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8-06-02 10:46刘辉
中国教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淮北市师德师好人

刘辉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面对新课题、新使命和新矛盾,安徽省淮北市通过“提素质、抓师德”,着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淮北市共有19名教师入选“中国好人”,特级教师54人,省级、市级教坛新星23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60人;共有名师工作室27个,名师成员280人;共有名班主任工作室12个,名班主任成员116人。

一、提素质: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淮北市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契机,开启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新征程,科学制定、推进、落实配套措施,通过“严管”和“厚爱”的有力抓手,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1.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

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淮北市从2010年起,开始“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其职责为培养优秀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和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名师工作室以3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在周期内,淮北市按有关评估标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影响检测等考核方式,对名师工作室进行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工作周期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3年期满后,淮北市随即开展了第二轮次的名师工作室评选认定工作。

淮北市在借鉴名师工作室经验基础上,经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淮北市组织考核,淮北市首批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正式成立。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涵盖小学学段、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和中职教育,每个名班主任工作室由统一学段、不同区域范围内的若干个优秀班主任组成,设置首席名班主任、名班主任、提名名班主任,以首席名班主任的姓名命名。名班主任工作室实行淮北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三级管理,充分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全市班主任整体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支优秀班主任

队伍。

名师各工作室挂牌以来,18个名师工作室、140余名成员,共完成校内评课、议课7000余节,开设县级以上公开课1000余节次,县级以上讲座1000余场次,受众达4万多人次,名师大讲堂活动共开设示范课500余节次,受益教师达5万多人次。名师工作室帮培教师近千人,送教下乡411场次,优秀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淮北名师工作室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在挑战中提升境界,打造名师工作室品牌文化,不断提高工作室在全市教师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乐园和学科教学的精神家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教师成长梯队,整体提高全市教师专业化水平。

名师工作室整合团队优势,取长补短,凝聚智慧结晶,搭建教师互动交流平台,发挥名师引领、示范、带头效应和工作室辐射作用,名师与普通教师同课异构、同台竞技,网络互动交流、学科教师沙龙、区域间校际间合作、送课下乡、帮教互助资源共享……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教科研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拓展发展空间、展示教研成果,共同打造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灵动课堂,得到全市师生的广泛赞誉。

2.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淮北市着力为教师创造更多“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主题研讨、专业引领、网络研修、教学反思和课题研究等七大举措,帮助教师展示才华、施展抱负,提升专业素养。此外,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每年暑假淮北市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对中小学校长进行轮训,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优质课、公开课、说课、教学设计、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教育主管部门常态化进行教学视导和业务

指导。

淮北市实施“岗位培训工程”“青蓝梯队工程”和“信息化强师工程”,构建專家名师引领、全员参与、团队合作的学习共同体,组织优秀教师支教送教也是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举措。1月10日,淮北市实验学校祝鹤老师以全国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在全国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与此同时,祝鹤老师被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安徽省总工会授予“江淮工匠标兵”称号,全省仅6人获此荣誉;祝鹤老师还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市教育工会积极发挥党群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跟进、主动配合,做学校中心工作的助力器,每年召开优质课大赛获奖教师表彰会,对省一等奖以上的课堂教学大赛获奖教师进行集中表彰。淮北市全国课堂教学比赛、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层出不穷。

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省市教坛新星、淮北首席名师、全国和省市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奖教师以及一批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名师,在全市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如今,淮北名师已经成为淮北教科研水平的一张名片,全面展示着淮北教师的风采。

二、抓师德:全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淮北市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管理的中心工作,依法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通过加强教师政策法规教育、心理健康辅导、职业发展规划、寻找“最美教师”、宣传及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的同时,展示师德风采,彰显师风正气。

1.厚植“中国好人”沃土

2008年5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第一次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6月,淮北市第二中学教师朱兴剑当选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成为第一位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淮北市民。在朱兴剑的影响带动下,全市教师向“中国好人”学习,积极自觉践行好人精神,争做好人蔚然成风,身正为范,立德树人,彰显出淮北市教师队伍良好的风采风貌。目前,淮北市共有19名教师入选“中国好人”,约占全市“中国好人”总人数的1/8。

“敬业奉献中国好人”——周雪峰、宋淑萍、杨经验、邵英文、冯春燕、屈凤侠;“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朱兴剑、李平、荐雪梅;“诚实守信中国好人”——耿静、石宗宏、李红;“见义勇为中国好人”——郭士发、张海峰;“孝老爱亲中国好人”——牛素萍、周淑玲、闻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世范,立德树人,淮北市教师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教好书、育好人,言传身教书写着精彩的教育人生,传递着温暖的好人火炬。

濉溪县岳集中心学校油榨小学赵楼教学点教师邵英文已从教近40年,1995年,其身患重病,却坚持坐轮椅为学生上课,一晃就是20年。从邵英文的课堂走出来的学生有2000多人,其中,硕士生2人、博士生1人。2014年,邵英文被评为“中国好人”。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教师李平荣膺省“最美乡村教师”表彰,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接见。教师李平大学毕业后,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爱,到偏远的农村学校任教,主动放弃调到县城小学的机会,一心一意悉心照顾那里的留守兒童。淮北市政府授予其“十佳母亲”称号。像教师邵英文、李平一样,淮北市教师“中国好人”层出不穷,好人基因根植校园,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

2.完善师德监督和考核机制

淮北市完善师德监督和考核机制,设立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与教师管理投诉平台,加大整治违规有偿补课力度,强化教师师德考核,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与此同时,淮北市每年对所有教师进行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晋升以及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严格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严重失职的人员,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明确落实校(园)长“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对出现严重师德问题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局在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首先追究校(园)长的责任,并对学校工作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组织一次师德师风专项考核,教师就师德建设进行述职,并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学校对每名教师进行评价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师德档案,并作为职务评聘、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评优、任用、奖惩、培训、绩效工资兑现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教育局定期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作为学校年度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作为校(园)长、领导班子考察的重要依据。各学校每学期建立师德师风公开承诺制度,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自查自纠,设立监督意见箱和电子信箱,还将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和教师代表担任行风监督员,形成全社会监督支持师德师风建设的环境氛围。

淮北市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引导、激励教师学好人、做好人、育好人,做“爱与责任”的守护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突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通过常态化地开展家长学校、社会公益实践、对外开放日等活动,建立完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体系,为学生阳光成长厚植德育沃土,使全体学生能够沐浴爱的阳光雨露,幸福、健康、全面

成长。

(作者系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淮北市师德师好人
[坏蛋联盟][The Bad Guys]好人唔易做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西游新记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好人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小小书画廊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农村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