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出现学生分化的问题,这种分化让教师担心和困惑。这种分化有些是学生层面的问题,有些是教学内容过难带来的问题,也有些是教师认识偏差带来的教学后果。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造成的,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离不开分层施教、分类推进。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全面推进整体提高。实际教学中,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讲求人性化,学生“隐性”分层
对于学生的分层会出现一个分层标准的现实问题。没有标准的分层是不科学的;而标准不恰当的分层,更带有很大的隐患。因为,分层教学在学生层面的处理不当就是对学生积极性的极大挫伤,所以要慎之又慎。小学生的分层标准是:A类,智力好,学习习惯好,尤其注意要把智力好而学习习惯有点问题的学生要分在A类,这样有助于学生上进;B类,学习品质好,就这一个条件;C类,智力一般,学习品质较差的学困生。这个标准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因为从发展的角度看,数学学科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智力水平的因素还是看的比较重的。同时,学生的分层,一定要讲求动态化、人性化和发展观。所谓动态化,就是不能把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固定,而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所谓人性化,就是这种对人的分层分类,目的僅仅是为了有利于教学,绝对不能带有对人的偏见和自尊心的伤害。所以,建议分层要在教师心中进行,最好不要在班级公开分类,这个道理从事教育的同仁们都应该很清楚。所谓发展观,就是要从学生自身思维特点和兴趣特点进行更为全面的权衡和考虑,要想到人的差异性,采取灵活的策略看待学生分层。总体原则就是,学生分层讲弹性,不搞一刀切和绝对化,也不求全员分层。
二、教学内容有层次,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有层次,那教学内容就必须有层次,要不然,分层教学就难以推行,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里所说的内容有层次,意思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课堂交流、练习内容等方面要很自然地体现出来,但不要在课堂上讲明哪些人做什么,教师心中有数就行。A类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机会相对多一点。B类学生要适当挑选中等难度的题目来练习,教师还要逐一进行必要的单独指导,及时查漏补缺。C类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适当给一点练习的机会,让他们有收获感和成就感。比如:“面积”的教学,A类学生应掌握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较大难度的面积计算。B类学生要熟练掌握例题及课后习题的解法。C类学生掌握面积概念及基本计算公式,能够进行基本习题处理即达到了要求。类似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是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并且会有上进和提高的愿望。
三、挑选组合,练习有方寸
有些题目,我们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很清楚哪些学生能解答,哪些学生不能解答,凭借这些教学经验,教师很容易把课堂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练习题分类,然后采用自然流畅的方式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练习任务的合理分层。在检查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因为有些同学会超常发挥,那我们就要抓住这些可喜的变化,适时调整。例如:学习“百分数”,A类学生要关注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百分数,如何去用百分数,如何用百分数去分析一些有技巧性的计算题和应用题。B类学生要会做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相关习题,还要学会计算百分数。C类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即可。诸如此类的练习题分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很自然地布置,不能让学生有所察觉。
另外,说到分类布置作业,自然就涉及评价的问题。小学生渴望得到表扬和肯定,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并竭力保护学生脆弱的童心。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尽量多给学生机会,鼓励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下,有信心重新去做题,重新获得成功。
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分层教学之所以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正红镇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