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2018-06-03 07:14龚积财
商情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工程

龚积财

【摘要】随着全社会对于基础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投入到开发建设当中。作为事关国计生民的重要工程项目,必须提升其建设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以保证日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础处理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应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为优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施工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其工程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其施工过程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一旦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质量问题。通过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可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针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专项研究。

1 水利水电工程及其基础施工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参与单位多、人员不易管理等特点;此外,很多时候还会受到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质构成影响。因此,从编写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这一环节开始,就要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确保其各项技术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另外,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结构比较复杂,无论是自重,还是荷载,都要高于其他工程。因为它的这种特性,更要做好各项施工技术保障,尤其在基础结构施工环节,要遵循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地质、地貌进行充分了解,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的优质高效。

2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当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地基稳定性较差时,势必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工程的正常建设及使用;当地基出现渗漏现象时,就可能造成基础工程的破坏,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较差时,也会对基础工程造成影响,例如出现沉降、變形等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毁坏,从而产生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着重对基础工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建设质量。

3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影响因素

3.1 基础地基的稳定性

基础地基的稳定性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首要因素。当地基的稳定性较差时,抗滑性也会相应的下降,工程的整体质量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即使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其整体结构的稳定系数始终维持在低位运行。当工程投入使用之后,要么在使用的过程中暴露出更大的问题,要么使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大幅缩减,不论哪种后果,都将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发展。

3.2 基础地基是否渗漏

除了确保基础地基的稳定性以外,还要最大限度的避免渗漏现象。因为渗漏现象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或者说,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地基空隙过大,就加大了发生地基渗漏的风险,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应在施工中经常检查地基是否存在渗漏情况,降低问题的发生机率。

3.3 基础地基沉降幅度

基础地基的沉降幅度也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出现沉降现象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当沉降幅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整个工程结构发生变形,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基于这种原因,就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地基沉降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从源头上阻断这一危害的发生。

4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技术的应用要点

4.1 灌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过程中的灌浆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合理调配,使其呈现出一种浆液状态,再通过机械设备将这种浆液状态的材料灌注到缝隙或者地层当中。当其固化以后,就会对地层起到加固作用,可有效防止出现地基渗漏的现象。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其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灌浆孔的深度达到60m以上。在进行孔底偏差测量时,要准确测量出孔的倾斜度,确保孔距大小不超过规定要求。当钻孔深度不断加深时,需随时对偏差进行控制,测量钻孔倾斜度,确保偏差值不超过20m。为保证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可采取封闭灌浆法从上往下进行灌注,然后再钻孔。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就将屏浆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随着岩层渗透量的逐渐增大,需通过屏浆使灌浆质量得到持续增强,同时,控制好灌浆起始压力,不断强化处理效果。

4.2 锚固技术

由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施工过程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锚固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来自于地形方面造成的影响,缓解施工压力。在应用锚固技术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情况、地形位置、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勘测,并对勘测数据进行分析,再根据工程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锚固施工图纸。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能将锚固技术的各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终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3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它可以有效加强基础地基的强度,在提升基础地基稳定性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具有非常显著的施工效果。该项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处理手段。因为这两种方式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正式施工之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二者中进行合理选择。以处理地基沉降为例,其处理方法主要有静压法、锤击法等等,方法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需根据施工技术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当下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其技术价值。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环节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来说非常关键,且基础地基部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日后使用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必须确保其施工质量。但是,这项施工却因其工程特点,会遇到很多影响因素,一旦处理不好,将对工程整体结构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对基础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一是确保所选用技术的合理性,二是保证将技术优势发挥出来,从根本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极其日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博,李凤鸣.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21):114-114

[2]张丽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25-225

[3]冯彬.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5(10)

猜你喜欢
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工程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旧砖房加固、增层改造技术
对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探究
袖阀管法灌浆施工技术在倒虹吸基础防渗中的应用
丹东大闸码头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