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忠
系统品读姜大源先生的《职业教育要义》,我发现这是一个系统学习和提高理论素养的过程。
我从1980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职业学校的专业是应该精准地对应职业岗位,还是应该适应性强一些,就业面宽一些?
面对困扰,逐渐形成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倾向于前者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种观点认为,专业人才培养就应该和职业岗位的要求高度吻合、“无缝对接”,至于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如何,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不能包揽一切。这种观点的一个有力支撑是:沒有职业能力,没有岗位技能,学生如何就业?另一种倾向是,职业教育必须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种观点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居于次要位置的,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观点的一个有力支撑是:众多用人单位表示,学生的技能差一点,到了企业我们可以培训,短期内就能达到要求,但如果学生的素质不行,我们是不会考虑接收的。
姜大源先生从理论的高度,帮我们理清了思路。前者是“关于职业的社会学含义”,后者是“关于职业的教育学含义”。前者是“职业对教育的影响”,后者是“教育对职业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前者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如果缺少了“社会学含义”,那么,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就成了问题;但如果职业教育缺失了“教育学含义”,那么,职业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也就无从谈起了。
姜大源先生显然十分了解职业教育的现状,他不怎么担心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专门化的培养和训练,所牵挂的是职业教育能否在就业指向的基础上“同时关注人格发展”。因此,姜大源先生提醒我们:“过度的专门化的专业能力,将阻碍非专门化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职业不能只是对个体的社会融入的促进,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本体建构的贡献。”
职业教育的现状正如姜大源先生所担忧的那样,的确存在着“过度的专门化的专业能力”的训练,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也的确“阻碍”了“非专门化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比如,许多职业学校有意无意地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如会计、护理等专业),于是,全校上下营造了浓浓的“考证氛围”。需要说明的是,考证本身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当教师和学生把考证看作唯一的目标时,就值得高度警惕了。我们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后,却失去了前进方向,再度陷入了迷茫状态。
为什么职业学校学生上岗快,下岗也快?为什么职校生岗位迁移能力不足?为什么一些岗位明明职校生就可以胜任,但用人单位还是选择招聘本科生?为什么同样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本科生、研究生的上升空间比较大,而职业学校学生上升空间相对较小?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许可以帮助学生就业,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在职场上是否能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关键能力”而非具体的“岗位技能”。
“功利性就业”和“人本性就业”是职业教育要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要“完成功利性就业向人本性就业跃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这个意义上说,姜大源先生的观点,是职业教育的一副“清醒剂”。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