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奥林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因素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载体,良好的承载能够培育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优秀思想品德的人才。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竞争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种种不利因素,要求高校做出一些改变以适应环境发展。由于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水平还较低,在应对校园中复杂学习生活环境时,容易产生许多思想、精神和目标方面的问题,背负着多个方面的巨大压力。论文从高校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从社会和校园两大方面深入分析,概括归纳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4.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4-0022-05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研究人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外影响因素和各种物质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等。物质条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参与者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教育环境,精神文化条件则是指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教学水平、学习能力和社会意识水平,是学好思想政治知识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将环境限定于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客观现实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与完成的,并受到环境的制约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社会、校园、家庭和新媒体四个方面,社会环境是依据人的多种需求的社会因素的结合体,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同物质生产活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密切联系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作用的大小。校园环境是指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包括校园建筑、绿化美化状况、教学相关的软硬件设备、校园文化传统、校风精神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很大,包含家庭背景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大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心理和生理上已经较为成熟,但实质上仍未完全独立,对家庭有较强的感情和经济依赖性,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家庭会用鼓励、说服、讨论的方式讲述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激发孩子的奋发向上求学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新媒体环境主要指网络环境,网络的快速普及和便利的应用,使得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环境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感兴趣的信息知识,有用的信息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违法违规的内容也会阻碍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校园文化往往不能及时作出恰当的应对策略,失去了校园文化应有的活力。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努力争取更改校名,投入大量资金扩建或者新建校区,新设了很多不同学科专业。然而伴随学科的发展,学校并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胜任学科教学任务,学科质量良莠不齐,出现了很多问题。部分高校不了解校園文化内涵,盲目模仿其他学校,只是建设学校形象工程,忽视了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部构成,与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对本校校园文化的定位不够清晰,没有鲜明地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和特色理念,如诚信教育、政治责任意识等方面,导致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没有显著特色。高校只是把校园文化视为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工具,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没有明确提出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品德培养计划,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2.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小集体组织的直接管理者,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支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状况相对良好,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辅导员队伍数量和质量往往无法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队伍流动性大,缺少相应的选用、管理、培养、考核、激励等有效机制。学历层次普遍不高、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不充足,知识和素质结构参差不齐、专业实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复杂繁重的事务性工作经常占用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精力,影响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3.学校制度和配套设施方面的问题
一些高校把制度的制定只看成是管理者的权力,师生的合理意见不被上级领导采纳,决策机制十分独断专行,从而使制定出的规章制度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高校的现有制度无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缺乏人文关怀,不能很好把握高校运行的客观规律,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起不到足够大的作用。缺乏民主的制度执行起来也不尽人意,实施和监督效果差,信息反馈渠道单一,失去了制度本身应有的功能。校园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存在教室规模数量不够用、图书馆藏书量少、多媒体教学设备长期没有更新、实验仪器设备落后等现象。诸多问题不仅影响师生交流学习的便利性,而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动力下降。
(二)当今高校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经济体制正在进行深化改革,社会结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带来了社会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高校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小环境,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传播手段普及应用,影响了身处高校的大学生思想观念,给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带来了巨大冲击。
1.缺乏基本的思想品德
诚信是社会群体最基本的思想品德,传统美德历经长久的历史得到继承和发扬。如今大学生思想品德产生了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在学习中经常会逃课、迟到早退,抄袭课程作业和论文、甚至在考试中作弊。日常生活中不注重清洁卫生和个人形象,乱扔纸屑和杂物,随意的在食堂里浪费粮食。课桌和墙壁被写上乱七八糟的粗俗语言,许多学生在教学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课,而是低头玩手机,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有的学生甚至恶意拖欠学费、骗取生活费、制作假证书、谎报虚假资料以获得学校补助和评奖评优等。在网络影视剧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在做人做事中学会了玩心计,对他人排斥质疑,打压举报同学的正确做法,与以前亲密的同学也反目成仇。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学生面对困难和矛盾时,无法理性地自我排解和疏导,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犯罪的道路。不少独生子女从小被娇生惯养,学习成长过程中喜欢物质精神享受,逆反心理极强,很难融入到班集体氛围里,对老师和同学态度傲慢。他们普遍存在思想品德问题,自身的道德实践却缺乏严格的要求,对生活中不道德行为不加以制止。
2.精神世界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了物质上带来的优越性,在广大高等学府里接受着优质的教育,参加各种专家论坛演讲,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美丽的校园,宏伟的教学楼建筑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可,都给大学生带来精神世界的愉悦和满足。然而国外各种思潮,各种新观念和新事物进入到校园生活,造成了大学生的精神危机。有些学生崇尚西方国家的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进大学后就完全抛弃自己的理想主义信念,游戏人生,把宝贵时间都用在谈恋爱和打游戏上,认为校园是享受生活的乐园。不刻苦学习,而是一门心思地追名逐利,进入学生会和社团为自己争取期望的利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状况影响了高校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使许多同学无法适应,他们面对着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三方面压力。多重的压力负荷,使他们在现实中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极易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扭曲。父母希望他们有远大抱负和成就,成为他们期望的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前途广阔的好学生,然而社会现实却很难实现这种愿望。很多大学生没有人生奋斗目标,没有明确的理想规划,缺乏社会责任感。当设定的任务目标未实现时,他们会认为自己事业前途渺茫,从而产生自卑失望的心理。无聊空虚的校园生活,竞选比赛和考试的暂时失利,一时的失恋都可能会让他们选择自杀来解脱自己。应有的积极进取的大学生奋斗精神没有在他们身上体现,大多数学生普遍不能排解烦闷压力,将个人不满的情绪施加到他人身上,结果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身心伤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建设
完善的校园物质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给予老师和学生的一种独特福利。优化思想政治的物质环境需要注重人力物力的注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硬件建设有良好的物质条件。_2学校可以在校园里建立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如名人雕像和墙壁名言等,唤起学生的积极进取与集体奋斗精神,达到提升思想认知能力,健全人格品质的最终目的。美化绿化校园环境,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能使大学生身心愉悦,显著减轻身上的负担压力。物质环境是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础,在基础上还要创造出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息息相关,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能够统一学生的政治思想。从校园文化出发,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为主要培养内容,鼓励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其人格塑造、言行举止,以优质的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
(二)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質
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人才,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概括来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三个组成部分。
优秀的道德素质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观念,大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与社会接轨。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大学生在校园中要乐于助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损害他人利益。要求自觉抵制各种腐败堕落思想,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做一个正直正义有理想的人。培育思想道德素质,既要靠社会主义道德的指导,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只有严于律己,严格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不做任何违反道德的事情,才能保持良好的道德水平。大学生要不断地学习和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同时学校要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知法守法护法,成为社会认可的好公民。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强调传统美德和社会基本道德的学习,明确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思想武器,成为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合格的政治素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对大学生的首要的要求。大学生热衷追求理想,有了社会主义信念,前进就有了充足的动力,人生发展就有了正确的方向。爱国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思想要求,合格的政治素质,要求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做到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设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自身修养,使他们努力克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腐蚀,做一名当代合格的大学生。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学业事业成功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谦和宽容的气质和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学校应该在重视学业的同时,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应把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健全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的教学方式,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各学校单位应该做好大学生心理测试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和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
(三)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队伍的建设
学校需要研究制订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规划,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考核制度,力争短时间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关键要用“学科意识”统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工作面”,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在统一性。_3
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尽最大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应当改进原来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强化对教材理论方法的理解,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使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课堂内外老师与学生们沟通想法,交流不同的观点,认真分析不同学生自身的优缺点,批评学生的错误做法,肯定他们的优良作风,建立起高水平的政治思想体系。
辅导员是高校基层的管理者和教育者,经常与学生接触联系,负有教育学生日常政治思想的重大责任。因此,辅导员整体素质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任务,总体规划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重心。首先高校要切实定位辅导员的职能范围,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他们的主要工作,避免从事过多的繁杂事务性工作。其次要重视辅导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的提高,通过专家和优秀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和政策法规培训。最后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培养考核制度,依据规范的工作业务考核标准要求,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四)开展各种丰富多采的业余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可以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使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中养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生活在集体大家庭的幸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们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意识。学生党员和班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人才和骨干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参与和示范者,应当发挥他们在学生群体的带头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激发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班组织和学生社团组织应广泛进行宣传,促使更多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满足自信和情感的需要。在全校班级中开展优秀班风竞赛活动和主题座谈会,引导班级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班级的集体氛围和凝聚力,在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适合条件。学生社团主办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艺,在竞争环境中成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表露真实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这样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调整工作思路,认真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
(五)加强制度环境建设
必须把学生的组织纪律、行为准则等制度管理放到重要的位置,用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用管理制度的落实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制定并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本校的教育理念,规范学生的言行,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调整校园网发展运作机制,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版,努力建设学报、校园广播,形成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积极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大力净化校园育人环境,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观念和腐朽生活方式,正面引导大学生思想。制度环境的优化既能够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基础,也可以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而优化社会环境,使其对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利用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功能,约束大学生不文明行为,激发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学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通过与家长谈话,实名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孩子成长中欠缺的部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院各项工作发展的关键,相关院领导与老师们紧密配合,优化学院的日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四、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意义
高校教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实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质量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中长期目标的实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助于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国家和社会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能显著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非常宝贵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集中一切有利的政策和资源,制定出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政策,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方面发挥学校的正面教育作用,确保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使思政工作向着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方向转化。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