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
摘 要: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用户大规模扩张,特别是私人汽车的指数增长,已经对既有的交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由汽车普及所带来的社会流动性的增加,正在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后果。
关键词:汽车技术 社会秩序 社会流动 社会变迁
在汽车技术产生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汽车对于中国来说的确只是一种舶来的器物。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探索和努力,我国最终建立起了自己的汽车产业,也有了自己的汽车发展史。
纵观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讲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贯穿了建国前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四个历史阶段。这四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也即是划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的理论依据:第一阶段(晚清以及中华民国时期):建国前汽车发展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1953年-1958年):建国初期依靠前苏联技术援助的初创时期。第三阶段(1958年-1980年):自我探索的艰难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从自主研发转向依靠合资模式的技术引进的时期。
前三个阶段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的三个阶段,造成这种发展局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产品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其次,缺乏与国外汽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这三个时期可以说是“闭门造车”的时期,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较为困难的时期。再次,产品结构不合理。虽然品牌众多,也囊括各种车型,但产能却一直上不去。产量小、技术落后、工艺差、油耗高、成本高是这三个时期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四个阶段是从自主研发转向依靠合资模式的技术引进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该决策的重要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是推动我国大陆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2001年,我国开始出现家庭轿车。2002年,百姓购车逐步进入高峰时期,突破300万辆。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400万辆,其中轿车220万辆,一举超越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100万辆的增长幅度未超过1年。从1984年到2005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由31.6万辆提高到570万辆,二十余年间内增长了17倍;其中乘用车由0.6万辆提高到393万辆,二十余年间增长654倍。
纵观近现代汽车在我国的发展状态无法像西方一样起到革命性的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西方国家的优势在于对运输等公共设施的投资份额较大,能够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而汽车进入我国的时间正处在特殊时期,频繁的战争使过多的城市建设投资被转化为军费。第二,汽车在美国对乡村的影响甚至要高过城市影响,中国则反之,所有的汽车都被应用在城市之中,在各个城市之间穿梭。第三,由于汽车出现在美国的特殊时期,对其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汽车当时与钢铁和建筑被称为三大“支柱型产业”,是美国建筑业发展最强大的支撑。中国则不然,汽车出现时几乎没有配套的工业设施,对国内工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微弱的。但是,虽然中国汽车在在这一時期的贡献并不突出,但是其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外,汽车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近现代国人对汽车的认识有一个从了解、认识到接受的过程,之后才经历了生产制造。这既是人们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也是人们根据国情发展的现实安排。因此,近代国人对汽车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人们观念上的理性化进程。第二,汽车技术的引进不但使人们逐步认识汽车文化、广告等效应,并且这些效应对推动我国近现代商业文化注入了一些新鲜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些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第三,汽车进入我国以来对加深我国社会都市化程度起到了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汽车技术对于中国社会的嵌入和重构与汽车对于西方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一,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西方国家较晚,但产业自身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惊人。我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得到了迅速提升,且汽车市场内需量增长速度较快,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第二,汽车产业结构正逐步转向合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品牌众多,车型丰富,竞争较为激烈,消费者可选择性较强,不同级别的汽车产品拥有各自固定的客户群,且汽车消费能力旺盛,不存在汽车消费的“断层”现象。
参考文献:
[1](英)鲍曼,齐格蒙特.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2]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