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祎琛
摘要:根據高中物理课标和教材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已经开始注重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且在许多先进国家掀起了一场场的课程改革.在我国,新推行的高中课程改革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经济与发展的要求,也是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课程重写、课程标准改革的潮流所趋.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的
必要性
创造型的人才是当今的稀缺资源.在当代知识社会的背景下,基础教育肩负着培育具有创造性、全面性、思考型人才的重任,而这些不是靠知识的再传授和学习能够满足的,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因此,在时代需要的大环境下,由发达国家发起的教育目标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育在学科知识技能的教授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自主思考、善于合作探讨、自我调整、自我反省的能力,以便于更高阶的社会协作、自律思维、责任感等人格特征的生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5年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核心能力,如社会情感态度、个人发展思考前景等.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第一次提到了培育核心素养体系的教育课程改革,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摆在重要的奠基位置上,希望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实现全新的改革.《意见》提出“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具体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具体化和实际化,强调“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同时,在《意见》提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应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的要求下,各个高中学校
积极实施新推行的培育核心素养计划:要求在学生的各个年级、学科的学习中达成相应的核心素养作为依据.因此,在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下,各个学科就课程标准的修订做出了一些变动,也成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确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的
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关节点上,学校教育应该制定顺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的教育计划,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阶段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水平.高中时期的物理教学,不仅要学习人类既有的探索研究成果,更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为目标.而对于重要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教师不能只流于表面.为了对此有所具体执行,高中物理教学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侧重.
1.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习惯.高中物理学科对于学生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能使学生化习惯为信念.一方面,在分组的物理实验中,对于实验前的器材准备、器材的检查、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完成后对实验器材的整理和收纳等,都应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理、勤于动手、善于思考、注重细节等习惯和能力.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将培育学生社会化行为模式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与人沟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尊重他人,学会与人为善,谦虚接受他人的批评;适时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包容他人,多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等等.这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在学校营造的校园文化下逐渐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中,是学生以后走向社会的重要能力.将这些具有实际效用的能力融入到习惯中,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也是今后学生自食其力的信念体现.
2.以物理教学促成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高中物理教学所需完成的根本任务,不只是传授学生高中物理知识和技能,养成物理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促成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和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而前提是要注重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不感兴趣,对什么都不爱好,那么他将来就可能对许多事情都漠不关心,不注重自我发展,也容易成为平庸的人.”当今高中物理教学的模式大多数还是为了应对高考,真正对物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较少.由于物理教学的枯燥性和难度较大,教师只能硬着头皮教,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像是没了动力的火车,开动不了人还推不动,更谈不上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个容易适应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高中过于繁重的学业压力,也是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考试、作业这三个方面,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掌握好力度和平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3.高中物理教学要以学生适应社会为目的.我国的教育制度决定了高中的基础教育是人在角色转变之前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毕业后踏入社会的学生如果不具备适应社会环境的条件和能力,就很难实现人具有社会性这一基本目标.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及时地通过调节自身来谋得发展,通过自己去了解和感受社会的环境,学会自主解决遇到的困难,及时以自身的优势去创造条件,促进自我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源,用实际行动证明物理学科的重要性,积极响应“立德树人”的号召,为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高中物理教学以知识构建为主要目标.基础教学的目标课程改革由传统的“知识传授”逐渐的变为“知识构建”.在基础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使学校教育跟着新课标的要求去做,即“以学生为主体”.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对物理感兴趣、体会物理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艺术、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增加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创新意识等,而这些目标的完成都需要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来实现.只有脱胎于物理概念的知识构建和规律探索,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进一步促成学生学识素养的养成.通过完成教材上许多体验性的课程活动,达到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悟,在活动中增强物理实践能力,培养物理素养的目的.
总之,教育以塑造人为目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运用物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金加团,杨雪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34(10).
何文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楞次定律》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