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玲 杨 宇
1)河海大学期刊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210098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211100
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国陆续制定了文化强国、文化“走出去”等一系列政策。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当肩负起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成就、提高中国在国际学术界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光荣使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解决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搭建广阔的思想、方法交流平台,增强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提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形象,不仅要具备一流的学术研究队伍,还需要有代表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强音[1]。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承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最重要、最充足,也是最具时效性的载体之一,承担着促进国际学术跨国对话的使命[2]。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战略能够快速传播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在加强我国学术话语权、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学者们关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方法的研究。钱俊龙等[3]采用国际化显示度指标,结合综合评价排序方法测评了学术期刊国际化水平;聂珍钊等[4]认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科学引文索引(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三大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量是评价一个国家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2)学术期刊国际化现状分析。赵俊等[5]认为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存在影响力低、发表周期长、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王北阳[6]指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整体综合素质不高,期刊发展偏离国际化导向,且存在语言壁垒。(3)学术期刊国际化策略分析。王丰年[7]提出应当从拓宽稿源、提高学术水准、审稿程序和期刊编号的国际化、设立网络优先出版、强化学术期刊市场意识等角度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范爱红等[8]认为英文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传播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综上所述,少有学者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尤其是其国际化环境单独进行研究。本文运用管理学中的环境分析工具PEST,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4个层面明确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变化趋势,指导学术期刊在准确把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前景的前提下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制定国际化策略,为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提供战略决策依据。
PEST分析法是扫描分析总体环境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P、E、S、T分别代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环境因素。该方法可以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现阶段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所处的宏观环境,因时制宜地提出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1.1.1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期间,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自东向西延伸,既是连接我国与欧亚大陆的商品贸易通道,也是我国文化与外界融合交流、互通有无的重要渠道。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弘扬,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并重的“双核战略”,对于引领我国新时代的开放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社会方面,我国对外交流都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阶段,这给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走出去”提供了全新契机[9]。第四届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于2017年8月17日发出的《“一带一路”学术出版合作倡议》也提出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出版合作,提升我国学术研究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重要倡议,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引擎,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1.1.2 国家“文化强国”战略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将“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不断攀升。在这样的国家背景下,我国学术出版正面临着发展的绝佳时机,推动学术出版的发展已经被列入新闻出版业的“十三五”规划中。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承载着众多优秀的学术与思想精品,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在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树立“文化自信”,目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将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推向国际学术舞台,进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出版人的重要使命与担当。
1.1.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相关支持政策
21世纪初至今,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与引导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与国际化的政策,例如出版“走出去”战略、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教育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走出去”的政策与实施方案。高校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承担着光荣而重大的使命。2003—2004年,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作用,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教育部陆续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以及“名栏工程”建设,历经10余年的推进,目前已经有3批名刊、2批名栏陆续入选。经过多年建设,这些原来就具备一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已经基本实现“名刊工程”方案确定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使得“名刊”“名栏”期刊在提高自身学术质量、打造期刊品牌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期刊的蓬勃发展。201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为带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营造了良好氛围。越来越多的优秀学术期刊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声音,带动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整体提升。此外,2008年9月,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系统中坚力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已经印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名刊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旨在从期刊管理、学术质量、评价机制以及资金支持等角度加快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走出去”的步伐,以实现期刊国际化目标。
以上一系列支持政策充分反映了相关部门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视与支持,从而推动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整体提升,增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整体实力,从而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1 经济实力与国际贸易往来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4.4万亿元,并且以6.7%的增长速度重返世界第一的宝座。经济实力的增强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巩固与提高,国际话语权也因此而增强。拥有雄厚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的国家,其文化也必然会受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推崇。“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因此,在我国“硬实力”增强的基础与前提下,“软实力”的培育与发展也必将成为国家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
此外,经济全球化浪潮已经促使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联系。在打开国外经济市场的同时,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激发了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意愿与兴趣,进而打开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市场,拓展了期刊“走出去”的范围。
1.2.2 国家财政支持力度
从论文发表数量、科研人员数量等方面分析,我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大国,但学术思想水平以及国际学术话语权则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明显不匹配。有学者指出,这与我国国家财政对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够、投入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紧密相关[10]。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财政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总量偏少,投入占比不高(表1)。无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还是高校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都普遍存在着办刊经费短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11]。
表1 2011—2015年国家财政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情况[10]
然而,在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为坚强后盾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必将在社会科学研究与期刊出版等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一方面,自2012年开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开展了学术期刊资助项目,对我国约200种重点社科期刊给予每年40万元的资助,这一开创性的举措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例如2017年的资助经费为18.7亿元,比2016年增长10%。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期刊发展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将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必将成为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动力和增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
1.3.1 语言差异
通常来说,学术期刊的语言载体都是该国母语,但是随着英语“霸权主义”的形成,越来越多国家的学术期刊都选择了英文出版模式,并且英文学术期刊已经成为众多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和众多学术期刊进行国际传播的媒介。借助英语这一广泛应用的语言工具,一方面可以使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的学者无障碍地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又会导致语言所承载的一国学术成果、文化特色与自信的丧失。
对于我国而言,自然科学专业术语等早已形成国际通行的统一规范,并且其所搭建的语言平台使得英语几乎可以无国界地描述清楚一切自然科学问题[12],所以自然科学国际传播的路径一直比较通畅。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以中文作为语言载体,并且一般立足于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和实际国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英文化”的表达方式难以准确传达其真正内涵。这些固有属性使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难以轻易实现向“英文化”的转变,从而难以获得国际学术界的普遍接受,导致其在国际化的推进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
1.3.2 文化差异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更强的文化特色与精神特征,这些特性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比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尤其是语言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而这些文化差异深深地植根于每个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之中。
我国虽然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但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文化距离”,这个文化距离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大障碍,它具有的天然排他性,严重阻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传播[13]。一般而言,学术期刊的本土化特色越强,其国际影响力就越弱,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自我定位和国际化方向通常是弱化自身固有的本土文化特征[14]。而新时代下的中华文化自信和文化价值观输出要求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必须保留本土文化的实质与精髓,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与学术研究成果的关注和认同,这就使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国际化进程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8]。
1.3.3 国际文化与学术交流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15]。有学者指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与渠道,即政府间的交流、学者间的交流以及大众间的交流。在这三者之中,意义最重大的是学者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带有较强的学术性,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虽然参与主体较少,但是却能够直击文化根底,触及彼此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等,影响较为深远。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各国政府以及学术机构都在致力于通过举办或者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开发国际研究合作项目等一系列形式搭建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平台,促进文化交流以及优势学术资源的有效聚集和优势互补,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学术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巩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来自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出版商、学术机构以及专业团体组建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和出版合作搭建了平台。该联盟的成立使得我国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站上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全方位、宽渠道与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1.4.1 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开发和利用
“互联网+”热潮风靡已久,依靠“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也迅速扩大,许多信息传播平台应运而生,例如微信、微博、应用程序(APP)等。与传统纸质期刊的传播方式相比,依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大众传播方式有着更为广泛的传播力和更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此类传播方式尤其注重与广大用户和读者的互动与交流,正是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用户积极参与热点讨论,从而感知和体验更多增值服务[16]。
互联网作为加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对传统新闻传播行业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资源和学术成果得以快速高效、大范围地传播与交流。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而言,最重要并且最应该关注的便是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平台给期刊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这或许是最具有革命性的变革[17]。未来的学术期刊出版必定是依托于网络、基于多媒体融合——跨媒体、跨受众、跨终端、跨渠道的超级媒体平台[18]。
1.4.2 移动设备的普及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数字阅读终端设备日益普及。相关统计指出,目前全球使用移动设备的用户人数已经突破了50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个人移动设备的拥有率高达67%;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占所有移动设备用户的55%。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移动设备的普及改变了以纸质媒体作为唯一阅读方式的传统,人们正在经历一场从内容到形式的“阅读革命”,这次“革命”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和阅读理念,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阅读时代”。很少有学者再去选择阅读大量的纸质版学术期刊,普遍都是通过期刊数据库、开放获取等途径阅读电子版的期刊文档[19]。数字化的阅读模式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纸媒成为期刊阅读方式的“新常态”。
1.4.3 数字化出版模式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逐渐被运用到出版行业中,数字化出版技术也开始与学术期刊出版密切结合。网络化与数字化办刊模式可以加快学术期刊的传播速度,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范围。在日益成熟的国外数字出版的带动下,数字出版已经演变成一种全球化趋势,我国学术期刊也逐渐走上了“数字化”道路。很多学术期刊已经尝试通过自建网站、搭建自动办公出版平台、加入数字化出版机构、采用Trend MD跨平台系统向海外网站精准推送中国论文等方式实现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模式,努力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过渡。但是由作者、期刊、信息服务商以及读者构成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实现高效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循环。《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十三五”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数字出版技术与学术期刊的有机结合将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撑,为期刊内容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以上各类环境因素形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PEST分析矩阵(表2)。
表2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环境的PEST分析
基于以上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环境4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推进其国际化进程。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政策支持优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以高校学术期刊为主力军率先打入国际市场,扩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这有助于发掘彼此文化共性,进而减少文化折扣,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提供捷径;(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名刊工程”等计划推行已久,高校学报已经积累了一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水平以及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相关经验。借助这些政策支持,加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进程。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主要来自其主管主办单位的支持,财政拨款直接支持和受基金资助的期刊所占比例较小。首先,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期刊数量少并且评定周期长;其次,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的资助力度也十分有限;此外,省市社科规划办出台的相应资助基金也较少。因此,建议国家和各省市相关部门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学术期刊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在增加资金投入总量的同时,完善各项经费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各省市要充分发挥省级社科规划办、出版主管部门的作用,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资助,同时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的支持,为期刊提升质量、进行数字化与国际化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
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以此作为期刊国际化的排头兵。虽说“英文化”与“国际化”并不能划等号,但是毋庸置疑,期刊“英文化”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初期的必经之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被《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6)》评选为国际影响力排名前5%的235种学术期刊中,有126种是英文期刊,占总数的53.62%,并且人文社会科学类排名前两位的期刊均为英文期刊,因此可以推断,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英文化”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英文化”及对SSCI的盲目吹捧的实质是对西方期刊评价规则与学术标准全盘接受与盲目追随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中国学术、文化自信,不利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期刊领域树立话语权。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坚守学术自信,明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中心地位,建设基于中文学术期刊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期刊评价体系与学术检索系统,只有这样才可以摆脱对西方规则的依赖与盲从。
文化输出必须重视国际传播与经营战略。要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角度出发,谋求数字化传播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改革共识[20]。在信息化时代,学术期刊应当顺应时代潮流,依托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网络办刊模式,逐步形成纸质期刊与网络期刊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从而拓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传播的渠道与范围。还可以积极尝试发展学术期刊移动阅读模式,采用移动终端出版与全媒体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独立的APP以实现学术期刊内容在移动设备上的传播;尝试建立集网站、微博、微信于一体的多媒体同步出版与传播模式,实现纸质期刊、网络期刊、APP、微博、微信等全媒体融合发展,扩大期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新形势下,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不仅能够为国内外学术成果交流提供平台,更能够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程,需要政府、学者以及期刊出版从业人员等共同努力,要在充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宏观环境以及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制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策略。同时还必须注意在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切忌丧失学术自信,要充分掌握学术研究与办刊自主性,做到“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打造出代表本民族文化特色、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号召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当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全面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
[1] 肖宏. 关于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思考[J]. 编辑之友,2012(10):41-44.
[2] 王嘉军. 人文类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探索[J]. 编辑学刊,2014(5):15-19.
[3] 钱俊龙,熊樱菲,潘小论,等. 上海市学术期刊国际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调查与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713-717.
[4] 聂珍钊,石挺,杜娟.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状况分析[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9.
[5] 赵俊,余琨,陈灿华. 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策略[J]. 编辑之友,2012(10):45-47.
[6] 王北阳.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J]. 编辑之友,2014(3):42-44.
[7] 王丰年.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问题和对策[J]. 科技与出版,2012(5):43-45.
[8] 范爱红,梅洁,肖宏,等.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7(6):86-91.
[9] 胡鞍钢,马英钧,高宇宁. “一带一路”: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创造全球性开放红利[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4):1-5.
[10] 唐思慧,刘友华.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机制的完善——基于2011—2015年数据样本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7,37(8):251-256.
[11] 张耀铭.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困境与出路[J]. 现代出版,2011(5):5-14.
[12] 朱剑. 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0-89.
[13] 代魁.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7(10):69-71.
[14] 刘筱敏,马娜. 中、日、法、德四国科技期刊论文及影响力特征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1499-1503.
[15] 聂震宁. “文化走出去”: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J]. 出版广角,2016(23):21-22.
[16] 王福军,冷怀明,郭建秀,等. 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路径[J]. 编辑学报,2016,28(1):11-14.
[17] 朱剑. 学术评价、学术期刊与学术国际化——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热潮的冷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5):126-137.
[18] 徐枫,郭沁. 传统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做最好的线上传播[J]. 澳门理工学报,2013(1):110-121.
[19] 王广.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应对之策[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70(5):103-110.
[20] 李频. 数字时代社科学术期刊改革路径的思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4):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