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英 李学艺 孙雪颜 刘起宇
摘要:在研究生培养中,创新能力的培育作为最重要的一环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造成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缺乏的局面。本文分析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并相应地从研究生培养制度、课程体系、科研活动、成立导师指导小组等方面探索如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4.02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4-0105-03
一个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储备及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或劣势地位。在我国,创新型人才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研究生背负着国家复兴的重要使命,因此,近年来国家对研究生采取了扩招政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研究生创新能力缺乏或不足是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导致在科技创新领域上发展缓慢。因此,在研究生培育的过程中,应把創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摆在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地位。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
创新作为国家的基础和灵魂,是我国发展的动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竞争日趋激烈,而能左右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中坚力量的研究生,在近几年的扩招政策中人数不断增多,数量上虽然位列世界前茅,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创新能力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的研究生教育中,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趋势。
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顺应了国家科学发展趋势。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提出了创新这一将贯穿我国发展全局的理念。而在推动变革之中十分重视“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科技创新在今后国家发展、改革以及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是国家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中最关键的问题。
从研究生的本质来讲,研究生教育是一个探索、开拓、创新的过程。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的。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最为关键的地位,影响着国家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因此,应把创新摆在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位。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二)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和科研素质的核心
科学精神和科研素质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基础。科学精神要求研究生对未知事物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探索,而科研素质则要求研究生在进行未知事物的探索中不畏惧失败,敢于提出问题,拓宽思维。对于科学精神和科研素质来说,创新意识是二者的核心。研究生作为未来的高级专业人才,若没有创新意识,就不能推动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或是对原有事物的优化升级,只能固步自封,这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造成阻碍。因此,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近年来,考研政策改革使很多人都加入到“考研大军”之中,造成研究生培养数量大幅增多,但质量的提高却不太明显。而且我国培育的研究生专业单一,不能很好地适应多行业领域。与国外相比,研究生创新能力缺乏已经成为我国培育高科技人才的短板,这与我国教育体制滞后以及研究生自身思想有着较大关系。
(一)客观因素
1.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
首先是招生问题。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目前还是“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只注重对学生在本科学习时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基本上是忽略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专业基础知识来考取研究生,而忽略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注重基础考查而忽视创新能力的考试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其次,对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的培养,与本科学习教育大同小异,都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依旧注重的是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一个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下,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虽然这种教育方法能给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同时也限制了研究生自身创新思维的发散,阻碍了研究生的发展。
2.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着体系僵化、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在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呈现出“堆砌式”特点。各学科知识像砖块一样相互堆砌,缺少联系。这种“堆砌式”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另外,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发展。绝大部分课程体系设置都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误解,使他们觉得只要学好专业性知识,就能解决学科内的所有问题。其实,现在的科研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需要各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在注重本专业特色的同时,也应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再者,课程体系创新性不足,是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中最重要的问题。目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本科教育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的创新突破,使研究生在学习时缺乏动力,浪费教育资源。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应该是量的积累,而应该是质的突破和创新。
3.传统的授课模式
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一般是两到三年,在此培养周期内,研究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弹性,依旧延续了老师授课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逐渐消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性,而且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跟不上时代潮流,使用的教材千篇一律,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和创新,这也是制约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缘由。
(二)主观因素
我国研究生个人主观创新意识差是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观因素。由于近年研究生扩招,且就业压力剧增,出现了“本科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因此很多本科生加入了考研大军,这种逃避就业的思想演变成为了“研究生比本科生好就业”的错误思想。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研究生在学习时缺乏动力,缺少创新积极性。其次,很多研究生对于自己的定位不明确。不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读研,最终和本科学习一样,浑浑噩噩取得一张文凭,没有在质上改变自己,因而达不到研究生培育的要求。再就是研究生对于自己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认识。研究生要摆脱依靠老师的思想,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在研究生学习中只起到引导作用,在科研道路上,研究生需要开拓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对于今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为以后的科研任务做好准备,取得成就。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生培养制度
研究生培养制度首先应当解决招生问题,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考试模式。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固然重要,但更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将学生在本科学习时所取得的一些科技作品或成就纳入到考试成绩之中,全面考查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考虑破格录取。其次,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要突破传统循序渐进式的培养制度,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发现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后,研究生培养要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使理论研究能够迅速投入到生产中,转化为生产力,不再将硕士论文成果仅仅当作一种参考资料。
(二)课程体系设置
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要根据专业性质更加灵活、多样,突出创新能力培养。首先,研究生课程不应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和相加,而是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相互联系、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科研工作,为科研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为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做好准备。其次,要拓宽学术视野,在纵向专注于自己专业的同时,也横向扩展对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后,课程体系中的教材也要有创新。要学习世界先进的研究生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变革和翻新,修订出符合我国研究生学习情况的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其创新才能,同时不断更新世界前沿知识,因为它是研究生创新的基础和起点。
(三)科研活动
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活动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而应与生产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激发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大力提倡校企联合,共同搞研发活动。学校与企业联合,既可以为研究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也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良好的學术交流是驱动力,能够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术交流中,研究生能够理解专业之间的联系,彼此提供意见或见解。同时,也可邀请本专业相关的著名专家来做学术报告,通过专家指导,引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四)导师小组制指导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建立若干个导师指导团队,充分利用导师资源,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导师组成的科研团队中,指导教师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可以开阔研究生的视野,为其提供多种研究思路,增加创新的可能性。在团队中,各种专业相互补充、团结协作,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能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另外,科研团队中的主要灵魂人物——“大师级”负责人能够使研究生少走弯路。在注重效率的今天,如何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点,而科研团队中的负责人能够肩负起这一重任,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再者,以科研课题为单位,建立老带新的“传帮带”模式,并依据课题划分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在竞争中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对于刚加入到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小组可以运用“传帮带”的方法,即在老生的带领下,促使新生快速融入到科研团队中,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缺乏的局面制约着我国经济、教育的发展,解决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是在今后研究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本文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方面。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已经从科研活动、导师小组制指导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刘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