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戏剧课程开发

2018-06-01 11:30满春燕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7期
关键词:剧场戏剧核心

满春燕

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我国教育正在从知识核心向素养核心转变。高中戏剧课程开发旨在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重分科轻融合”“重被动接受、轻主动探究”“重讲授式教学、轻体验式互动”等弊端,专注学生七大能力的提升,包括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表达力、沟通合作力和在复杂情境中行动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戏剧的涵义及理论依据

这里的戏剧是指将戏剧习式和戏剧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让学习对象在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的课程体系,属于应用戏剧的范畴。其中,戏剧习式主要包括定格、思路追踪、流言、观点与角度等;戏剧方法包括角色扮演、即兴表演等。这里的戏剧注重活动过程,而非演出结果,更不是训练演员,但并不排斥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段和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同以往的校园剧社相比,它更注重全人教育以及将戏剧手段渗透到人文、科学等学科中。在这个过程中,情境是虚拟的,角色是他人的,感受是真实的。

戏剧课程的开发强调情境教育理念,不是只靠文本和符号传授知识,而是在问题情境下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反思、创造。学习者从角色的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主动进行体悟、创造,对现实世界建构起新的认知。在戏剧活动中,学生主动选择角色、演绎角色的过程,有利于其脑神经树突的发展和链接,是开发大脑的有效途径。戏剧课程的开发,以主题戏剧统整人文和科学学科,将以全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想法、情绪、决策和行动,符合具身认知理论,也属于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该课程可以做到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素养并重,人文和科学并重,自我认知和社会参与并重,有利于教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戏剧课程开发的目标

通过学科渗透课程、戏剧活动课程和教育剧场三类戏剧课程的开发,以体验和创造为核心的育人手段,是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1.开发指向核心素养的戏剧课程目标体系

一是明确三大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通过文献研究,根据学生的特质分析结果,建立特定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核心素养模式,并明确其内涵和特征。

二是开发校本化高中戏剧课程目标体系。根据文献资料,梳理高中戏剧各类课程核心素养,分析其在不同学段的课程载体和发展目标,将各类课程的核心素养建立起来,最终指向实践创新和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三大核心素养。从模仿、发展、创造三个层级确定课程的总目标和单元目标,建立校本化的高中戏剧课程目标体系。

2.开发基于三种表现形式的戏剧课程内容

构建重体验、重创意、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根据学校实际,可重点对语文、英语、史政、艺术等课程中的戏剧素材进行取舍和整合,开发完善学科课程资源、活动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独有的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定制课程在内的戏剧融合课程体系。

充分挖掘和整合各学科中的戏剧元素,丰富戏剧融合课程,兼顾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戏剧活动、学科渗透、教育剧场三大核心课程。戏剧活动课包括肢体训练、戏剧游戏、故事剧场等;学科渗透类包括经典话剧鉴赏、地方戏曲鉴赏、科学史探索等;教育剧场包括文学主题、科学主题、历史主题等。三大课程均以项目式和主题式学习为主。

3.开发高中戏剧教学模型

一是戏剧课堂教学模型。戏剧课堂教学以教师入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在这里,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戏剧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戏剧课堂,人文类学科主要通过“戏剧热身、建立情境、角色创造、问题探讨、成果生成”等环节,科学类学科主要通过“聚焦问题、建立情境、角色表现、问题探讨、专家提问”等环节,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是戏剧学习模型。它通过引进“情境再现”“合作创造”“角色扮演”等戏剧元素,营造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引导式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主动选择与参与意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创造、合作、讨论反思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能力和信息融合能力,继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是剧场模型。在剧场中,学生根据特长、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导演调控、剧本创编、舞台表演、舞台美术、宣传推广、摄影摄像等,而这些专业技术能力的获得来自于各学科的渗透。

4.开发基于学生表现的评价方式

评价模型分为戏剧课堂评价和剧场分工评价两部分内容,强调体验式评价与过程式评价,重视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元认知评价,以实现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量表,戏剧课堂评价量表注重学生七大能力的培养: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表达力、沟通合作力和在复杂情境中行动的能力;劇场分工评价量表根据七大分工:导演调控、剧本创编、舞台表演、舞台美术、宣传推广、摄影摄像、后勤保障,细化评价法则。在这里,评价量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教学要求自行设计。

5.开发戏剧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是给师生提供戏剧课程所需的课程资料、新鲜资讯、技术支持、活动记录以及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工具,它包括教学案例版块、新鲜资讯版块、技术支持版块、品牌活动版块和数字化评价平台。

三、戏剧课程的实施

一是师资。戏剧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批具有戏剧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依托名师工作室“中学戏剧工作坊”进行教学实践和科研培训;邀请戏剧专家给师生做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外出体验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是选课。戏剧必修课程由学校统一实施,选修课程和定制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高一年级主要实施必修课程,高二年级实施选修课程,高三年级实施定制课程。为了开设更适应时代特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在选课之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是课时。必修课程每周4课时(语文、英语、艺术、信息每周各1节),一学期至少72课时;选修课程每周1课时(在校本课程中实施),一学期至少18课时;定制课程每周1课时(在校本课程中实施),一学期至少18课时。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剧场戏剧核心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开心剧场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开心剧场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