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焕利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简单说来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阅读方法。“对比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多文本”“开放性”,重点则是文章的组合选择。对比阅读不是任意几篇文章的简单组合,教师要合理选择文章,使学生在对比阅读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语文思维,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选择相同议题的文章
对比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求文章之间的相同点,更要善于寻求多篇文章之间的共同议题和同一议题各文章中的不同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求异过程中,不仅要探求多篇文章在整体上的不同之处,更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求异,分析文章局部的不同,发展学生同中求异的阅读思维。为此,教师可以选择同一议题的文章开展对比阅读教学。
选择教材中有相同议题的文章。例如:学习课文《母亲的恩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阅读后对这几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感受父爱、母爱不同的表现形式。
合理利用教材的编排特点。有的教材采用单元主题编排,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以一个核心词语组建的文化单元。例如:五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主题是“马”,课文《天马》是一篇介绍马的工艺品的说明文,《古诗二首》是写马的形体的古诗,《巩乃斯的马》是描写马群奔腾的散文,拓展阅读中的《马背小学》是描写儿童生活的现代诗歌,这些课文类型不同,体裁不同,完成的年代也不同,但都和“马”这个核心词语有关。教材中主题单元的课文,非常便于学生对比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突破教材选择相同议题的文章。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枚金币》是一篇格鲁吉亚民间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外选取与《一枚金币》情节相同的故事,如《铁匠和儿子》。虽然故事情节、哲理相同,但写法不同。
此外,也可以选择描写同一事物或反映同一主题的文章,如“故事中的狐狸”“作者笔下的老师”“教材中的历史名人”“教材中的父亲”“友别组诗”等。
二、选择相同体裁的文章
教师以同一体裁为关联点,以某一篇文章为辐射点,选择相同体裁的多篇文章,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相同点,进行巧妙的拓展阅读,可以实现从单篇到多篇、从课内到课外、从单篇到整本书的延伸,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异中求同的阅读思维。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浅显易懂、清晰有序。在学习时,教师选择已经学过的《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童话故事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童话故事在情节上的共同特点:情节类似,结构相同,写法相似,也就是童话常用的反复结构特点。
再如:可以将《狐假虎威》《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进行对比阅读,学习寓言故事用短小的故事寄寓深刻道理的特点;将《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神笔马良》《嫦娥奔月》进行对比阅读,认识神话故事所具有的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奇特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表达方式等特点;将《荷叶圆圆》《四季的脚步》《要下雨了》《植物妈妈有办法》等儿童诗放在一起阅读,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象声词及诗歌的音律美等。
三、选择同一作者的文章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描写“我”在祖父的园子里享受劳动的自由和快乐。当学生沉浸其中,情不自禁为萧红和祖父的纯真亲情而感动时,一个个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我小时候和爷爷还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作者的童年还有什么样的经历?”“她的童年是不是一直这么快乐?”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一起阅读《呼兰河传》,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寻找相同与不同之处,并组织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感受,共享读书乐趣。“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不步人后尘,不人云亦云,认识事物有自己特定的感受、独有的见解”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在。
综上所述,比较阅读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和学生选择相同议题、相同体裁、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阅讀思维,让他们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真正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成为一个个有阅读情怀的鲜活个体。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