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摘 要】 读说结合教学模式,较好地做到了“以阅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多读少讲,以读代讲,读议结合,讲练结合,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发挥,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
【关键词】 学生;思维;发展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如何进行读说训练呢?
一、多读少讲,力求准确流利
读是说的基础,要提高说的能力,必须重视读的训练。只有多读,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读得正确流畅,话才说得清楚、流利、有感情。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加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二、范读领读,体验文章情感
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以读带说,提高理解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进行回答。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
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读说结合,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通过对抽象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实践证明,读说结合教学模式,较好地做到了“以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多读少讲,以读代讲,读议结合,讲练结合,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得到了充分合理地发挥,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
当然,我们探究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反对模式化,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年级的不同要求灵活运用,形成若干变式,使阅读教学不拘一格,富于变化。
【参考文献】
[1] 密云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双结合”教学实践成果集萃 下[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0).
[2] 陈维坚,吴淑参,李宗进. 有效课堂教學的研究与实践[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