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千慧 吕晓雯(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中国艺术类高校短期交流或长期求学,专业教师会面对如何给不同国家、文化和学术背景的留学生上创作课的问题。与整体情况相对统一的中国学生不同,如何给参差多元的留学生上好一门艺术创作课,对于专业的教师而言是新的尝试和挑战。本文希望通过剖析笔者开设的一门留学生省级培育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结构、课题设置、教学方法到最终完成的全过程,为各位同行今后类似的教学起抛砖引玉的参考作用。
本门课程全称是“摄影艺术与中国文化观念”(Photographic Art and Chinese Cultural Concepts),它是一门普通高校面向母语非中文的外国留学生开设的,全英文授课省级培育课程②本门课程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2016年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培育课程。,也是一门艺术类实践创作课。它依托于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平台,笔者作为该门课程的主持人、教学大纲和课题的设计者,长期从事摄影和图像类的创作教学及理论研究,另外在语言交流上具有流利的英语教学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具有“双非”(母语非中文,专业非摄影)特点。作为一门选修类创作课定位如下:
第一、特色教学带动一般性教学。作为专业教师,笔者认为,摄影技术与当代摄影艺术均发源于西方,国外同类教学水平无论从设备器材的投入还是艺术观念的活跃度上,普遍较高。而国内摄影类课程也大多以西方为参照物,显得较为被动。如果单纯进行一般性的摄影教学,对于留学生群体而言不具有良好的吸引力。因此本门课程中的摄影,只是帮助学生进行视觉训练、观察和思考的工具,作品表现形式并不拘泥于摄影,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以图像创作的方式思考中国文化观念的视觉形象。
第二、主题型课程。中国文化观念的辐射范围广泛,对留学生而言,已有的类似课程只是进行散点式的浅尝辄止的介绍。本门课程选取特定的中国文化观念主题,进行有针对的艺术调研和有明确题材、形式、风格要求的创作。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中,进行以点带面,窄而深的教学与创作活动。通过持续对某个具体主题的艺术实践与观念发掘,留学生们能够较为深入的从研究层面理解中国文化艺术,这样也能避免以往走马观花式教学。
图1 课程结构
本课程36学时,时长12周,每周1次课(3个学时/ 135分钟),分四个组成部分——系列讲座、文本研究/图像观察、工作室制作、布展与作品展示,外加一次田野考查(图1)。
围绕“图文互译”这个大主题,课程采取系列讲座式教学,每节课分别围绕某一子主题展开。依照内容布置两类课后作业:“文本研究类”或“图像观察类”,完成时间一周。学生以课堂演讲方式进行作业反馈,教师对讲座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并再次布置文本或图像作业,如此反复几次后安排一次有针对的田野考查,其后进入工作室制作阶段,进行相关技法体验并完成主题创作,最后一节课为布展和展示。采用讲座式教学模式原因在于:(1)与中国学生相反,留学生们普遍对于中国艺术文化感到陌生。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具有语境深度的研究型教学,会让后者感到茫然畏惧。而采用讲座形式,每次课围绕一个相对小而具体的议题展开,能够让他们较为顺利的理解课程内容。(2)轻技法要求,重个人表达。以往教师进行示范,学生随之模仿的渐进式教学模式,对一些涉及具体技法练习的基础课程有其必要性,且需要长时间密集型教学①一般而言,目前高校的本科艺术创作类课程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但对于另一些更为强调观念表达和主动创造性的课程而言未必适用。本门课程在教学时段上一周一次,加之留学生们平时还有大量其他课程穿插,精力分散,这意味着需要维持其对于这门课程的持续兴趣与关注,扬长避短,降低技术技法要求,强调围绕课程主题的个人直观感性认识,反而能充分发挥留学生多元文化的优势。
本课程的最终形式为具有明确图像风格与文化主题的展览。作为展览的管理者和监督者②参见维基百科英文版对于“策展人”词条的定义,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rator。,策展人首先需要对于某类作品进行特定视觉价值、理论价值的筛选和阐释,从而穿针引线的构建起一个主题展览的脉络。对于一门普通的艺术创作课而言,策展的商业协调和运作方面无需考虑,然而以策展人的视角审视课题设计,为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作为该门课程的主导者,教师需要在满足必要的知识讲授之外,从课程初始就具有统筹把控的能力。
本课程作为一门留学生的选修课,赋予了教师在课题设计上的弹性空间。根据笔者的理想思路,一次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即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展览的形成过程。主题应具有灵活性、时效性,它可以是历史的、当代的、微观的、宏观的等等,但其学术脉络依然串联于“文本”的观念思考与“图像”的艺术表达这二者的结合。如果把本门课程视为一篇论文,在这一总议题下,每一次完整的课程都是该议题的一个分支。
如何让留学生们用图像语言理解与表达对其而言全然陌生的中国文化观念,是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与他们所学的文化泛读类的导论性课程不同,作为一门时间紧凑的艺术创作课,在选取一个“窄而深”式的切入点同时,需要形象生动易于入门。因此,故事是一个极佳的入门通道③这点与以往面对中国学生的艺术类课程教学不同,中国学生的这类课程,往往从观念形式或风格流派入手。。作为首次教学尝试,以下讨论于2016年10月~12月期间进行的课程教学:
【学生国籍】
共计14人:刚果2人,科特迪瓦1人,摩洛哥1人,叙利亚1人,韩国3人,马来西亚5人,印度1人。
【专业背景】
本科:工业设计3人,美术学3人,平面设计3人,影视编导3人,民族舞蹈1人,国际交换生1人。
【课程主题】
围绕鲁迅小说《故事新编》④本课程采用了外文出版社《故事新编(汉英对照版)》,2016年版。的插图设计。留学生们以抽签形式每人选取一个故事⑤采用抽签形式是因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陌生,留学生们并没有对于文本产生特别的倾向性。,为其中的某一段文字情节进行插图创作。在文本分析和视觉资料搜集后,采用摄影、拼贴、绘画等多种方式进行构图,最终采用丝网印刷这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完成本次作业并进行展示。
【教学思考】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人物,其作品是解读中国文化观念的典型样本。《故事新编》是他以中国远古神话故事和传说为题材改编的极具奇幻感和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集,共分八个小故事:《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虽然鲁迅文笔较为晦涩,但对于留学生们而言重点并不在于理解其中的隐喻,相反,课程强调的是作为来自于异域的目光,他们对于故事文本的直观感受。笔者认为,这种“他者视角”更能为“我们”作为身在中国文化其中的人,提供生动的跨文化解读。
图2 知识脉络
确定了具体的研究文本同时也是创作对象后,留学生们开始针对随机抽到的小说进行课后阅读。在课堂理论讲授部分,为了让他们更加明确接下来的研究目的与创作方向,课程梳理了“摄影”、“插图”与“中国文化”这三者间的关系(图2)。
其一、摄影在本门课程中的角色,是作为一种视觉训练和研究工具,而并非以往摄影类课程中把摄影作为艺术形式。
只要长期关注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在各种风格流派和后期技术越加成熟的今天,无论从日常现象的再现,还是从艺术观念的表达,摄影愈发回归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纪实性面貌——越来越多的影像放弃了以往复杂的视觉形式,呈现出貌似客观、冷静的记录感。摄影越来越多的作为周遭生活和世界的观看工具,以貌似纪实的朴素图像表达表达高度主观、个人与抽象的观点。拍摄活动也愈发成为一种视觉训练活动,使得“发现对象”“观察对象”“再现对象”这三者间的关系成为一种脑力激荡式的智力与视觉游戏。本门课程的留学生并没有任何摄影专业基础,这意味着对于他们的视觉训练方法就变得至关重要——即把摄影作为一种高度选择性和取舍性的视觉工具,引导学生们逐步对研究对象进行重新发现、观察和思考,最终以图像语言得出视觉结论。列举一组练习:
题目:观察训练
目的:发现观察对象,观看的内在逻辑
器材:任何可拍摄器材,推荐使用智能手机
课题规模:小型随堂练习。灵活度高,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拍摄区域:从留学生宿舍到教室的上课路程
完成时间:10~45分钟,视具体拍摄内容而定。
作业间隔:每周一次
1) 初次观看。观察从宿舍到教室课堂的这段路程,用相机(手机)拍摄沿途发现的物体,不少于5件。这些物体之间需要具有某些关联性:可以是色彩、体积、形状、质感等视觉关联,也可以是“废弃的”、“装饰的”、“中式风格的”等概念关联。拍摄后,学生们课堂展示照片并解说。
2) 时间观察。记住初次观看练习中的拍摄地点,在每一周的上课路上,持续观察记录该地点的事物/景物变化,并在12次课程结束后并置这组照片,展示课程的这12周以来某一空间的持续性视觉变化。
3) 细节再发现。从这段路程中挑选出一个习以为常却不削一顾的事物。仔细研究该对象,在枯燥平凡中发现以往未曾注意到的、具有吸引力的细节:可以是颜色、形状、质感、光影效果、某条划痕、某个缺口这些直观的视觉品质,也可以是某些动态的品质,它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关联等抽象的品质等。用照片呈现上述观察。学生也可以对该事物稍加改变,或让它脱离原有的视觉语境和空间环境,或让它变成其他的事物。
需要指出,这组观察训练作业除上述意义外,它把拍摄区域限定在“从留学生宿舍到教室”在教学上的好处是作为上课的必经之地,无需学生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留学生群体作为来自不同地域、专业和班级的一组相对松散的教学对象,教师能够监督把控作业完成过程,并及时做出反馈。反映在实际教学上,这组作业的完成度也远比每周一次的课后作业好。
除了课堂小练习,每周一次的课后作业(非强制性作业)会布置一些与中国文化元素相关的摄影观察练习,意在于从视觉上启发学生对于课题的深层思考。列举一项练习:
题目:中国元素的视觉联想
目的:深化研究性质的视觉思考
器材:任何拍摄器材,推荐使用智能手机
课题规模:独立练习,课后作业。
拍摄区域:街头,自由选择
完成时间:8小时
(1)列出名单。首先在课堂上,请学生们列出10件自己眼中具有典型中国文化视觉特点的事物,或是10件来中国后令其印象深刻的事物,展示清单并进行讨论。这一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们交流对比自己眼中的中国元素。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2)独立拍摄。学生选择课后空闲的某天,带上拍摄器材/手机走上街头,从自己列出的名单10项条目中选择一条最想表现的,以此作为“视觉关键词”拍摄任何与此条关键词有联系的事物。学生们需单独行动,专注于拍摄活动,独立思考。不能把它作为逛街休闲。
(3)选择图像。结束一天的拍摄后,学生们从一定数量的照片中选择十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
(4)展示图像。在下次课堂上向全班展示照片并做一个小型演讲。
图3 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留学生们在课堂初步列出的10件事物名单大同小异。其思维模式,仍然会深受以往那些过于知名的文化宣传范式的影响,比如他们往往会列出 “功夫”“书法”“京剧”“长城”“美食”这类概念性中国文化符号。这些词条并非真正来自于学生自己的视觉思考。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应启发引导他们把抽象宏观的空泛概念转化成亲身感受的微小细节和身边具体事物。比如经过讨论,某位非洲留学生就把自己列出的“中国食物”这一平淡的关键词,转化成了喝“热白开水”这一具体生动的饮食细节。该生表示,这是他来中国后真正让他感到独特新奇的现象。笔者因势利导的提示他在接下来的独立拍摄中,与其拍摄一堆中国食物的菜谱式照片,不如专门捕捉“热白开水”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周遭日常生活中的呈现,包括一切与饮用白开水有关的用具,喝热白开水的场合、行为,热白开水的呈现方式等等。这个练习目的是迫使留学生们借用摄影的手段,对中国文化观念进行有感而发的视觉发现和思考。
其二、插图作为文本理解与转化的桥梁。
插图是图像化的文本,它以图像形式再现文本内容。优秀的插图作品既是文本观念的凝练和升华,也体现了创作者对于文本的个人阐释。在这部分的教学里,课程采用了案例分析、带入情境、角色转换的三种教学方式,辅以图文转换练习及一次田野考查(逻辑结构如图3)。具体而言:
【案例分析】
“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广义上说,中国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插图。为了向留学生们直观说明插图所代表的图文互动关系,课程以拍摄于八十年代的《36个字》(图4)动画为开场。该片独特之处在于它完全以36个象形文字作为动画元素,呈现了一部生动的古代人生活故事。同时作为了解中国文化、文字与插图关系的延展阅读,笔者推荐了瑞典摄影师林西莉所著的《汉字王国》①这本书有多个版本,本课程采用了北岛编著,中信集团出版社2016版的《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图5),由此启发拓展他们对于中国文化文本《故事新编》进行插图表现的思路。
图4 动画片《36个字》截图
图5 参考书《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图6 姜周一(韩国),图像语境解读
【带入情境】
“教师讲,学生猜”的互动模式。要求留学生们进入插图语境,猜想图像试图表达的文字内容,也是师生间互相了解学习对方视觉文化的过程。举例而言,课程进行了针对1952年上海新亚书店出版的《儿童心理教育图》②原图共有8张。的“看图猜字”实验。笔者把这组典型体现了中国文化观念和时代特色的教育海报文字部分涂白,要求根据海报插图所展示的内容补全文字。反馈结果是,留学生们在视觉理解这些图像内容及含义上差异极大。东亚及东南亚学生理解较为顺畅,甚至面对某些高度抽象的比喻型视觉符号,仍能进行基本贴合图像语境的配文(如图6)。其他地区的留学生们则根据自身文化背景和观看习惯,对图像的视觉寓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阐释。
【角色转换】
图7 Zahra Azzam(摩洛哥),《飞鸟集》短诗插图
“学生讲,教师听”的互学过程。学生转换立场,以评委的视角对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质的叙事性图像影像作品进行评分(包括摄影照片、文化类视频、插图插画、海报招贴等)。留学生们根据课程具体要求,在观看作品后以1-10进行从低到高的评分并向全班说明理由。在所有同学陈述完毕后,以集体投票形式选出最佳和最差作品。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们在转换立场的评分过程中,主动理解课程知识点,调动批判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笔者在面对中国学生的授课上也进行了同样实验,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对于某些视觉作品的最高/最低分投票,鲜明地体现出不同文化习俗、审美观念及视觉习性的差别①受篇幅所限,关于“带入情境”和“角色转换”这两部分中外学生作业的文化差异性对比分析就不具体展开,笔者将另外撰文论述。。
【图文转换】
与之前的“摄影观察练习”同一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与前者的不同在于练习目的。“摄影观察练习”是把摄影作为一种批判性视觉工具进行视觉观察和视觉思考;“图文转换练习”是从视觉创作角度探索图像对文本的阐释,从而为最终课题(鲁迅小说插图创作)服务。列举一个练习:
题目:为泰戈尔《飞鸟集》中的简短诗句配图
目的:图像对文字内容的阐释
器材:任何拍摄器材,任何绘图用具
课题规模:小型,随堂完成。
拍摄区域:校园
完成时间:90分钟
从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自由选取一句话短诗,为其创作3-5张摄影插图。要求:
(1)这组摄影插图的每张都应在构图和视觉元素上有所区别,不得围绕同一对象反复拍摄。
(2)不要呆板的解读诗句文本和摄影图像。发挥想象力,鼓励通过视觉语言对原始文本进行再创作。
学生作业举例——“我们看错了世界,反说它欺骗了我们”插图。
在对《飞鸟集》这句短诗的插图练习中,摩洛哥学生借鉴了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尼·玛格利特的作品‘这不是一只烟斗’,以“这不是一只桔子”进行创作(图7)。桔子代表原始文本中的“世界”,而与桔子图像并置的不同外表、衣着、性别、且带着不同颜色墨镜的人物和其关于桔子颜色的不同看法,代表原始文本中“我们看错了世界”。这组插图在逻辑意义上的递进关系是:未被表现出来的桔子(真理)——这不是一个桔子,而是关于桔子的图像(真理的初次误读)——不同墨镜人物对于桔子的观看(真理进一步扭曲)——最后,人们或许认为这是一组插图,但是错了,这是一组拍摄了插图的摄影照片。由此,整件作品的意义反转。这组作品使用生动具象的视觉元素,准确阐释了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完成了图文关系的直观表达与逻辑思考。
【田野考查】
作为12次课程中的一个教学环节,田野考查的时间紧凑。它意味着和以往的田野考查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时段内进行采风式的旅行和自由观察不同,本门课程要求留学生在考查中快速进入课题语境,即对于那些典型反映了图文关系的中国视觉艺术形式进行重点记录和搜集。考查时间选在以上三种教学方式都展开过一轮之后,地点为南京博物院。为了避免盲目性,在考查前发给留学生们如下要求:
考查地点:南京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大型综合历史艺术博物馆)
前期准备:
1)学生对于课题进行了相关讨论和实践练习,但尚未有近距离的实物观摩。
2)学生们已初步阅读了《故事新编》相关文本。
考查要求:
(1)重点记录与抽签分配的小说相关联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作品。
(2)搜集中国元素的典型图像,尤其是符号、纹样、构图、色彩搭配、造型、字体、插图、版式等等,想象它们应用于小说插图的创作中。至少拍摄20件与之具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作品。
(3)请以扁平化的“轮廓”或“块面”形式思考搜集到的视觉元素,并把它们视为构建平面插图的“积木”或“模块”。开展头脑风暴,进行初步设计组合。
图8 留学生们在南京博物院进行考察
(4)按上述要求整理成一份调研报告,在下一次课上展示、讨论初步创作方案。
无论中外学生,在田野考查中普遍会遇到的一个难点是从调研对象到自主创作的转化问题。因为这种转化意味着从具体对象到抽象概念的提炼与消化,并最终还要把这种抽象思考再度转化为具有自主风格的具体创作。艺术类课程的田野考查需要遵循一套专门的图像搜集和使用方法,大致而言包括:(1)图像性质区分(区别有效与无效图像、图像来源、意义、受众、伦理、媒体与社会属性等), (2)图像搜集方式(摄影、视频、多媒体、印刷资料等),(3)图像视觉分析(解构、排版、构图、色彩等),(4)图像使用(存储、编辑、创作、展示等)①参 见 Jonathan S. Marion & Jerome W. Crowder 著,《Visual Research: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Thinking Visually》,Bloomsbury 出版社,2013版;Lindsey Marshall & Lester Meachem著,《How to Use Images》,Laurence King出版社,2010版。。这一整套流程是无法在一次课程中充分展开的。本次田野考查采用了逆向思考方式——从插图创作的最终效果进行思考。在整个博物馆调研中,笔者反复提醒留学生们着重于围绕特定对象的图像分析,而不是和普通游客一样走马观花式浏览。
我在进行了若干理论讲解和相关练习后,课程进入正式的课题创作——围绕《故事新编》的插图设计。阅读与讨论小说中八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神话与历史故事,是留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理想对象。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方式可深可浅——可以从字面意义上解读小说的故事情节;对于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深入思考小说的隐喻。这部分创作过程,笔者进行了中外学生“跨文化对比教学”方法,其比较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图像创作手段比较,图像视觉认可度比较。
其一、图像创作手段比较。
留学生们采用丝网印刷的手工制版,限制在四套色内完成。中国学生则不受限制,可以自由使用他们熟悉的工作方式,大多采用电脑加手绘完成。双方作品在最后一节课进行名为“《故事新编》鲁迅小说插图设计”的联合展览(图9),进行一次教学效果的直观对比实验。一方面大多留学生不熟悉相关平面制图软件,更重要的是,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并不是创作手段越自由越好。对手段的限制往往能激发学生们深入理解创作主题,迫使其化繁就简的提炼视觉形式。举例而言,图10是叙利亚学生设计的《铸剑》插图。以下是他的阐释:
“我只采用红黑两色,象征‘复仇’的鲜血与 ‘死亡’的沉重,这是小说文本的两个主旋律。插图上方的文字‘2把剑’、‘3颗头’分别点明了文本中铸剑的复仇线索和高潮剧情楚王、黑衣人、眉间尺三人的头在锅里缠斗的场面。背景纹样有龙和凤,一方面意味着文本背景是中国古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文本内容是一个女性(眉间尺的母亲)向男性(楚王)复仇的故事。”
单就插图这种高度功能性的图文转译形式而言,这件作品符号化的视觉元素对于文本内容的把握是非常简洁准确的。类似作品还有马来西亚学生创作的《采薇》(图11)对于文本主题“不食周粟”的表现。
其二、图像视觉认可度比较。
我在同一时期给中国学生开展的相关课程上布置了相同内容。中国学生们反馈的作品拿到留学生课堂上进行简单讲解后,让后者以投票方式选择最打动自己的插图。通过投票结果,笔者进行了跨文化比较教学的直观实验——某些在留学生班上评价度较高的作品在中国学生班上反响平淡;某些在中国学生班上评价度较高的作品在留学生班上反响平淡;而另外一些并不看好的作品则在双方班级上获得共识。
先列举几件双方评价差异较大的图像(图12,13,14)。
图9 课程展览海报
图10 Zein(叙利亚),《铸剑》插图节选
图11 黄柔双(马来西亚),《采薇》插图节选
图12 张梦珠,《理水》插图节选
图13 张志健,《奔月》插图节选
究其原因:(1)对于图像叙事性的理解。作为具有“双非”特点的留学生们,在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视觉图像中,更加看重图像本身叙事功能的满足,即图像对于文本的清晰阐释,他们普遍认为图12好在图像明确地表达了故事文本的若干关键情节。相反,中国学生因为对文本语境的熟悉,往往会更倾向于欣赏个人风格强烈,视觉语言独特但叙事性并不怎么高的作品(图13);(2)移情效应。面对陌生的图像,人们会在潜意识中寻找自己熟悉的视觉语言,即那些带有其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元素,哪怕这是一种误读或巧合。某位非洲学生激动地表示,图12右图中交头接耳的农民形象,就是他亲眼所见的非洲生活场景;(3)文化形象的成见。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图像的争议性上,中国学生普遍对图10评价较低。中外学生双方互为彼此眼中的“他者”,会自然地把某些长期高度概念化的视觉范式转化到对于文本的理解中。(4)审美习惯的差异。比如尤其东亚文化圈之外的留学生们,普遍并不欣赏“萌”这种源自日本动漫文化的图像叙事,而韩国学生则与中国学生在审美习惯上具有契合。图14、15分别是中国学生的《铸剑》插图和韩国学生的《奔月》。虽然形式感有所差异,但内在叙事风格和视觉品味非常近似,均以一种低龄可爱的、游戏式图像再现文本。①中国学生中有相当多的“萌”化插图叙事,不一一列举。而留学生班上唯一采用这种图像风格呈现文本的是韩国学生。
图14 张青雯,《铸剑》插图节选
图15 全惠潾(韩国),《补天》插图节选
除了差异,再列举两件具有共同认可度的图像(图16、17)。
主要原因:(1)象征意义的叙事。虽然对于图像叙事功能的理解上,中外学生有所差异,中国学生并不喜爱具象叙事,但双方均能认可的是象征意义的叙事。大家都认为图16简洁明确地表达了《非攻》文本中“三股势力角逐”的内容。(2)国际化视觉形象。如同emoji表情符号全球通行一样,对于某些国际化视觉感的认可跨越了文化差异。图16中三只不同肤色的手交错在一起,引发留学生多元文化的共鸣。与此同理,图17尽管使用了典型的西方文化符号,也获得中国学生的普遍肯定,认为这并不违背《起死》文本的情节意义。综上所述,图像感知具有某种普遍性。包括文化感知和审美感知两方面。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笔者屡屡发现某些超越文化与习俗壁垒的图像,或满足了美学基本原则中的对于形式感、构图和色彩等的共同认识,或满足了在内在意义传递上的某些人类共同情感,或者两方面条件均得到满足。但是,这种共性图像需要具备化繁就简的特点。并不是说它的外在形式风格一定是简单的,而是说图像的视觉表达是感性而直观的,并通过这种感性直观的视觉表达传递朴素的观念价值。篇幅所限,关于这次课题作品所呈现的差异与共性讨论将另外撰文。
图16 冯雨昕,《非攻》插图节选
图17 Yeo Adam(科特迪瓦),《起死》插图节选
本次课程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进行了探索:教学上,对于我国艺术类高校面向留学生的创作课应该怎样上,如何构建课程的独特性从而扬长避短的发挥我国高校的专业优势,对于留学生具有文化吸引力,笔者做出了从课程定位、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课题设计等的一系列具体尝试;科研上,本次课程中外双方学生创作的图像及其对于文本的阐释所表现的共性与差异性,在解读“他者”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方面,也提供了一手的鲜活样本。但这些还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