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以《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分刊后的独立办刊为例

2018-06-01 00:56黄雅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英文版办刊力学

■黄雅意 黄 锋 辛 亮

重庆交通大学期刊社《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部,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40007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科技期刊作为记载和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是国家科技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科技期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文作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母语,在最大程度上方便国内学者的学术交流。与英文科技期刊相比,中文科技期刊在提升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中文科技期刊应主动承担起用中文记录和传播科技原创成果的重任,把握科技创新话语权,争夺科研成果首发权,使中文科技期刊真正走向国际学术交流前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1]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应讲好中国的科学故事,应该有像Nature、Science这种能聚合科学与科普内容的高端综合类期刊,并对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如院士群体与学术带头人应用实际行动加强国家的政策和价值观引导、设立优秀中文期刊的财政和基金支持、提升期刊的办刊能力、加强对中文办刊人员的重视等。近年来,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问题引起了期刊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同仁对此作了相关研究。李殷等[2]分析影响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即找准期刊定位、保证基本的期刊效益、稳定来稿量并吸引优质稿源、建立期刊品牌和特色、提高期刊显示度;何卓铭等[3]以《光学学报》30多年的办刊经验为例,从打造期刊知名度、加强学术质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公效率等方面探索了中文学术期刊的发展模式;陈宏宇等[4]介绍了多种期刊的专刊出版实践,认为专刊的出版对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稿源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朱晓华等[5]以《地理研究》的观点与争鸣栏目为例,介绍了中文科技期刊如何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栏目来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以上研究多立足于中文科技期刊本身,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和思路还不够全面,且未能综合考虑中、英文科技期刊的差异。

本研究从《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的发展概况出发,对比分析中、英文版独立办刊后的发展情况,总结适合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经验,并结合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差异,提出了中文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办好中文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1 《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基本情况

《应用数学和力学》和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EnglishEdition)(AMM)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于1980年在重庆交通学院(现为重庆交通大学)创办,当年即以中、英文双版(有独立的CN、ISSN号)同时公开出版发行相同的内容,主要发表力学、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与近代力学密切相关的应用数学等领域的创造性学术论文。在20世纪80、90年代,中英文双语出版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科技文化对外交流,而且能够给新创办的期刊提供稳定的优质稿源[6]。期刊发展迅速,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1980年)、美国数学评论(1980年)、德国数学文摘(1980年)、EI(1990年)、SCI-E(1997年)等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2001年,《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均被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10年,《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均入选“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1.1 独立办刊背景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科研人员的英文水平不断提高,《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的双语出版优势逐渐成为期刊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检索指标统计偏差(很多作者引用时只写其中一本期刊,而检索机构不会给两刊同时计入)、翻译工作负担重(编辑部人员需将海外来稿翻译成中文)、投稿过程繁琐(需要同时准备中、英文版本的论文)等。由于主管主办单位不同,《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于2013年1月正式分刊,英文版保留原编委会,而中文版组建新编委会。独立办刊后,由于EI、SCI等数据库默认英文版收录,中文版失去了EI、SCI等数据库的收录资格,只保留了原有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等收录,几乎相当于二次创刊(表1)。

表1 《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独立办刊基本情况对比

1.2 独立办刊发展现状

在《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独立办刊5年来,英文版继续被EI、SCI收录,基本不受分刊影响;而中文版失去了EI、SCI收录,组建新编委会、接收新投稿,独立办刊初期曾面临稿源短缺的状况,受分刊影响较大。尽管如此,中文版仍秉持“质量第一、开放办刊”的原则,紧密依靠编委专家,严控稿件质量,努力维持期刊品牌,通过多种举措来摆脱困境。

英文版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等资助,而中文版连续4年获得“重庆市出版专项重点学术期刊资助项目”资助。经过几年努力,《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的影响因子均有较大提高。中文版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核心影响因子为分析指标(图1),英文版以《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所提供的影响因子为分析指标(图2)。

图1 《应用数学和力学》核心影响因子发展趋势

图2 AMM影响因子发展趋势

1.3 独立办刊发展亮点

在当前国家政策向英文期刊倾斜的形势下,《应用数学和力学》在巨大的压力下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根据《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5年《应用数学和力学》的核心影响因子为0.642,在25种数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2(当年数学类期刊核心影响因子最高值为0.693,核心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241),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17年《应用数学和力学》首次入选“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在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方面,《应用数学和力学》于2013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收录,2014年被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和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INSPEC)收录,2015年被荷兰Elsevier公司Scopus数据库收录,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 独立办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正如《应用数学和力学》主编钟万勰院士[7]所说:“分刊,对中文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刊创办初衷即是为了推动中国的力学与应用数学发展,应首先为中国的广大读者服务,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服务,当然需要中文版。论文质量是首要的,并不在于用什么文字写作。我们要继承钱先生的遗志,坚持高质量,有信心、也有决心将中文版继续办好。”

《应用数学和力学》在独立办刊初期曾经“山重水复疑无路”,经过深入分析各项基本情况,并借鉴期刊同仁的宝贵经验,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如今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独立办刊的道路上,《应用数学和力学》坚持“质量第一、开放办刊”的原则,重视期刊宣传推广,紧密依靠编委专家,努力寻求优质稿源,提高论文学术质量。

2.1 重视宣传推广,提高期刊显示度

2.1.1 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应用数学和力学》及时调整了期刊宣传推广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快速传播特点,在行业学术会议(2015年、2017年的中国力学大会等,其中2017年中国力学大会参会人数达3000人左右)发放印有期刊二维码的宣传单,并在会场内设有专用展位,开展“扫码送书/小礼品”的活动,在会议期间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2.1.2 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应用数学和力学》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编委,发动编委在行业学术会议上大力推介期刊。在2017年中国力学大会会前,编辑部向钟万勰主编汇报了参会计划和具体安排,钟主编提前告知编辑部多带发表相关论文的期刊,并在学术报告中提到了某个成果已发表在《应用数学和力学》,使得投放在会场上的100本期刊被一抢而空,很多学者会后还专门到期刊展位上索要当期期刊,这种有针对性的宣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部获悉“第四届钱令希计算力学青年奖”获得者将受邀在2016年10月的全国计算力学大会上做“纪念钱令希百年诞辰特邀报告”,当年8月份副主编林家浩教授帮忙联系,将获奖者论文刊登在《应用数学和力学》第10期,正好赶上此次会议,从而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扩大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2.1.3 电子邮件精准推送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提高期刊论文可见度,《应用数学和力学》请论文已被录用的作者提供5位小同行名单,论文出版后,编辑部向作者提供的学术小同行邮箱精准推送该论文,从而扩大论文传播范围,提高论文传播时效和可见度。同时,编辑部也会将论文推送给参与评审的外审专家,并再次对外审专家的评阅工作表示感谢。邮件的精准推送可将论文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最可能感兴趣的读者手中,以促进学术交流,有效提高期刊的显示度。

2.2 组织专家力量,严控稿件质量

2.2.1 提升编委办刊参与度

自2012年底新编委会组建以来,《应用数学和力学》组织各位编委为独立办刊建言献策,并动员编委积极投稿、推荐优质稿件。目前,《应用数学和力学》实行编委推荐和同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综合审稿制度,经同行专家评审接受的稿件和编委的投稿与荐稿可直接由主编或副主编终审定稿[8],并在论文首页注明“我刊编委×××投稿/推荐”。独立办刊5年来,新任主编钟万勰院士带头投稿,目前已有5篇论文(独著)发表于《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来稿和荐稿数量占总发表论文数量的29%,且稿件质量总体较高。

由此可见,编委在办刊中的参与度对于稿件质量控制极为关键。

2.2.2 提高外审专家审稿质量

《应用数学和力学》在组建外审专家队伍过程中,不仅涵盖了相关学科具有较高学术道德水平和丰富专业知识的学科带头人,还大胆选用了学术活跃度高的青年学者。通过定时对审稿单进行评分并作相关标记或备注,同时结合具体审稿情况及时更新外审专家相关数据。自2015年起,《应用数学和力学》每年根据专家的审稿数量、质量、效率等工作指标,遴选出10位年度优秀审稿专家,除了颁发证书、给予物质奖励之外,下一年度将优先发表优秀审稿专家署名的文章。此类激励手段可有效提高专家的审稿积极性。

外审专家审稿结论为“修后发表”的论文,待作者修改完成后,《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部视具体情况发给专家审核修改稿,这不仅可以保证期刊学术质量,还可以提高专家积极性及终审效率[9]。

2.2.3 落实稿件终审制

对于外审通过的所有稿件,《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部均严格执行终审制,终审专家主要为主编/副主编,极少数学科由特定编委组成人数固定的终审专家组,每期按具体学科方向分配终审稿件,再由一位主编/副主编审定当期所有稿件并排序。在终审流程中,终审专家进一步审核稿件的创新性,对稿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弥补了外审过程中的不足,有效保证了稿件的学术质量。

2.3 寻求优质稿源,提高期刊影响力

2.3.1 出版学术专刊

为了提高期刊影响力,《应用数学和力学》自2013年启动了学术专刊的策划出版,这些专刊的出版在扩充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影响力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胡文瑞院士组织的“大型风力机的流体动力学问题”专刊、西北工业大学谢公南教授组织的“工程问题中的微尺度热力学与流体力学”专刊、大连理工大学林家浩教授组织的“随机振动及其工程应用”专刊,这些专刊在出版之后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0]。

2.3.2 加大约稿力度

《应用数学和力学》于2013年起正式启动综述论文组稿约稿工作,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发表,得到学术界名家的大力响应,目前已发表8篇高水平的综述论文,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如大连理工大学林家浩教授的《车辆随机振动功率谱分析的虚拟激励法概述》(2013年第2期)入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15年第1期高影响力文章栏目“国内数据库各学科高被引论文TOP5”(力学学科),其下载量也在数据排行栏目“各学科论文下载量排行”中排力学学科第4名。

综述论文可以把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从事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论文作为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提高期刊的被引率和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3.3 优先出版

《应用数学和力学》为外审专家审稿综合评价为“优秀”的自由来稿,包括一些相关学科的前沿成果,开通快速发表通道,优先编辑出版。此外,《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部对论文发表后的引用情况和下载量进行分析评价,每年评选出高被引论文,并对作者给予奖励。

2.4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期刊竞争力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部在2008—2015年累计退休5名老编辑,新进5名青年编辑。目前,《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的编龄为2~9年,是一支年轻的编辑团队。编辑部从小环境着手,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善用激励、发掘潜力、人尽其才等手段,提高青年编辑对编辑部的黏性和忠诚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培养青年编辑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11]。

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应用数学和力学》努力探索青年编辑新媒体技能的培养方式,通过参加数字化、新媒体等相关专题培训,结合具体实践,完善微信公众平台的投稿、查稿、自定义回复等基本功能版块,探索扩大微信公众号传播能力的举措,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专刊征稿通知、综述论文相关预告、重要学术会议通知等。通过加强对青年编辑新媒体思维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3 中文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与AMM的发展相比,《应用数学和力学》仍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也体现在当前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中。在满足读者需求和服务国内科技交流方面,中文科技期刊在语言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的影响力高于英文科技期刊[12],只有办好中文科技期刊,才能更好地为国内科技的交流和发展服务。

通过总结《应用数学和力学》办刊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办刊环境,笔者针对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期待能够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服务能力。

3.1 寻求政策支持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期刊的资助力度,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在各种资助的竞争中出现了厚此薄彼的情况,如2013年AMM获得了只针对英文期刊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100万),而缺乏雄厚资金支持的《应用数学和力学》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难度加大。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分工及服务定位的差异,在现行国家出版体制中,中文科技期刊需要进一步寻求相关政策的支持。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英文科技期刊都是由中文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创办,尤其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实施以来更明显[13]。对国家期刊管理部门来说,中、英文科技期刊分属不同的国家战略定位,有必要从宏观层面统筹办刊资源,结合各自定位做好长远规划,加强办刊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中、英文科技期刊协同发展,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3.2 优化评价体系

目前,很多期刊主管主办单位过分强调SCI等指标,导致中文科技期刊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应用数学和力学》在独立办刊初期,多次遭遇作者因职称评定、博士毕业要求SCI收录而撤稿的情况。那么SCI收录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就一定比非SCI收录期刊的论文水平高吗?事实并非如此。据了解,国外不少SCI 3区、4区的开放获取期刊对论文要求并不高,但是每篇论文的版面费高达一两万元人民币,其刊登的很多论文质量远不如一些中文核心期刊。

基于此,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优化论文评价体系,不能唯SCI论,比如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的Scopus数据库所覆盖期刊主办国家分布更均衡,有着更好的国际化程度,并推出了SNIP、IPP、SIR等新型期刊评价指标。此外,一些高校已对SCI评价指标作了调整,列出了“校定权威期刊”或相应的论文分级标准,如重庆大学将《中国公路学报》(非SCI收录期刊)列为相当于SCI中1区的期刊;西南交通大学将《土木工程学报》(非SCI收录期刊)列为“校定权威期刊”,等同于SCI中1区的期刊;浙江海洋大学将《应用数学和力学》定为一类期刊,等同于EI收录期刊。只有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积极优化论文评价体系,并得到有关期刊出版管理单位的认可,中文科技期刊才能获取更多的优质稿源,从而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3.3 重视办刊人才

近年来,AMM引进了复旦大学的博士,《应用数学和力学》虽也有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85高校的硕士,但是在吸引优秀博士人才方面始终比不上AMM。据了解,近几年很多新创办的英文刊引进了优秀海归博士,期刊发展迅猛,可见办刊人才对期刊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长期处于边缘位置,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分配等方面都难以与教师相提并论,导致优秀人才在编辑部待不长久。

在新时代的期刊环境下,编辑工作已不仅仅是埋头编稿子、找错别字,而是要主动约稿、组稿,还要负责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营销等工作,不断寻求期刊的发展途径。因此,期刊管理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办刊人才的发展,从而吸引高水平人才加入办刊队伍,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中文科技期刊才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性发展。

4 结语

本研究围绕《应用数学和力学》独立办刊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办刊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并结合《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的不同发展定位,提出了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些设想。尽管编辑部难以实现部分设想,但仍期望能够引起期刊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中文科技期刊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 高福. 办好中文科技期刊,讲好中国科学故事[J]. 科技导报,2017,35(17):11.

[2] 李殷,钱俊龙. 路在何方——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刍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27-1131.

[3] 何卓铭,马沂,宋梅梅,等. 中文学术期刊发展模式探索——以《光学学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8):704-709.

[4] 陈宏宇,郝丽芳. 中文科技期刊专刊的策划与出版实践——以《生物工程学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6):659-663.

[5] 朱晓华,袁丽华,王岱,等. 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特色品牌栏目的途径——以《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321-1327.

[6] 黄锋,黄雅意,辛亮. 中英文双语出版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1128-1132.

[7] 钟万勰. 分刊辞[J/OL]. 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34(1)[2017-10-26]. http:∥www.applmathmech.cn/CN/abstract/abstract1486.shtml.

[8] 黄锋,黄雅意. 科技期刊稿件遴选机制研究[J]. 编辑学报,2015,27(6):531-533.

[9] 黄雅意,黄锋. 审稿专家再次审核“修后发表”修改稿的必要性[J]. 编辑学报,2016,28(1):53-54.

[10] 黄锋,黄雅意,辛亮. 出版学术专刊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影响研究[J]. 科技传播,2016,8(14):44-46.

[11] 黄雅意,黄锋,辛亮. 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培养对策探讨[J]. 编辑学报,2016,28(5):507-508.

[12] 陈立新. 中文版与英文版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对比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5):231-235.

[13] 陈征,张昕. 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J]. 编辑学报,2016,28(6):217-219.

猜你喜欢
英文版办刊力学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The Crop Journal 作物学报(英文版) (Started in 2013, Bimonthly)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力学 等
《烟草科技》英文版征稿启事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