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劳动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2018-06-04 03:00冯鑫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青少年

冯鑫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大力推动,而在基础教育中却普遍缺位,因而亟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即创新创业实践,而创新创业实践在青少年阶段的主要活动载体即劳动教育。只有将智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此意义上,重新审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创造性劳动的教育思想,深度挖掘其理论向度的可借鉴性,对解决当前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创造性劳动作用、内涵认识存在偏差、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性劳动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4.050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4-0173-0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正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一些学者指出,国外往往在K12阶段就开始进行创业意识的启蒙、创新精神的培育。相较于此,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却起步于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中普遍缺位。新时代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亟待在基础教育阶段探寻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利契机,将知识增长、素质提升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有效融合。对此,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性劳动理论为我们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兴趣、劳动品质、实践技能、创造精神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始终坚持教育教学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劳动”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智力创造活动”,对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而“必须使劳动充满丰富的智力活动,使科学技术渗透在日常的劳动活动之中。”这即是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劳动思想的精髓所在,这一思想对解决当前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缺失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野和教育范本,有利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建构课程设置完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模式多样、培育机制健全的青少年创造性劳动教育体系。

一、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劳动教育思想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借鉴意义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并指出“创业能力完全是从做中学来的,而不是依靠听讲,因此必须改变学习方式”。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阐发是基于“做中学”这一基本观点,也对创业创新教育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出了根本限定。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充分论证的经典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据此批判了前苏联劳动教育与智育对立的现状,通过对140名学生进行10年的观察,他发现当学生从事重复单调、毫无技巧可言的体力活动时,将会扼杀其劳动兴趣和创造力而感到身心俱疲。他认为,“人的手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拓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青少年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力活动与体力劳动密切结合的程度,只有当学生的思考与双手紧密结合,即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时,劳动才会越加深刻地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激发其劳作兴趣和创造激情的事情。由此可鉴,手的劳作使人的大脑更加聪慧、理智;而脑的锻炼使手更加灵活、精干,正是二者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将创造的“工具”与“思维”有机统一,为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的智力和劳动支持。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创造性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创造力的生长的关键在于需要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在这樣的劳动活动中要有思维活动的跳跃、熟能生巧的训练及独具匠心的技艺,使智慧的劳动所掌握的技巧、所从事的步骤和操作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依存性。这就要求青少年要在劳动过程中保持专注力、积极动脑、勇于实践、感受快乐并持之以恒,通过劳作对外部世界的事实、现状、因果联系、规律性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手的动作和思维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传导:思维在检查、纠正、改善着劳动的过程,而手似乎把各种细节和详情报告给思维,于是劳动就发展了智慧,教给学生合乎逻辑的思考,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事实和现象的依存关系中去。”因此,只有借助双手的创造性劳动去领会和理解的事物,才能给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带来一种新的质变;使其能够用思维的“眼光”一下子把握住许多相互联系的现象的链条,把它们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使劳动和智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其创造活力、启蒙其创新意识。

二、当前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就是加强创新创业实践,而创新创业实践在青少年阶段的主要活动载体即创造性劳动教育。总结而言,目前我国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面临着三大困境:

(一)对创造性劳动之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增益作用认识不足。教育部在2015年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总体上看,我国劳动教育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出现了一些“弱化”“软化”“淡化”劳动的现象,导致青少年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不会劳动、不愿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基于这些现实问题,如何通过创造性劳动教育,帮助青少年在劳动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升劳动的获得感、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则是目前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正确认识并努力实现的重要任务。毫无疑问,“劳动是与灵活的技能和技艺、手脑并用、创造性的思维相连的劳动,而不是指那种单纯的、令人疲劳的、缺乏思维锻炼的体力劳动”。当前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需要突出劳动教育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将创造性劳动教育作为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发挥其“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创新”的教育功能。

(二)对创造性劳动的本真性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在基础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劳动”单一割裂开来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执行得不够彻底,出现了所谓“以劳代教”(以劳动代替教育)和“以学代劳”(以学习代替劳动)的不良之风。面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确实有些劳动本身存在“机械性操练”的问题,有些课外活动也主要发挥着丰富课余生活的功能,以缓解课内学习的疲惫。但若将这一小部分等同于劳动的全部则存在内涵认识上的偏差。

(三)创造性劳动教育的相关保障体系仍差强人意。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劳动教育课较少。二是在师资队伍上,缺乏专业教师授课。三是实践体验环节上,学生们缺少真正参与劳动过程、体验劳动艰辛和快乐、在劳动中实现创造的机会。发人深省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却把劳动当作一种灵验的法宝,去开发“困难孩子”的智力。他带领帕夫雷什中小学生从事的劳动,无论是田间的体力劳动,还是学校组织的工厂操作劳动,都是智力性与创造性并存的。它虽然需要身体的参与,但远比此更重要的是它是在智力的指导下进行的,并且自始至终贯穿着智力活动,并带有创造性性质,最终拯救了一大批“困难孩子”。由此可鉴,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中小学“双重任务”之间的矛盾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使教学真正与劳动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创造性劳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三、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劳动思想对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强调引进探索、创造和智力诸因素。开发有意义的创造性劳动,有效发挥其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并使两者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互促互构、有机统一、深度融合至关重要。基于此,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性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加强和建构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益借鉴。

(一)基于事实,寻找联系,突出契合点。“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那么产生这些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也就是说,他离开‘事实就不能进行思考。”就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来看,往往存在着教育过于抽象化和形式化的问题。但在劳动实践中,事物以及事物的变化是直观地呈现在眼前的并且可以通过操作进行各种尝试。换言之,通过对直观性的关系和联系的思考,能够促进对抽象性的关系和联系的思考,即劳动能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立足于创造性劳动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的客观实在性。一项劳动如果仅仅需要的是力量上的支撑,那它就是一项简单的体力劳动;否则,就是需要人的某种技巧或联系才能完成此劳动。

2.要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去观察、思考和抓住其客观的依存性。这就要求青少年的思维处在一个活跃的狀态,激发他们的大脑去思考其内在的联系,抓住内在的依存性,进而总结成规律。只有基于事实,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劳动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创造性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依存性对学生来说越明显越易懂,学生的主观体验就越深刻,学生就会更容易发现自己,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就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当然,找到其间的联系需要劳动的协作性的发挥,这样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对于团队精神的发展,包括对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启蒙及道德精神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依托课外活动小组,寻找着力点。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外活动小组是教育青少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作用就在于每一个学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尝试自己的禀赋和能力,学会进行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充分开发各种劳动性质的课外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性思维、研究问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通过这些有意义的劳动训练,实现劳动教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的有机结合。具体来看,运用课外活动小组进行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帮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小组。基础教育阶段各个年级都设有许多课外活动小组(生物小组、实验小组、园艺小组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的课外小组,通过活动锻炼真正拥有“发现劳动乐趣”的眼睛和“增强创造能力”的双手。同时,教师既要防止学生放任自流,也要避免硬性把学生“分配”到指定小组中去。

2.课外活动小组要带有探索研究的性质。如果缺乏内在探索性的牵引和拉动,劳动如何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获得感?因此,课外活动最重要的作用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例如,吉林省某附属中学把“研究性学习”确定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究、团队合作、追求卓越的态度,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由此可鉴,中小学的课外活动小组要带有探索性研究性质,确定其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结项细则,只有这样的研究活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只是一项简单的体力消耗战。

3.要使每个课外活动小组成为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活动的中心。通过课外小组计划、组织和实施的各项活动,使体力劳动和思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感兴趣、创造性的活动中通过实践把握客观世界并认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劳动只是创新教育的表现形式,是培育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手段,而劳动中的创新思考、创新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只有让中小学生真正学会了独立思考,激发其创新精神,在“思考的王国里”畅游,学生的脑力劳动成效才会更加的突出和显著。

(三)设计思维旅行课,打造创新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这种脑力劳动就越紧张,那么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智育是从有理论思维的地方开始的,生动的直观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手段;周围世界的鲜明形象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源泉,在这个源泉的各种形状、色彩和声音里面隐藏着成千上万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设置一个“思维旅行课”,让中小学真正成为一个“蓝天下的学校”。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我们要鼓励学生去拥抱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野外、公园、广场、湖泊等地),主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和事物。大自然的奥秘与神奇、丰富与多彩,是学生进行思维的前提、材料,是学生真正进行思考的智力背景。

2.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与活生生的形象建立起关联,不但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世界中产生丰富的问题,头脑中盘旋着诸多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从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一种认知上的兴奋,并对蕴含在劳动中的因果联系进行初步的思考,在思考的王国里独立成长。

3.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直观性,夸大外部世界在智育生长中的作用。自然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只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认识和思考,在充分的交流和实践中才能成为教育的源泉。因此,要全面看待“思维旅行课”——到生活世界去旅行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四)开展创造性劳动课堂,抓好落脚点。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所以,创造性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统一的落脚点就在于怎么样实际地、有效地把两者结合叠加,创造性劳动课堂的设计有助于发挥其互助作用的最大功效。

1.在创造性课堂上,教师应该筹备好课堂教学方案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生的劳动方案。这两个方案相辅相成,学生参加劳动,不仅可以消化、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发展智力。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学生的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中检验课堂理论知识的真理性,使得学生更加对课堂知识加深印象。

2.在创造性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把劳动跟思考一些重要的依存关系和因果联系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使得这个思想深深地占据着和激动着学生的心,培养学生把一种思想当成个人内心感受的能力,并在探索和实践中践履自己的创造性观念。

3.在创造性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創造性的劳动越复杂、越有趣,其中的智力因素越鲜明,那么学生之间的精神财富交流和互助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从本质来看,我们的理想目标不只是为了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要使学生的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得到充分激发和应用。在这个意义上,分享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交流各自的创造性劳动思维,碰撞相互之间的思想、技能、路径等就成了创造性课堂的主旋律。

[责任编辑:周海秋]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