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坪,在云端行走

2018-05-31 01:39彭忠富
草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羌寨碉楼火塘

彭忠富

八月中旬,在阿坝高原的九环线上,我们沿着杂谷脑河谷—路上行。蓬勃的阳光,从铮蓝铮蓝的天上,从高高雪峰的顶端降临,降临在蓊郁的森林和冷气袭人的峡谷。一丛丛叫不出名字来的浓绿的、浅红的、淡紫的树叶,在河谷两岸的空蒙山色中高高下下,隐隐约约地跳跃。亘古不变的、玻璃般透明的水声,伴随着幽深的河谷起起落落,仿佛当年马帮留下的悠远绵长的铃声。

河谷水流湍急,两岸峰回路转,皆是灰蒙蒙的大石山。这些山上植被很少,灰黑就是它们的主色调。然而在山脚或半山腰,稍微有些绿色的地方,我们就能看见一些石块砌成的房屋,那些门脸上斑驳的年画,虚掩半开的大门,门楼上悬挂的老玉米棒子,说明这里还是有人居住的。一些羌女在路边摆着背篼兜售苹果,或者是那些晒干的野生菌,甚至是茂汶花椒。这是一个好兆头。可是我也有一些隐院,羌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不断涌入的外地观光客注定要给他们的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强悍的羌人还能保留多少属于自己的特质呢?北美的印地安人,澳洲的土著毛利人,不是都在呼吁保留他们的传统吗?

我们到达理县桃坪羌寨时,正是夜幕降临。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羌寨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这片保存完好的泥石杰作位于高山山腰,靠近溪流。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着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行,高低错落,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被誉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汶川特大地震后,羌寨在老寨的旁边又修建了新寨子,使整个桃坪羌寨的规模更加宏大。然而要领略羌人的原生态,还是老寨比较合适。

刚停下车,就涌上来一大群羌女,她们冲着我们嚷:“住羌寨,住羌寨。”毋庸置疑,這些人都是羌寨内外的原住民,他们如此热情,是希望我们到他们家里去消费。我们当然会选择住在羌寨里面,这样一醒来,我们不就能感受到羌寨早晨的味道吗?羌寨里现有1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农家乐,接待能力还是可观的。谈妥价格,我们住进了老杨家客栈。

在羌寨的四楼上安放好行李,我们来到一楼厨房,老杨亲自给我们做饭炒菜。一盘羌家回锅老腊肉,肥而不腻,不咸不淡,跟绵竹的山腊肉差不多。桃坪羌寨属于山区,羌寨养猪多用自产的玉米和土豆,根本不用饲料,猪肉咀嚼起来非常劲道,回锅肉硬是能起“灯盏窝”,让人不忍动筷子。不是不想吃,而是多年没吃到这样的回锅肉,两三下吃完了,就没有回味的余地了。羌寨香肠也不错,跟绵竹大同小异,但因为猪肉质量过硬,口感还是上乘些,属于佐酒佳品。

至于米饭,则是羌寨“金裹银”。没去过羌寨的人,根本搞不懂什么是“金裹银”,其实就是俗称的玉米面蒸干饭,用大米和玉米面混合做而得名。做法是待米饭将要煮熟时在面上放入玉米面,然后用筷子从上至下逐步均匀拌合,蒸熟既成。由于大米是白色,玉米面是黄色故而得名“金裹银”。

20世纪80年代时,在川西乡村生活,母亲为了改善—家人的伙食,经常在餐桌上变换花样,“金裹银”就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玉米是常见的一种大春作物,一般种在自留地里或者田边地角,作为一种补充,脚下可以种些豇豆,这样就不需要特意给豇豆藤搭架了。收获后的老玉米,要在院坝里晒干,然后脱粒拿到打米房去磨成玉米面粉。

做稀饭时,米放少点水多些,快要熟时在锅里撒入玉米面粉,边撒边用筷子搅散开,做熟后就成了一锅黄澄澄的面搅团,是健脾养胃的好东西,粗细搭配的典范。至于干饭,则跟羌寨的“金裹银”差不多,我们称为“面蒸蒸”。因此当我吃着老杨家的金裹银时,觉得特别亲切,这不就是儿时的味道吗?

我们吃饭时,老杨就坐在旁边跟我们聊天。他说桃坪羌寨以前穷得很,羌人就靠种点庄稼过活,连老祖宗留下来的羌寨也无法维修,真是守着金饭碗讨口。多亏一些摄影者将桃坪羌寨的图片发在网上,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处世外桃源。再加上一些媒体也来推波助澜,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这里人气越来越旺,坐在家门口就挣钱了,而他们羌族人只需要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而已。什么是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外乎就是说羌话、穿羌衣、过羌俗罢了,可是我看老杨的女儿,却穿着牛仔裤和T恤,跟城里的女娃没啥两样。老杨的女儿杨开瑞,初中毕业考上了汶川县城的一所高中,今天刚参加完军训在家休息,和我竹根谈得来。

羌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党项羌人曾经建立强势的西夏国与宋、金两大国抗衡,成三足鼎立之势,可惜被蒙古人灭国后,再也没有振作过,自此族人散居各地。“羌”字就表示放羊的人,而羊就是羌族的图腾,这也是为什么羌寨有很多羊头骨作为装饰品的原因。羊是—种温顺的动物,但是把羊头骨挂在那里,就有些悲壮苍凉的意味了。

夜晚的桃坪羌寨,四处寂然无声。次曰早上,在朦胧晨光中醒来,羌寨里到处炊烟袅袅,一队队游人络绎不绝地走进羌寨。寨内的巨大碉楼,与羌寨后面的石山遥相呼应,显得更加雄浑挺拔。有的碉楼高达数十米,每隔两三米就有瞭望孔。据说这些瞭望孔除了采光和防御外敌入侵之外,还有报时的作用。因为碉楼里面的瞭望孔并不是水平的斜面,而是有意识地做成很多梯步。在不同的时辰,阳光就会照在不同的梯步上,大致可以反映出时间来。

我们穿着老杨家的羊皮坎肩,戴上牧人的卷檐帽,还真有点羌人的强悍劲儿。小杨带着我们在羌寨里转了一圈,给我们介绍一些羌寨的历史,还大方地同我们合影。在小杨的身上,我看不到羌女的影子,只有穿上家里过节的羌服,你才会发现她和汉人有些区别。

对于旅游业如火如荼的桃坪羌寨,小杨一点也不留恋,她向往都市生活,希望将来做个医生,据说这也是她阿爸的意思。站在桃坪羌寨雄伟的碉楼上,小杨开心地唱着流行歌曲。那时我就想,如果到了成都,小杨还会穿着这身羌服上街吗?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想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是很艰难的。譬如绵竹的清平镇,也是一个羌族聚居区。由于龙门山的阻隔,不便管理,1950年初从茂县划给绵竹管辖。这些年来,清平的羌族^跟我们一样生活,我们吃什么,穿什么,他们也差不多。就连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再穿羌服,说羌话,更别提过羌历年了。其实,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桃坪羌寨碉楼据说施工时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全由羌人信手砌成。这里的石雕墙面不再平光,而是别具匠心地砌出了一道道波纹,使墙面正中出现了一个由顶到底的棱角。这—棱角两侧被墙柔和地内弯—分为二,使墙面形成鼻状。这样可使楼房所受压力通过这一曲线波分流扩散,同时又使单调的墙面顿生峥嵘气势。

1933年茂县叠溪地震,整个叠溪镇全部被毁,形成叠溪海子。邻近县市深受其害,而桃坪羌寨的碉楼却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经历了两千年的风霜雨雪,桃坪羌寨巍然屹立,至今完好无损,成为了羌人繁衍生息的庇护所。

碉楼内部也有讲究,楼层之間全用原木铺成的地板隔开。上下楼层全靠那种宽大的木梯,各层之间秩序井然。步入民居,只见房间宽阔,梁柱纵横。屋内一般有三至五层,上层或中层作为住房,下层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每间房屋房顶一角或四角常常垒有一“小塔”,供奉一块卵状白色石头,为羌人供奉的白石神。

我们住的老杨家客栈,二层是客厅和厨房。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有一个火塘,是羌人家族取暖和议事的所在,家族的神龛也在火塘旁边。火塘里还有一些木材的灰烬,四周铺着兽皮,上方挂着油浸浸的腊肉。那些腊肉有的已经十多年了,色泽黄亮,据说可医治哮喘病。烟熏火燎上千年,火塘四周的墙壁全是黑黢黢的,就连那些家具也充斥着一股烟火味。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四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唱酒歌,这样的情形不知道在火塘边出现过多少次。

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织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无本寨人指引,是无法通行的。堡内完整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奇观,从5000多米高的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不仅可以像空调—样调节室内温度,而且还可以作消防设施,一旦有战事,可以有效预防敌人断水,当然这更是桃坪羌人逃生的暗道。桃坪的路网、水网、房顶,组成了羌寨内地上、地下、空中三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这也是桃坪羌寨建筑的奇特之处。

八月的桃坪羌寨,正是旅游的旺季,五湖四海的游人们朝圣似的涌到这儿来,在羌寨的各个角落留下一片啧啧的赞叹声。这座云朵上的桃坪羌寨,她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两千年前的羌乡。刀光剑影早已远去,而羌寨挺拔的雄姿却让我们见证了羌人的彪悍智慧,让我们流连忘返。

本栏目责任编校:邬彦姝

猜你喜欢
羌寨碉楼火塘
寒池
温暖的火塘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有趣的羌寨婚礼
GHOSTS OF GUANLAN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大火塘,小火塘
火塘边的乡愁
家乡的火塘
守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