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丙新
摘 要:目前,在班级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需要引起教师的格外关注,只有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才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通过心理疏导以及教学帮扶或课外关正等各个环节,提升对留守儿童关注程度,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6-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6.04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县域经济使乡镇儿童进城读书,但是家长常常为了给予儿童更多的物质条件,从而选择外出打工,便形成了留守儿童的状况。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日益增加,这部分儿童性格相对内向,表达不清,或者对学习缺乏相关兴趣方法等,而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素质较低,不能通过自身所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辅导。针对以上这种现状,我们主要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一、用爱浇灌,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家,而家中的老人只负责注重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无法正常的同儿童进行交流或引导,严重缺乏父母的呵护,很多儿童便形成了较为内向和孤僻的性格。虽然在学习上想努力争取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表现为心理产生各种不利的现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为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爱心。
(一)加倍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家庭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最终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要通过和学生进行互动和谈心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也要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毕竟留守儿童的家庭辅导相对较弱。
(二)肯定学生的长处,适时表扬
大家常说留守儿童性格较为胆小和内向,在学习与生活中不善言谈,也常常不经意表现,很少有机会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适时表扬。例如,在学习加减乘除法的过程中,如果留守儿童对相关题目解释到位,解答过程正确时,那么教师必须要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这位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从而鼓励学生获得自信,激发留守儿童的上进心,使其更加有学习的兴趣。
(三)与家长取得联系
我们可以常常通过手机、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与在外物工的家长取得联系,不定期向其报告儿童在校学习或心理状况的情况,帮助学生和家长进行感情交流,使儿童感受到家长虽然在外打工,但仍然非常的爱护他们,进而引导学生要懂得回馈和感恩,化悲愤为力量,及时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目前课堂学习常常掌控在40分钟左右,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训练学生的心理,从而给学生正确的教学方法,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排除学习的障碍。
(一)加强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做到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应学生心理,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解开他们的心理障碍。例如,在绘制正方形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个长度为8宽度为4的直板,很多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常常对正方形的面积控制在1、4、9、16这些数字范围内,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面积不能是单纯的这些答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分析,突破思维局限。只有不断进行尝试,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例如,我们在学习相关的七巧板拼凑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探索相关情境的问题:“同学们,我们通过正三角形能够拼成一块地砖吗?如果换成其他的形状,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拼凑呢?而七巧板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进行拼凑的呢?你们能不能通过举例来说明一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这类的命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既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又能激发学生进行阐述的欲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有效注重多媒体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进行上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将数学知识通过有趣的方法展现在屏幕上。在讲述一些知识时,也可以总结相关的视频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讲解统计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来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喜欢的体育活动。例如,将喜欢乒乓球、排球、足球的人数分别为A、B、C三组,然后分析每组学生所占有的比例,这样一来,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了统计知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动态以及学习状况给予其特殊的关注,使学生能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之能够充满自信心。教師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或操作演示等方法,使留守儿童将自身的能力不断地体现出来,并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不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其更加积极向上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俊.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5(19).
[2] 刘建珍.浅谈农牧区低段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5(20).
[3] 毕英敏.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17).
[4] 王琪.关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5(23).
[责任编辑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