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木质与风险管理探究

2018-06-03 07:14李凯
商情 2018年12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其在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风险。从本质上来看,传统金融有的风险同样表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不过是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风险类别并未增加。从其本身的特点来看,互联网金融风险是有较高传染性的.但是如果能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技术是能够有效避免风险的。为此,就需要金融企业、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共同合作、相关监督,切实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风险;传染风险;风险转化;风险管理

前言

互联网诞生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各行各业智能化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前行。但互联网以其虚拟性的特点而潜藏着许多风险。尤其是2010年以来,随着多款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出,相继爆出多个骗局,为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互联网金融的确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若不能有效地规避其风险,将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类型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看,其实是将互联网和金融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并未改变两者的本质,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是等同于传统金融风险的,只是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此外,各国对于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并相继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来引导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

(一)非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凭借着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为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但是互联网金融本身是仰仗着互联网技术的,因此,长期面临着被罪犯使用非法技术进行盗窃、诈骗等犯罪活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困扰和经济损失。实际上企业开展网络金融服务不仅要面对传统的金融风险,还要受到非金融风险的考验,所以企业需拥有更好的风险管理水平。

非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等。战略是每个企业管理层确定的发展方向和行动指标,但是互联网本身的发展瞬息万变,加之互联网企业间竞争激烈。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因此,一旦出现战略上的失误就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声誉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只有通过良好的信誉才能吸引客户,并在市场上立足:但是一些互联网企业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其工作人员行为不当,小现误导、欺骗、坑害消费者的现象,甚至有一些P2P理财产品恶意骗取资金,这些行为给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抹了黑,影响了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誉。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信息技术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这些都需要企业管理层时刻关注,加强风险管理T作,从而引导企业正规运行,吸引更多客户,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

(二)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企业从本质上来说从事的是金融活动,所以传统金融风险是难以避免的,这也是企业需要重点防范的。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同样也是互联网金融所无可逃避的难题。

信用风险关系到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否顺利运行下去。信用风险的定义为:借款人不能按照合约规定按时归还本息而给企业的盈利和资本带来损失的风险。金融业发展至今,有很多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方面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某借款人或借款单位不能按时或无法还清本息,使得金融机构遭受严重损失。所以,从传统金融看,需要依靠的是员工进行详细地调查,合理判断借款方是否有偿还能力,但往往因为调查人员的能力不足、恶意欺骗、错误的考核方式等原因,最终带来信用风险。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借助于网络平台通过数据参考、模型分析来考量借款方,企业和消费者不需要实地接触就能完成金融交易活动,整个过程中减少了更详实地实际接触和考察,从而加大了信用风险。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样会因为资金流动地短缺而面临极大地经营风险,尤其在面对集体性挤兑事件时,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

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开放性和即刻传播性,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就是互联网特征的延伸,主要表现为传染性和快速转化性。

国外金融学者认为,对于复杂的金融机构网络来说,在整体市场趋于稳定的情况下,风险能被很好地分散开来,但一旦危机到来,因为传染性的存在,容易快速引爆风险。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信息地快速传播性,容易引发恐慌,造成不理智的行为产生。例如当一个金融机构骗钱跑路以后,其他同类机构就会受到消费者的怀疑。再看其快速转化性,由于互联网本身即刻传播的特点,使得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中快速地转化着,可能从战略风险转变为声誉风险又转变为流动性风险。这些同样是因为信息的快速传播,尤其是谣言的诞生和传播加快了风险类别的转化,使得企业的发展更为艰难。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一)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随着互联网金融体量的不断增加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已经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此时体量更大的金融企业已开始主动建立信用体系。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在2004年3月就建立了交易双方的信用量化综合评分体系,迫使其他中小企业透明化自身企业的相关信息,最后市场上的企业进行联合实现信息共享迫使不良金融信用记录无所遁形,促进中小企业提高信用建设,从而降低了社会整体的信用风险。

(二)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分散投资风险

当代投资理论指出,分散化能够帮助投资者减少风险。互联网金融并不像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那样,鼓励消费者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内,通常情况下P2P理财平台都会对投资者的资金进行限制,鼓励其对多个项目进行投资,这样从市场整体来看,就降低了双方的风险。结合P2P平台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分散投资能够有效锯决部分借款人违约所带来的风险,并减少该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保证金融企业的利益,从而使市场双方的收益都有保障。

(三)降低金融企业的操作风险

传统金融企业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加上业务繁忙,常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操作失误,加大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未经授权的业务操作、签字盖章环节等,这不但影响了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率,还可能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较大的损失。而互联网金融的系统自动化程度是遠远超过传统金融业服务模式的,对于人工工作的需求不高,所以人工操作的失误概率也会降低,相对应的操作风险也会降低。同时,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操作,能够有效减少成本支出,根据笔者调查,银行单笔信贷的操作成本一般高于1000元,而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借贷操作成本仅为个位数,这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巨大的经济收益。

四、结语

总结全文,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来说既是变革,也是机遇,我们需要紧抓这一机遇来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当然,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是一直伴随着风险的,同时互联网的特点进一步加快了风险的传播和转化。互联网金融不仅面临着传统的金融风险,还面临着较多的非金融风险,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管理者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作为投资者,需要在掌握互联网金融风险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散投资,不能盲目相信互联网金融企业。另外互联网企业也需要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风险规避。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应结合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制定应对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使互联网金融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服务民众。

参考文献:

[1]欧阳资生,莫廷程.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与评估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2]张婧思.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分析[J].金融经济,2016(08)

[3]王立勇.石颖.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机理与风险度量研究——以P2P网贷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4]牛丰,杨立.基于博弈理论的P2P借贷信用风险产生机制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6(01)

[5]徐争荣.林清泉,卜静.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分析——基于银行挤兑模型与大数定律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6(02)

[6]吴雯婷.基于泛VAR模型展开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01)

[7]郑重.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与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经济,2015(24)

[8]李琦.曹国华.基于Credit Risk+模型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估计[J].统计与决策,2015(19)

[9]赵春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业态风险及法律防范制度构建[J].社会科学战线,2015(10)

[10]李凯琪.沈蕾.基于VaR模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风险度量及绩效评价[J].征信,2015(07)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比较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