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家是有个性的原因浅析

2018-05-31 09:27闫普邦
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20期
关键词:疯狂个性艺术

[摘 要]20世纪以来,尤其是近现代与当今的国内外艺术领域中,对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个人艺术风格的独创性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对于艺术创造者而言,能否形成具有唯一性和獨创性的艺术家,是有很多关键性因素的。

[关键词]艺术;个性;疯狂

中图分类号:G4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0-0006-01

艺术家的个性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疯狂”,这种个性是在追求某一价值对象。所以说疯狂等同于个性,就是在创作中顺其自然流露出来的不可复制的价值体现,是独一无二的。但有些艺术家最后把个性变成了真正的疯狂,这是一种悲哀吧。

在西方艺术领域有一个非常另类的现象——创作性疯狂,它既是真实的疯狂,同时又是一种模仿。对于艺术家来说只要能够表现出突破个性就是积极的存在,但对艺术家的破坏性也很大。

创作性疯狂在西方早有此观点,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等人就首先提出了“神性的疯狂”说法,当时有很多的艺术家也会把创造说成神明指引。“艺术家既是疯子,也不是疯子”直到今天也会有很多人持这种观念。

创作性疯狂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短暂的放弃理性、放弃传统情感和认知,通过自身的情感去表达某一作品,这和疯子的疯狂是有很大的区别。约翰·德莱顿说过:“天才与疯子比邻。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艺术家可以为了艺术而疯狂,也许也会因此而变成疯子,但疯子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艺术家。因为艺术家的世界会有正常生活的价值观,也会有疯狂创作的思维世界。但这些是真正的精神患者所不具备的。所以说:“疯狂的天才”这一说法不是空穴来风。

许多人人为艺术家非常偏执、反常、另类,这是因为如果和普通人一样去创作艺术作品,那么这件艺术作品也会是非常平庸的存在,这不符合艺术家的观点、观念。只有放弃一些事情才会有另外一些东西会被看清。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会被大众所排斥的原因。可观众不知道艺术家而只看作品又会觉得作品非常好,这也许就是矛盾的一般性所在吧。(见图1)

但是,艺术家真的就是疯子吗?从某些层面来看,是的。而且是真的变成了精神病患者,与其他患者并无区别。例如法国作家马尔奎·德·萨德和莫伯桑,他们两人都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并最终都死在疯人院里。文森特·威廉·梵·高,多么熟悉的一位艺术家,我想你不管是不是学艺术的人都会认识他,他就是一位为了艺术而现身的疯狂的艺术家,通过他的画作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精神正常的情况下,他所表达的情感远远没有疯狂状态下画出的作品美妙。而也正是因为疯狂,最后变成了疯子,但他为艺术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泯灭的,也是不可复制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为了理性而做出的牺牲也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但也应该收放自如,不可“钻牛角尖”。可以说,他们的精神隐患是因为发泄内心情感所引起的,同时也是为了治疗自身的精神隐患。

大多数艺术家都会在精神层面有很高的自主性、自觉性,清楚的了解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可以干什么。他们都是非常清楚的知道怎么样去躲避日常生活所影响的创作世界。艺术家为了完成创作,都会不为世人所打扰,用心去画、去体会自己的价值所在。通过内心情感中所收获的感觉去对象化,以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情感。西班牙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就曾说,“我与疯子的唯一区别是我没有疯”。也许只有这样,生活才可以叫做生活,也只有这样艺术家才可以是本我。因此,为了艺术的道路,他们才会不走寻常之路,不随声附和,不受日常生活所打扰,推出客观世界,去寻觅精神层面的种种。去体验、去感受,自得其乐的去寻找他所向往的世界观。艺术家们不畏世人的白眼,自觉的、自动的走入疯狂,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不惜牺牲了基本的生活方式。(见图2)

创作性疯狂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主要是因为现实世界里有太多的限制、束缚,或是对文化、历史、道德等方面不满或不满足,这不是现有阶段可以改变的,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创作去疯狂,也是为了提醒世人。目的也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潜质,情感方面、知觉方面等,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家在完成艺术创作之后都会回归正常,正常的生活,内心也会慢慢的平稳。在正常的世界了与普通人是一样的,也是会表现出正常的喜怒哀乐。虽然一部分人会马上回归正常,也会有人是慢慢的、时间相对长的做出疯狂的状态,也会有人走入了迷宫,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归。

这就是艺术家,一群为了理想而奋不顾身的去投入身体、情感的一类人群,但其实与他人并无二样,艺术领域里说到的“疯狂”是特殊的疯狂,也是个性的代表所在,没有个性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为了理想而努力前行,去更好的编织艺术领域这片蓝天,他们的付出是值得我们所容纳的。为了艺术创作,为了让观众更好的与之能够在精神层面交流,放弃正常人的生活,走入疯狂,用疯狂的状态去创作出美好的作品,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很多人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进入了疯狂的深处,再也没有出来。发疯是不幸的,但创作的作品又是幸运的、奇迹的,更加大放光彩的。

矛盾就是如此,既想这样、又不想这样,既想那样、又不想那样,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为了理想而牺牲一些东西,我认为是值得的,理想犹如人的灵魂事物,有了理想的灵魂才是真正的灵魂,只有这样的灵魂才会与肉体完美的结合,去创造。碌碌无为的人生只能说明他没有一个好的灵魂。艺术家正是为了让大众在灵魂深入更加凝实而开启“疯狂”的创作。这不正是当今所需要的嘛。所以说,既是“疯子”,也不是疯子。

参考文献

[1] [美] 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著,刘建周/诸逢佳 译《疯狂天才》[M] 上海三联书店 2007

[2] [德]吕茨 著,曾文婷 译 《疯狂》[M]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

闫普邦 (1989.8.10),男,大连工业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方向

猜你喜欢
疯狂个性艺术
纸的艺术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