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俐英 付茵璐
摘要:"量力性原则"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量力性教学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和高要求原则相结合的教學。然而当下的教学现状往往偏离了这一原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使命的实现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所以本文从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探究量力性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评价反馈机制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思考如何在量力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幸福!
关键词:量力性原则;教学现状;教学策略;评价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032-02
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上重要议程。教育乃民生之本,搞好教育,促进师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现代化能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们的教育仍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灌输式教学等,因此,本文提倡的量力性原则正是基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对量力性原则的阐述及课堂教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量力性原则"是从孩子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动机、能力水平等,使教学的时间、任务量、教材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孩子可接受的[1]。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赶进度"、"比分数"使教学舍本逐末,也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发现以下几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1)学生对目前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这说明不少教师教学方式仍相对单调,课堂仍然是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学习引导不足;(2)在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调查中,近一半学生的动力源于被动因素,比如家长或老师的要求及考试的压力。这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探索欲;(3)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班级内部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但教师无论从问题设置、作业布置、学习要求上都是全班统一的,没有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难易度区分;(4)在课堂提问中,以师问生答为主,问题设置没有很好地做到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不足,从"教"出发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5)课堂中引导同学们涉猎课外知识或参加实践活动不足,学习的书本知识只停留于理论层面,很难在实践中得以感受和验证。(6)师生的评价考核机制较单一,依然以"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核。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也削弱了学生本该具有的学习动力,因此,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及评价机制有待提出和落实。
2.基于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谈量力性教学的策略
量力性教学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和高要求原则相结合的教学[2]。教学的关注点在于"学生思维能力最近发展区内",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以知识为媒介的学习,挖掘自己的思维潜能,不仅收获知识的积累,更是在循序渐进地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因此量力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让教学从静态呈现向动态生成转化,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个人未来发展规划的能力。
2.1全面了解学生的差异。
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就要求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呢?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了解学生之前的学习生活状况,可以通过向之前的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等了解,建立初步的学生个人信息档案;(2)观察课堂及课后的表现,通过观察来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大致地分类,为分层次教学提供帮助,但分类的情况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反馈重新进行调整,是动态化的过程,而不是一层不变的;(3)学校和班级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挖掘学生之间不同的特长和气质,同时有利于教师发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2选取开放式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政治教学内容为例,传统的政治教学内容大部分为概念定义、内容解析、讲评习题为主,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对学生政治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政治教学内容同样要遵循量力性原则,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灵活选取教学内容,比如选取一些能引起学生共鸣或思考的社会热点信息,某些专业术语的发展背景,不同政治家作为背后的故事,或者选取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一些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比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学习了投资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根据自己家里的经济情况制定一份理财方案并说明理由[3]。学生在思考探究这个问题的同时需完成以下任务:(1)了解有关理论知识,包括不同投资方式的内涵、特点、利弊等;(2)学会运用数字、图形、统计图表等有关信息;(3)在对家里资金有大体了解外,学会合理的规划资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等;(4)展示并表达自己的理财计划,并进行交流。所以选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不仅能丰富课堂、提高课堂的实效,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不同的学生从不同层面上实现对自我的发展。
2.3教学方法多样化。
量力性教学强调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教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或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应该提供适合学生能力和培养要求的教学方式。同时根据学生课堂的反馈和表现,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接收知识、发展能力。比如,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中主次矛盾的关系,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或自己是如何协调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在学生的描述中提取关键词再导入哲学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启发学生学习哲学对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2.4妥善处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让知识从不解到确定再到产生新的困惑,在延伸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充分的预设,要有前瞻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应完全按照预设的想法进行[4]。比如:在涉及到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时,理论本身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这时教师不应该直接灌输式教学,而应该让学生先谈对此的了解,可以让学生从自身及家人的政治生活经验开始谈起,比如先思考我们的基层干部是如何选出来的,基层工作是如何运作的等,再层层推导到整个国家制度,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智慧地处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之前的关系,既不能偏离教学的初衷,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探究落实量力性教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当前我国高中教学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目光都落在了学生的卷面成绩上,导致不少学生将学习的动力归结为考试的压力及家长的期盼等外在因素而并非知识本身的魅力或发展能力的需要。量力性原则下的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课堂教学中激励、培养、发展的功能。以量力性教学为指导的课堂教学应该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也应定位为发展性的多维课堂教学评价,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以促进师生交往互动及多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3.1教师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充满赞扬和鼓励,即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话语、神情动作和恰当的方法,恰到好处地从各个方面给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充分的赞扬、激励,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赞扬、激励的同时,用较为自然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教师内心的爱意,得到前进的力量,自觉努力地向最近发展区迈进。
3.2小组互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组内各成员特长,成为践行量力性原则的重要评价方式之一。小组互评提倡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同的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他人的成功或发现他人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发展更全面、更完善。同时,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们各抒己见,呈现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作为组员的责任感。
3.3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特性、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是否满足现有的掌握情况,有无能力做到更好,怎样能有更好的收获等。在一次次的对照和反思中,学生不仅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取得的成績,还能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为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
3.4档案式评价。这种评价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学生能力发展的证据进行搜集和积累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发展性。它包括学生学习过程和完成一个作品过程的观察记录、有代表性的作业或作品、考试试卷、教师的课堂记录及综合评语等诸多方面的材料。档案式评价作为一种综合性评价手段,不仅要记录学生对某一知识目标或技能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还要记录下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如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它不仅展现了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的过程,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量力性教学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师生共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天武.评夸美纽斯的量力性原则[J].宜宾学院学报,2002(02):72-74.
[2]王守恒 查晓虎.教育学教程[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07-01:298-300.
[3]廖芳梅.关于构建高中政治魅力课堂的思考[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年8期.15-16.
[4]白洪府.在生成与预设间寻求和谐[J].考试周刊.2008年19期:199-200.
作者简介:陈俐英,女,出生年月:1970年4月,民族:汉族,籍贯:福建福州人,学历:本科学历,高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