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铭
【摘要】作为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中国老龄化的急剧上升使得养老产业走入舞台。自计划生育后,“4—2—1”结构的家庭越来越多,现如今国家又开放二孩政策,许多家庭又有着“4—2—2”的现象。所以在此背景下,养老产业除了解决养老问题外.相对一部分也减轻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养老产业愈加得到人们重视。本文以长春市为视角,以其他有关数据为辅,浅谈我市养老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养老产业;新兴养老
一、老龄人口状况
从2015到2035年,中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29%。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2亿,是世界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人口总量的1/2。预计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
2017年最新吉林省人口数据显示,吉林省人口共2752.38万人,60岁以上老人占1/15,老龄化问题较突出,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较去年上升了2.53个百分点。目前,长春市人口总数达779.34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量增加了113400人,整体发展比例为1.51%。2014年和2015年,长春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03%。和8%。全市老年人口数量突破100万,达到131万余人,占全长春市人口总数的17.34%,老年群体已经成为一项社会问题。
二、养老产业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的现有养老服务模式主要有四类,分别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考虑凋查的可行性,利用假期时问,我们对长春市内以及长春周边的养老院及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并在长春市走访高龄老人,借此机会了解长春市养老产业的现状。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是目前养老的主流趋势,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
1.然而这样的传统养老模式也有其利弊,其优势如下。
(1)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让他们感觉养儿防老是对的,觉得自己老有所依。
(2)降低社会成本。由自己子嗣进行抚养义务,降低社会压力,避免了社会养老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
(3)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道德强大内在力的必然结果,自儒家学派建立以来,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养老尊老被认为是子女一种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义务。
2.其弊处如下。
(1)人口老龄化太快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人们还没开始富裕就先老了的状况。
(2)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有一阶段控制人口的出生率,导致“4—2—1”家庭结构大幅增加,年前国家又鼓励二孩政策,“4—2—2”家庭结构又浮出水面,年轻人生活压力过大,无法照顾周全。
(3)现在是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外来思想引进中国,因思想还没完化,有很多不良的价值观的引进冲击传统观念,使得国人在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过程中,产生了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
(二)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指的是老年人依靠国家或亲人资助,由社会养老机构照料的养老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院。通过假期时期的调研了解,我们发现,目前我市的养老院有以下几个问题。
1.服务类型单一
在养老院的志愿服务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养老院只能保证老人的衣食住,老人的精神生活娱乐方面较衣食住稍差了一些,除了志愿者团体的不定期服务外,几乎没有娱乐设施,一方面是场地设施有限,一方面是看护人员不够,再出事端。对此我们可以加大场地建设,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娱乐设施,如乒乓球台小花园等等。让老人们在身体健康的同时保持精神娱乐,做到身心具健。
2.人多床少,一床难求
对于养老院的床位问题真的是老生常谈,供不应求是社会老龄急剧化后一直以来的问题,除了自理半自理老人后还有失能老人,一问房间内最少三个床位,一家医院一共就两层可容纳老人数可想而知。
3.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因为有关护理人员的专业属于新兴专业,所招收的有关人才并不多,在急需护工的时候只能雇佣社会上的人,一般来讲学历都不高,并且没有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的甚至都已达到老年的边缘。对此,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多培养有关人才,保证服务质量,并且对在职人员进行定期的培养。
(三)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
自我养老是指老年人依靠自己的经济收入,为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这种养老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针对城市老年人。
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在家中居住,由社区组织提供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方式。
关于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我市所涉及不多,不过我们可以向社会福祉的先行者德国和日本学习。
比如德国养老产业中的居家养老护理型,老年人依旧居住在自己原有的居所内,依托周边的养老机构,进行居家养老,养老机构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并提供日问护理中心和短期托老服务。例如在护理机构每天早晨派人员上门为护理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在洗漱早点完毕后,老人可根据需要去日间照料中心。在那儿通常有针对老年人的不同活动,如朗诵,剪纸,记忆训练,下棋打牌和作蛋糕等。回到家后的晚饭洗漱及上床又由上门护理服务来完成。而部分老人在亲戚朋友不在的情况下(如外出旅游)或自己刚从医院回家需康复阶段,可进入短期托老所,享受为期最多两个月的短期托老服务。
这些介护保险用的方法、方式比较多,从居家上门服务到日问照料中心(就像幼儿园的托儿所一样,上午送去下午接回来)这些也占了一部分,还有短期机构,比如说老人有几天或者十几天短暂入住的也占一部分,还有需要介护的老人的特殊设施,老年痴呆症的、特别的介护设施、设施租赁都会用到介护险。
三、养老产业新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市可以在原有主要养老产业的基础上,再学习国外先进养老模式,比如丹麦流行的DIY社区,讓老人们既有家的感觉又能愉快安享晚年,或者学习日本的介护险模式,在老龄化趋势前做好防护措施,使得大家到晚年时老能自依,老能白养,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需考虑经济,或许经济发展丰富的那一天养老模式会有好转吧。
参考文献:
[1]赵毅博,姚兴家.吉林省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
[2]mxd511.德国的3种养老模式和4个养老特点[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