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加明
一场春雨过后,那片沉寂了三四年的竹子地里终于冒出了十几株鲜嫩的竹笋,同事们都欣喜不已。不几天这些粗壮的竹笋已经开始迎接阳光了!虽然此时的竹子还没有扩枝展叶,但亭亭玉立的嫩竹已经让人心生希望了,枝繁叶茂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这已经不同于几年来的“无望”的等待了,毋庸置疑——这是极有“盼头”的了……
看着眼前终于开始“逆袭”的竹子,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多一些耐心呢?就像对待栽下去之后连续沉寂了好几年的竹子那样,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个性各异、兴趣有别、基础各样的学生是否应该多一点等待的耐心呢?能否不要急着“拔掉”那些在积蓄力量的“竹子”呢?
是的,中通外直的竹子,即使在蓬勃生長之后,也开不出什么艳丽的花朵来,也从来不会结出什么汁液饱满的果子,更不要说刚刚栽下的竹子了!但这就是人们要换掉竹子的理由吗?竹子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吗?还是我们忽略了些什么呢?抑或我们的追求太过“单一”了呢?
在菁菁校园,实用功利真的那么重要吗?本作为绿化的竹子,就不能点缀校园吗?除无华丽的外表之外,竹子就没有眼睛所见之外的价值了吗?我们教师在看到学生或优秀或一般的成绩之外,可曾关注过成绩之外他们的闪光点?如果教师眼里只盯着成绩、分数,我们的教育视野会不会太过局促、狭隘了呢?
既“秀外”更“慧中”的竹子,在栽种之初的几年里,默默地积蓄力量,其坚韧、平和中是否蕴含着难得的教育资源呢?“不蔓不枝”、极其“有节”的竹子的这一优势,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需要的一种弥足珍贵的教育品质吗?坦荡平和、低调坚韧,成长为参天的“翠竹”,这难道不是对我们师生极好的启示吗?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怎能忍心将竹子拔除、换掉呢?
我们教育人,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将会发现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如果我们耐心等待“雨后春笋”,将会发现貌似不起眼、易被忽略的“竹子”的多重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