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郑晓英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便秘是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排便障碍,患者不仅会有生理上的痛苦,而且导致术后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造成患者术后饮食、睡眠差,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直接影响了手术的预后[1]。因此,为了有效且迅速的改善术后便秘。我科采用中药穴位敷贴疗法防治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便秘,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效果。先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在我科接受治疗肛肠术后便秘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105组,对照组108例。男112例,女101例;年龄22-62岁;其中混合痔163例,肛瘘39例,肛裂11例,均为湿热下注型;住院时间5-12天。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病情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参照组
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对患者进行正确排便的指导。对患者的饮食加以干预[2],术后第二天未排便者予以中药灌肠治疗协助排便。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参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药贴敷神阙及左右天枢穴位。术后第一天开始。穴位贴敷的中药配方:大黄30g,黄枳30g等。将这些药材研成粉末,再加上纯净水调成糊状,将备好的药物放于无菌贴敷中,制成敷贴成品[3]。具体方法为: (1)操作前准备。用物准备齐全,了解患者基本信息。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及局部皮肤情况。主动与患者沟通,告知其穴位贴敷的目的及注意事项。(2)操作中流程。关闭门窗或拉上围帘遮挡,协助取仰卧位,使其暴露腹部。需要贴敷的局部皮肤需完好无破溃。将贴敷所需的穴位神阙,左右天枢三处穴位进行酒精消毒。将制作好的敷贴贴于该穴位上,必要时予以固定牢固。避免中途脱落影响治疗效果。(3)操作后观察。敷贴的留置时间为4-6小时,期间指导患者适量的活动。贴敷完毕取药后,对皮肤残留的药物,不可用肥皂水等擦洗,只可以用温水将其清洗干净。若患者贴敷的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应提前取下并予以处理[4]。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对患者的饮食加以干预,指导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生冷海鲜之品。中药贴敷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大便的次数,性质以及大便的量[5]。
对2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时间、疼痛情况及排便困难度进行评分,并记录2组患者的便秘改善情况。(1)便秘缓解情况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分为: 临床治愈、有效、无效。临床治愈: 便秘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每天排便均正常。并调节为每天定时排便,均为早上10点以前;有效: 患者排便情况有稍缓解,排便次数并未稳定,稍增加。且排便时间尚未规律。无效:患者便秘情况尚未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2)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评估量表中的视觉模拟评分(VAS)[6],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无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剧痛。(3)排便次数及排便性质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则24小时内排便,排便通畅,便质软。有效则48小时内排便,排便欠畅,便质干燥。无效则48小时内为排便,排便费力,便质硬。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判断标准: 无明显差异(P>0.05),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基于临床护理经验累积发现,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发生便秘的根因有以下三点:(1)由于患者对术后第一次排便,因此仍感恐惧。(2)担心排便污染伤口或首疼痛的影响而对排便进行有意的控制或延长排便时间,致粪便水分被吸收过多。(3)加上术中导致的失血、手术后饮食造成的气随血脱,都有可能诱发便秘[7]。
我科采用的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防治痔术后的便秘,其作用机制为:传统医学认为,神阙穴居脐中央,是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又因脐部的皮肤比较薄,神经及血管比较丰富。因此脐部透过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联系,有比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天枢为大肠募穴,有升降气机,擀旋上下的作用[8]。中药穴位贴敷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廉、效及患者都乐于接受的特点:①作用直接,适应症广。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②用药安全。该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③简单易学。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仪器。④价廉药俭。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且本法用药量很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⑤无创无痛。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泄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9]。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因疼痛及活动受限导致心理活动的改变。这种心理使交感神经兴奋,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导致术后进食不佳。再加上排便方式及环境的改变,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从而引起便秘。因此,改善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的便秘情况,对手术切口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0]。
[1] 吴敏.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痔疮术后患者便秘效果观察[J].中外健文摘,2012,(25):426-427.
[2] 孟妞娟.穴位贴敷联合痔炎灵防治肛肠术后便秘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3).
[3] 李芸.中医护理路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应用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26(12).
[4] 高树中.中医脐疗大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4):7-8.
[5] 朱建红,李伟君,汪金华,等.中药脐疗治疗气虚型便秘的应用[J].甘肃中医,2010,23(1):22-23.
[6] 周幼文.神阙穴中药贴敷治疗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中国护理杂志,2005,10(12).
[7] G LINDSAY MCCREA, CHRISTINE MIASKOWSKI, NANCY A STOTTS, et al. Pathophysiology of constipation in the older adult[J].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2008(17):2631-2638.
[8] 吴坚芳,许邹华,徐进康.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5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3,45(9):61-61.
[9] 吴楠,彭敬师.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气机郁滞型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60例[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3(7):173-173,174.
[10] 陈亚青,马晓莉,陈亚静,等.四秘膏穴位贴敷治疗实热型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6(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