一的徽州文化[35],一些原始渔猎和刀耕火种的技术和方法仍沿用下来。其中有一种至今仍在休宁山区广泛使用的吊弓(绳吊、地弓)捕猎法[36-37],对动物损伤较小,能捕捉到小至竹鸡、大到黑熊等各种动物。鱼套就是简化版的吊弓,二者活套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差别是鱼套的竹杆无弹性、无触发机构,而很多原始或简易的捕猎工具也多用人工触发。这种套鱼方法起源于休宁山区原始狩猎技术,也是古徽州文化形成初期的历史见证。
婺源县流水鱼池面积稍大,大多用规整的石块彻筑,多建于村内房前屋后。主养草鱼和红鲤,以人工建造鱼塘为名,将山泉流水养殖的草鱼称作塘鱼。使用铁制三瓜滚钩捕鱼,在滚钩尾端系上细麻绳,一手持细麻绳另一手将滚钩抛向鱼群,立即快速拽住麻绳往回拉,锋利的钩爪碰到鱼后即刺入鱼体被牵拉上岸。
开化县主要单养殖草鱼,称为清水鱼,以区别于普通池塘肥水环境中养殖的草鱼,使用铁制鱼叉捕鱼。混养普通青灰色鲤鱼较多,红鲤较少。
从品种来源和形成过程看,荷包红鲤起源于长江水系野鲤在2.5万年前分化出的一支,因遗传变异形成的彩色后代在池塘中长期人工驯养繁殖,特别是从唐朝以来的1 300多年间,经人工选择出体色金黄、艳红的个体,为适应庭院观赏鱼池和山泉流水鱼池的狭小生态环境培育出的驯养种群,经现代人工选育获得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品系。从历史人文角度讲,应该是起源于唐代盆池鱼模式,也可以说是起源于唐玄宗时期君臣之间的交流互动,北方的盆池鱼养殖模式传到徽州山区后培育出的地方品种。
现存的流水养鱼文化特征表明,休宁县山泉流水养鱼最为原始和独特,婺源县次之,开化县则最接近现代。结合建制沿革、史料记载、实物遗存、徽文化形成和传播路线等因素综合分析,山泉流水养殖草鱼模式于1 000多年前首先发源于五龙山北麓地区(今属安徽省休宁县),沿山间古道翻越山脊逐渐传到南坡(现属江西省婺源县),最后向东南传入浙江省开化县。
[1] 丁永良.中国流水高密度养鱼的沿革[J].渔业机械仪器,1988(4):5-9.
[2] 丁永良. 浙、赣、皖边区古老的流水高密度养鱼业[J]. 淡水渔业.1979(11):19-23.
[3] 伍献文, 杨干荣, 黄宏金, 等.中国鲤科鱼类志(上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4.
[4] 陈马康, 童合一, 俞泰济, 等. 钱塘江鱼类资源[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
[5] 罗愿. 新安志[M]. 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
[6] 楼允东. 荷包红鲤史话[J]. 科学养鱼,2009(4):72-73.
[7] 刘英喜,张德蜀,王东志. 荷包红鲤史考[J]. 农业考古,1997(1):180-182.
[8] 彭泽. 弘治徽州府志[M] .上海:上海古籍书店, 1964.
[9] 陈文龙. 论唐宋时期的“赐绯紫”[J]. 北大史学,2012(1):31-56,410-411.
[10] 王雪莉. 浅论唐宋鱼袋制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69.
[11] 王艳. 宋代的章服赏赐[J]. 史学月刊,2012(5):53-62.
[12] 马仲波,张兴忠,仇潜如,等. 元江鲤与荷包红鲤的生态类型及其杂交后代(荷元鲤)经济性状的分析[J]. 水产学报,1981(3):187-198.
[13] 王成辉. 中国红鲤遗传多样性研究[D].上海: 上海水产大学,2002.
[14] 邓宗觉. 江西婺源荷包红鲤体型形成及体色遗传的探讨[J]. 淡水渔业,1981(6):14-22.
[15] 郭治之. 荷包红鲤的生物学[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3(4):19-36.
[16] 李思发,王成辉,刘志国,等. 三种红鲤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J]. 水产学报,2006(2):175-180.
[17] 蔡完其,轩兴荣,王成辉,等. 红鲤4群体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差异[J]. 水产学报,2003(2):113-118.
[18] 王成辉,李思发,赵金良. 我国4种红鲤群体的生化遗传差异[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4(1):1-4.
[19] 许丽花,李巍,吴春琳,等. 应用3种遗传分析方法分析养殖鲤与天然群体的遗传差异[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4):393-399.
[20] 翟边. 我国池塘养鱼探源[J]. 中国水产,1988(1):42-43.
[21] 李时珍.本草纲目( 金陵初刻本校注) [M]. 尚志钧,何任校注.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2] 李金坤. 凿池偷天 妙赏自然——杜牧《盆池》诗品读[J]. 名作欣赏,2008(3):6-8.
[23] 梁永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24] 许品章. 锦鲤的发展现状与历史渊源[J]. 水族世界. 2014(2):35
[25] 石国柱. 民国歙县志[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6] 李俊,祁明庆,胡守蠢. 中国皖南古民居建筑防火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1):26-28.
[27] 陈建红. 园林景观在徽州民居庭院中的应用[J]. 华中建筑,2007(8):159-161.
[28] 程敏政. 新安文献志[M]. 合肥:黄山书社,2004.
[29] 尹玲玲. 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鱼苗生产与贩运[J]. 史学月刊,2002(10):102-105.
[30]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M]. 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
[31] 孟凡胜. 明清徽州水利社会几个问题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2] 虞汉顺. 鳊鱼养殖[J]. 中国水产,1958(7):9-10.
[33] 丁永良. 我国传统流水高密度养鱼现况[J]. 淡水渔业,1979(9):17-20.
[34] 朱国兴,余向洋,钱克金. 徽州文化发展与人地关系演进的对应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06(2):21-25.
[35] 赵华富. 与客家始迁祖不同的徽州中原移民[ J]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5(6) : 23- 28.
[36] 韩祖高. 皖南山区豹子的生活习性和狩猎方法[J]. 动物学杂志,1960(6):274-277.
[37] 陈壁輝. 安徽省民间打猎经验简介[J]. 动物学杂志,1959(12):57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