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莉
【摘要】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单能够提升语文一门学科的学习,也会对其他学科乃至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同时,以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01
一、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升华,它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小学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采取措施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广大教师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克服困难,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应得到广泛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阅读教学内容刻板、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师对书本的讲授,内容单一。小学生普遍反映课余时间不足,课业压力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语文阅读,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文章主旨、大意,更是要让学生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的时代影响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激发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然而,现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通常运用已有的、刻板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教授课本知识点和考点,教学的基本模式得不到创新,使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谛,进而对语文阅读以及语文学科都失去兴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1]。
2.小学生的阅读缺乏主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阶段,稳定性和约束力方面还比较缺乏,阅读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获得师长、同学间的相互认可,这个时期附属内驱力是较强的。一项调查就表明,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阅读兴趣较低,在课堂上表现为互动不积极,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学生应当明确自己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不应在课堂活动中以旁观者的姿态参与其中,对所学内容不闻不问,课后更不会去总结复习,甚至是反感语文阅读教学。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拓展并延伸阅读教学内容
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的这个特点,合理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基础上,适度安排拓展延伸内容,在提升学生自身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改变学生以往的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有效阅读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课前设问”,“课堂讨论”的新形势,让学生们提前阅读增加主动性,在阅读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堂上卡哇伊互相交流、讨论。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防止出现注意分散现象。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理解能力难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知识难以巩固,教师可以充分多媒体资源等为学生演示相关内容,播放相关视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来,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增加了教学的新颖性[2]。
2.创设阅读教学环境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多数是在课堂上,对于小学生而言会显得沉闷和缺乏创造性,影响小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热情。为了改變这个现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和组织学生表演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环境的创新,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教师灵活选择情境教学方法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境的选择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多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个人的教学习惯以及现有教学资源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情况,例如,在教室力设置“图书角”和“阅读区”,摆放一些课外书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演讲。使学生们处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中。另外,课堂并不一定是阅读教学的唯一场所。教师要干预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创新阅读场所。比如,在学习《触摸春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操场甚至是附近的公园里,实地的感受春天的气息,体会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通过朱家尖变绿的小树,刚刚发芽的草地让学生们切实的理解文章的教育意义。增强了阅读课堂新鲜感,给学生们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是知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基础教学设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增强感官能力的体验。转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到当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创新,大胆的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开展创新教育,运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阅读兴趣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秉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潘丽远.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J]. 考试周刊,2013(81):50.
[3]张芳照.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课外语文,2016(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