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254-01
新课标下如何备课?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备学生
备课时如何备学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1全面了解学生。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基本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情感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
1.2深入研究学生,找准教学起点。现在学生学习的渠道多了、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清楚了,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不用教的,学生可能不会。如果我们按事先设计的内容教学,效果可能不佳。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就必须把握准教学的起点。
1.3备学生发展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因此,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目标的问题。素质教育首先应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其次,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强调内化过程,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
2.解读并超越教材,我们经常说,教书育人
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教书的目的而言,教书要育人,不做教书匠;另一层是从育人途径而言,育人要教书,在教书中育人。因此,必须看重教材,否则,国家就不必编写、审查教材了。
2.1教材是新课标的精神体现。
编者通过教材渗透新课标的精神,通过教材面对学生,架起桥梁。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具体化。
2.2教材是教学任务的依据是教与学的依据。
2.3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等,都要依据教材这个本来进行)
2.4教材是教学过程的支架。能为怎么教、怎么学提供支架。虽然教材不能等同备课,却能為教师设计教学提供支架;虽然教材不能代替教学过程,却能为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提供支架。
3.遵循一个前提,实践两个观念
以前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而是把学生粗暴的理解为接受知识的一种容器,是学习的机器。新课标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了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决非容器、机器。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步骤、教学问题都必须"以人为本",体现备课内容的人文性,这是前提。
我认为,备课是一种学习、提升、修炼的过程,是一种力图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是一种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过程,它需要每一个教师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