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理念探究与实践总结

2018-06-04 03:00哈斯吉日嘎金关仙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教育教学课堂教学

哈斯吉日嘎 金关仙

摘要:课堂观察是新型的听评课教学模式。作为一项专业活动,课堂观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平台。自从课堂观察成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关于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也陆续在各地开展并不断深入,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教师对于课堂观察的认识和理解却大相径庭,对课堂观察争议和质疑也颇多。本文在初步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对课堂观察的内涵、意义和课堂观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课堂观察研究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课堂观察;课堂教学;听评课;教育教学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4.02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4-0080-0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专业性的课堂研究方法开始受到重视,关于课堂观察活动的实践研究也陆续在各个地方开展并不断深入,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教师对于课堂观察的认识和理解却大相径庭,对课堂观察活动提出的质疑和争议也颇多。因此,本文尝试以课堂观察实践为依据分析探讨目前课堂观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课堂观察的内涵

课堂观察,就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一直存在,只是这种日常的课堂观察没有成为专业的研究行为,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依据。一般来说,每所学校都要求教师完成定量的听课任务,但传统的教师个体行为模式的听课多数是没有研究主题,没有任务取向的。而且忽视课堂元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能有效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我们所说的专业听评课“课堂观察”,是以“明确观察目标”“抓住课堂事实”“分析课堂事实”为核心概念,以全过程、多层面、多角度有效度地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将提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为目的的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一)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

课堂观察是按照“从领域到问题,从问题到观察点”的方法来研究课堂教学。是“日常教学的细致的具体情况的观察”,“细致而系统的具体问题的观察”是指向课堂问题的实际解决、聚焦式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从时、空、人、物等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为聚焦,通过观察课堂中发生的细微事件,判断、修复细小缺陷,从而开始完善课堂,深化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课堂观察把注意力集中在影响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上,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观察,并有选择地对课堂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直至课堂问题得到解决。课堂观察改变了以往听课评课的随意性现状,能够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有效深入到错综复杂的课堂。

(二)通过分析解决课堂问题的观察

课堂观察框架构建了具体观察的维度,帮助教师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形成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课堂观察需要根据课堂结构体系和课堂诸多元素之间的关系确定观察点,有理有据地分析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而思考課堂问题出现的多种可能性并提出解决方案,使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可控性操作,帮助教师有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解决课堂问题。这种课堂观察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分解核心问题引发对多层面问题的关注,从而展开课堂教学的不断质疑和探索,能就所捕捉的情境进行合理地分析和探究。教师通过分析明确教学上的缺陷,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可以说,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课堂观察”使用价值的体现,亦是深化理解课堂、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三)通过交流探讨改进课堂的观察

课堂观察是一个行为系统工程,它的基本程序对保证课堂观察的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如课前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并确定课堂聚焦问题,明确目的;观察课堂需要搜集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有效课堂信息;课后会议给被观察者和观察者提供一个交流研讨的机会,凝聚集体智慧。被观察者在与观察团队民主的交流对话中进行探讨、分析、总结,直面自身的不足,综合同伴观察和自我判断,吸收对教学有益的建议,及时有效地改进教学。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认识

课堂观察的定义、特性和过程,会让人对课堂观察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很多教师将课堂观察理解为传统的听评课,认为这只是把以往的听课笔记分类并详细化,增加对细节的关注,而且认为这种观察缺少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认为其不适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如下图所示,对76名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表示不十分了解课堂观察;认为没有实用性,因任务分配可能在听课环节中错失教师精彩的讲课环节;认为其过于模式化,使用起来有困难等。

1.认为课堂观察与以往的听评课没有本质差异,忽视了课堂观察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实际教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观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进行课堂观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教学理论,教师必须学会做出取舍,将适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使用新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对教师个体而言,缺乏课堂观察力,就无法认识到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但以往的认识中觉得课堂观察活动主要是教研员或科研人员的研究行为。正如接受调查的教师所言:“课堂观察感觉与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有很大差距”,是觉得更适用于作专门研究使用,应该是教科研的行为。所以说,课堂观察还未成为一些教师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未认识到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区别及其本质属性。学校以及教师缺乏常规工作的科研意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没有深刻认识到课堂观察对实际教学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不能把课堂观察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的研究。从而影响了课堂观察活动的顺利开展。

2.很多教师认为课堂观察分析与报告是一些文本记述的整理,没有必要详细分析。在调查表中不难发现,在76名教师中,分析处理过课堂观察记录材料的只有4人,22人偶尔做,其余教师未尝试或还是使用传统的听评课方式。这些观念上的误区,使多数教师对于课堂观察材料分析与总结报告持“对付”的态度。

通常严谨的课堂观察活动必须有一个“课堂观察报告”,但是多数教师以工作压力教学负担重等客观原因为由,没有认真对待课堂观察分析与总结报告,或认为观察材料就是对课堂教学情况及老师与学生的评价而已。因此,多数教师对课堂观察所收集的数据统计和原始文字没有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概括、推论,多数以简单的汇报材料形式告终。课堂观察是通过课堂观察报告总结课堂观察活动,反省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质量的活动,由于目前多数教师的课堂观察报告只是简单的课堂观察过程的描述或观察点的记录及流程的评价,因此进行的课堂观察活动也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二)缺乏专业能力

通过课堂观察实践发现:基层教师对课堂观察这种听评课范式理解不够深刻,运用不够熟练,单纯地认为是常见的听评课活动的翻版,仍处于感性阶段,缺乏专业层面的认识。教师们对课程结构、课堂元素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无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多层次、多视角的观察和定位。

1.课堂观察知识学习能力不够。知识学习能力是完成各项活动的基础能力要求,是认识、了解、接受和获取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在课堂观察活动中,知识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获取、接受、学习和掌握专门的课堂观察知识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吸收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向。_3目前我们教师就缺乏获取课堂观察知识的能力,缺乏按照“课堂观察”的运行模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的课堂观察教研活动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还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来进行课堂观察,和以往的听评课没有太大的不同。没有真正认识到观察量表的目的和观察点的特性;对所负责的观察点没有更多的记录和分析,甚至很多老师不知道怎么记录,记录什么;观察投入程度尚不够,而且不能及时作记录,将课堂观察和传统听评课混淆。认为课堂观察只是把听评课进行细化、数字统计而已,把它当做例行公事来完成。应该说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研究方法上缺乏职业态度和基本的专业能力。

2.缺乏确定观察点的能力。确定观察点的能力即教师作为课堂观察的研究者,能在课堂观察前确定要观察的课堂教学问题,以及课堂观察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事件或行为的能力。观察点的确定要遵循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明确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想观察”和“能观察”的问题和内容。但是,目前很多教师还不能够根据课堂观察框架确定需要观察的问题,难以有针对性地、科学地确定观察点,存在量表的选用、记录方式与观察点不匹配的情况;观察记录也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简单记录,或只是对教学环节的梳理,甚至只是对一两件课堂突发事件作评价语等方面,不能围绕以预设的观察点进行听课记录,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统计及肯定或否定的语句;更看不到课堂观察中的理性思考、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以及对课堂事件做出解释的能力,可以说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观察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还不够深刻,欠缺在课堂观察前确定观察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事件或行为的能力,即确定观察点的能力。

3.缺乏问题定向能力。问题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可以借助课堂观察手段进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观察实践中不难看到,我们的课后评价还是依据个人经验,凭借直观印象的老生常谈和对零散问题的判断,大多仍局限在传统的评价性听课层面上,并没有根据制定的课堂观察主题、观察量表和观察点作系统的分析,甚至不知从课堂上搜集哪些信息,对问题的思考也就体现在表面的评价和综合性的点评上。缺少理性思考、科学判断,找不到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改善起不到明显的作用。

4.缺乏教学反思。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是课堂观察的核心,观察别人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深刻反思才能把握教法、教学策略及课堂问题出现的原因,察觉到自己教学理念中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中,我们发现多数教师观察后反思不足,对课堂问题的分析只是表面性的,即使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也难以举一反三,无论是被观察者还是观察者都不能形成反思课堂现象、反思教学行为的研究性思维,缺乏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不能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提升和教学技术的提高。

三、课堂观察的意义

(一)在课堂观察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我观察和被观察,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钻研课堂的研究精神,从而推进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传统的听评课对课堂的认识是笼统的,对于课堂元素的理解不全面、不确定,课后评价多有遗漏或者重复。而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框架的建立,清晰地将课堂元素划分为各个维度并细化了观察视角和观察点。观察框架包涵了绝大多数课堂现象和课堂行为,引导教师认识到课堂的多元,启发教师解决课堂问题时采取相应策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目标,切实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直接改善课堂教学。

(三)课堂观察帮助新任教师加快适应课堂教学,形成自主解决课堂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多数新教师尽管接受过岗前培训和系统的课程熏陶,但欠缺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心理、意识、教学能力等方面往往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比较凌乱,甚至对课堂教学构架比较模糊,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也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相对独立的观点上。自从有了课堂观察活动以来,很多年轻教师对课堂教学才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能利用课堂观察审视自己课堂中发生的事情,调整教学技能,能联系理论和实际,对课堂进行研究,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使年轻教师快速蜕变为成熟的教师。

四、改进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实现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听评课的专业能力,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素养,培养研究课堂的习惯和思维,通过课堂观察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正如英国著名生理学家达尔文所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以在中人之上。因此,课堂观察要学会这种细致型的听评课范式,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二)发挥领导引领作用,把课堂观察活动常态化。目前,多数学校把课堂观察活動当作阶段性工作,一学期组织一次两次,应付了事。针对学校、教师的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加强课堂观察的导向性,发挥学校领导的引领作用,将课堂观察纳入日常教学管理,把课堂观察常态化,保证课堂观察的持续推进,将其作为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三)发挥学科专业引领作用,建立学科合作体。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和实现学科专业交流对话,应该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合作团队,发挥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与课程理论的专业性,进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观察,从非自觉向自觉状态转变,创建科研合作交流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潜在能力,形成课堂观察文化。

(四)加强教师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课堂观察活动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教师在课堂观察知识学习、观察点定向、观察工具开发以及分析、执行等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培养教师形成独立进行课堂观察的能力。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教育教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