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大箴
于水
于水,1955年生于北京。中国新文人画重要画家。199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研究班。作品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两次获得铜奖。曾赴联合国及意大利、法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及学术交流。出版有《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家丛书·于水卷》《中国艺术年鉴·于水卷》《于水·五十五集》《美人记》《魏晋高度》《杯酒文章》《观象于心·于水绘画艺术》等数十种画集及著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丰华臻传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签约画家。
于水的人物画,有古风,有新意。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崛起的“新文人画”派,比如:田黎明、陈平、李老十、于水等是北京画坛新文人画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而其中于水借写古人的闲情逸致,表达内心宁静舒缓的心境,表达了当今人们新的审美趣味。
于水的绘画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线描的基本功扎实,笔墨简约随性,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舒缓闲雅的格调。他的作品大都写画古代仕女,人物造型和线条较工细,景物的刻画较工整,树木花卉的用笔和线条异于人物,略微粗放洒脱,作色则不拘泥于随附造型,水色交融,渲染、渗透较随意。他的人物画有自己鲜明的个人面貌,不需看画上名章落款,一眼便可识别。究其缘由,是他的作品完整地展现出来的一种气质和氛围。
于水 百子图四屏·状元及第图 130×31.5cm
于水 百子图四屏·乘风图 130×31.5cm
于水 百子图四屏·迎新图 130×31.5cm
于水 百子图四屏·蹴鞠图 130×31.5cm
于水 警幻红楼梦 144×77.5 cm
首先,是文气。读于水的画,扑面迎来的是使人宁静的文雅气氛。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是他待人处事的作风,由内在的文化涵养所支撑。他的大部分作品都题有与主题相关、似信手拈来的诗词,若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其次,是雅气。这雅,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画面的整体气氛雅。他作品中描绘的才子佳人,似乎都是在月光中,透着一股冷香。人物的姿态表情,举手投足,顺应着周围的景致,流露出淡淡的哀怨,古雅至极。二是用笔雅。于水的线条不紧不慢,行笔略涩,勾勒出一种散淡的气息,从容优雅。三是敷色雅。中国画很少讲色调,但于水的画是有色调的。正如我前面所说,他的画大都沐浴在月光中,多为冷色调,冷灰中淡红粉紫都稳妥得体,一点都不张扬,使得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人物成为画面的重点,色调统一,淡然雅致。
再次,是仙气。于水画中人物,有盎然古意,并透出一种仙气。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形写神”,于水紧紧抓住眼神、手势、身姿等重要细节,貌似在叙述一个故事,一段情节,但事实上人物和环境景物都不是再现一个画面,而成为画家自身抒发情绪的一个载体。那些古趣、仙气,其实是画家内心的一种情怀,一种境界,让观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样的人物画,超越时空的限制,追求永恒性,其审美的价值不容忽视。
于水 牧童图 70×3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