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江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 675300)
1.初步解题
2.无中生有,“淘气”的等号
这样我们就证明出了左边的不等式.
3.执果索因,放缩有度
由这个例,我们深有体会,在运用放缩法求证不等式时还要注意放缩的尺度,尺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与求证结果相差甚远,只有耐心分析求证结果,由结果去寻找线索,多多尝试,做一些细微的调整,才能有精确的解答.
我省学考的试题难易适当、题量适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有难度的题目,笔者在前文中所举的例子在证明难度上甚至超过云南省2013届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理中所出现的数列证明题.虽然这只是偶尔出现的难题,但这并不是偶然.早在2011年1月的学考数学卷中我们就领略了压轴题的难度.这些题目的出现,打破了学生甚至教师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考试的原有认识,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关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前复习.
参考文献:
[1]陈晨.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0):223-224+226.
[2]李彦.由两道高考数学真题解析引发的启示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5(0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