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八记

2018-05-31 01:39陆春祥
草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樟木观音古树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陆天等。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笔记中的动物》《连山》等。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上海市优秀文学作品奖等。

岭南五日,跑马观花,以布衣之拙眼,拾得一些细碎珠光,散乱记之。

1

珠海斗门黄杨山南麓,有金台寺。

山灣里有一库碧水,库随山的走势,不是很规整,水、山、树之间还有一根黄腰带,那是冬季枯水期的痕迹,腰带很明显,越发衬出水的蓝,如黄金镶嵌。碧水的上方,就是金台寺,南宋的时候叫“金台精舍”。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秀夫君,我来看您了。

秀夫是陆秀夫,金台寺里虽没有他的像,却和他有关。崖山和金台寺很近,他抱着小皇帝赵昺跳海的那一刻,整个南宋也就不复存在。后来几个士大夫,承节侍郎、大理寺丞、翰林学士,为躲避元兵追杀,跑到这里隐居,建了个精舍,用以缅怀那个失去的南宋朝廷,他们读诗吟句,招贤聚会,密谋抗元。现在的精舍,既供奉佛祖,又供奉南宋遗老,已经成岭南宝刹。

寺内的榕树,应该比较年轻,但根系发达,自由挥洒,尽情生长。它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无所畏惧,既不怕狂风,也不怕虫子。初建精舍的南宋士大夫们,也一定知道那些榕树,即便被狂风折了,也依然会生长下去。

桐江陆氏宗谱,将秀夫当作始祖,虽没有找到非常有力的证据,但我从心里是认他的,不管他是不是我的祖先,我们毕竟都是宗亲。

我甚至还为自己取了个网名:春水秀夫,看着像日本名,其实不是,春水是我的笔名,名字中带着秀夫,是对他的尊敬,崖山那一跳,十万南宋军民都跟着跳了,正是元蒙的黑暗,才透出秀夫君的光焰灿烂。

2

南门村,巨大蚝墙让人震撼。

“崖山之后无中华”,南门村的赵姓老人为我们讲解菉猗堂的声音里浸着激昂,显然,作为赵宋王朝直接的后人,他一直被祖先的精神激励着。

这个堂承接着宋王朝的历史。南门菉猗堂,是赵氏的祖祠,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宋太祖之弟,赵匡美(魏王)的十五代裔赵隆,他为纪念曾祖赵梅南(1296年-1365年,自号菉猗)而建。

我们都挤到菉漪堂窄窄的蚝墙弄里。这堵蚝墙,规模之大,世上空前绝后。看着我们惊奇的眼神,老人为我们算细账:这蚝墙建于1454年,有65公分厚,每平方米表层有数万个蚝,这墙里都是蚝,几千万个,层层都是。

垒成墙的蚝,奇形怪状,有的像死鱼张大了嘴,有的则如断裂了的山崖。六百多年的风雨,几乎没有什么风化的感觉,轻轻抚摸蚝墙,只能是轻轻的,那粗糙尖厉的表面,极不可亲近。也许,正是这种刺猬式的坚硬,在和大自然的抗争中,它们才保护了自己,蚝的性格,也如那些不屈的英雄,任你如何擂捶,它都不惧怕。

或者,单个的蚝壳,也很容易被捶坏,但数千万个蚝壳兄弟们,组成这么一面墙,它们就成了一个整体,无论你怎样破坏它,它们都无坚不摧,于是就锻造成了一种精神——蚝墙精神,岭南特有的蚝墙精神,它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另一种形象诠释。

3

唐家湾镇,会同社区,有停摆的钟。

我盯住了五层高雕楼上的一座钟,黑黑的,双面,依稀能辨出是个钟,但它早就停摆了。社区里的人说,此钟,从建雕楼的时候起就停摆了,已经停摆两百多年了。

虽然没有问出什么结果,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要探究。

为什么建好的时候就停摆呢?

几百年前,西洋钟,本来就是新鲜事,此钟在各种运输途中,坏了零件,等装上去后,不好修理,也就随它去了。这其中另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不见得需要什么钟,他们没有这么要紧的事情去赶,他们也不习惯看钟,停摆就停摆呗。即便莫氏家族的人需要,但他们常年在香港澳门,做生意都来不及,他们自己有怀表、挂表,也就不在乎这个什么钟了。

也好,就这么停摆着,它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尽管它的下面是“云飞”两个大字。是啊,几百年来的风风雨雨,“云飞”两字早就散了,反正它已经停摆,反正它知道,即便行走,也终有一天会停摆的。

于是,会同的古村风貌,被认为是珠海保存最完好的。长塘,荷池,古榕。在这里,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结合兼容,而停摆的钟,却是我们不能无视的存在。

4

美人树。

此树在唐家共乐园里,这里,原来是唐绍仪的私家花园。唐绍仪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人物,做过清政府的总理总办、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

这个花园建好没多久,唐就将它开放了,并捐给了唐家村,与民共乐。我们见门口有一联:开门任便来宾客,看竹何须问主人。嗯,今天我们也来参观。

园里转来转去,大开眼界。

中西合璧的建筑,融汇古今,各式珍奇,累坏眼睛,一块黄腊石,说要好几百万,当然是现在的价格。数百株荔枝树,皆为唐手植,虽深邃荫盛,均已到苍老年纪,几年才结一次果。

我看到了一棵巨高的树,人们称它“美人树”。树的学名其实叫柠檬桉,1931年,唐绍仪请了一批国内知名的文艺界人士,到中山模范县参观,梅兰芳是主角之一,在共和园,梅手植了这棵树。因树长得高,只好抬头看它,忽然间,它就变成了一个窈窕女子,长裙随风飘舞,婀娜多姿,千般迷人,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美人呀。

梅本来就是著名花旦,他的角色也大都是美人,我看过梅的演出影像,那一招一式,颦笑间,确实是美人的代表,美男人演美人,比美人还美人。

细观美人树,它的根部,已严重脱破褶皱,甚至有点百孔千疮,但它依然笔直挺立,顶部的细枝,在海风中微微飘扬。我突然觉得,这根部,就是美人的脸部,无论人或物,再怎么美丽,总要在岁月中老去。

忽然记起,莫干山上的美人茶,正宗美人栽的茶。白云山馆的主人姓黄,大名鼎鼎,他叫黄郛,也做过民国总理,他的义弟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时,就曾在那里度蜜月,宋美人还在露天舞池边上,手植了一棵山茶,人们都叫它美人茶,现在茶树依然枝繁叶茂,花开得很鲜艳。

斯人已去,共和园常青。唐是明白人,好东西要与人分享才能永久快乐!

5

我在容闳的故乡见到了容闳。

我读中学历史的时候就知道容闳了,中国留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是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学子,靠苦读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他深知,唯有教育,先进的教育,才能强国,此后,他就将这一理念当作他的终身理想,要为中华培养人才。中国第一批120位留美幼童,能够顺利赴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容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010年7月,陆地同学去读哥大前,我和他说了胡适,说了容闳,说到了那时中国人读书的不容易,也说到了现今中国出洋读书的容易,还常常担心两种文化都学不好。我的这种担心,其实多余,即便出现个别情况,也不能以偏概全,但这种担心,正是当年那些留美幼童被中途提前遣送的重要原因,朝廷不能出了银子,还将人给学坏了。而那些幼童,比如詹天佑、唐绍仪等后来的表现,却又有力的证明,别人先进的东西,是可以让自己强身健体的。

容闳书院,我看到了国内少见的半身孔子雕像,夫子慈祥地凝视着众人。这里,仁义礼智信,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教学的各个细节中,学生匆匆经过却谦恭有礼的招呼,让人陡生温暖。

回望“有容乃大”匾额,发现这个多义“容”,除了常见义外,用在此处真是恰当:读书就是一种终身的容纳,纳百川,才能让自己变强大;容还是法则规律,一个有容的社会,才是公平公正的民主社会;容还通假“榕”,岭南普遍生长的榕树,树生枝,枝又生树,子子孙孙,绵延不绝。

6

自我不见?

梅溪牌坊,有一个匾额博物馆,里面收藏无数,我拍下了“自我不见”。

估计陈世旭也拍下了,他在微信群里还特意告诉大家:这个“见”,是通假字,表示“现”,也有“显示”的意思。自我不见,就是要在功名、权力、地位等等面前,淡定看待,净化心灵。

我也喜欢琢磨。

现在,我将这四个字拆开,在通顺可读的前提下,来一个新的排列组合:

“自我”“我不”“不见”“我不见”“见自我”“不自我”“不见自我”。

也许还有很多。

“自我”肯定让人讨厌,但已经被“不自我”否定了。

“我不”,开始有警示意义,后面可以有无数的破折号填空,人生中有不少要舍弃的东西,必须舍弃。

“不见”“我不见”,明确拒绝某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但需要相当定力,否则,则会如红莲法师那样,修炼十年,兴冲冲下得山来,偶遇红尘女子,前功尽废,还连命都丢了。

“见自我”,人的行事,可以通过比对物来观照,这样就不会迷失,这个比对物,既有身边的,也指整个社会,还可以观前人古人,总之,不断观照自己的行为,就会清醒很多。

“不见自我”,是“见自我”的最高层次,就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种境界。什么都看淡看轻,什么都掀不起风波大浪,这些外物,都和我无关,我已经超越。

我不知道“自我不见”来自何处,在这里看见,就当作它是岭南出的。岭南虽处南中国偏远地区,但因地处沿海,得开化风气之先,儒释道三家融合得更自然。

“自我不见”,接着容闳书院“有容乃大”的匾额,应该是“无欲则刚”,有了“刚”,什么人什么事,皆打不倒你!

7

观音山。

东莞樟木头镇的来历,据说是某朝一官员检查工作途经此地,见随处堆积着的樟木,就将它叫做樟木头。自然,樟木就是这里的平常物了,一般人家生了女儿,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口栽下樟木,以便出嫁时做嫁妆。

观音山,茂盛的樟木成了佼佼的主体。

此山近年名声风生水起,皆因山顶坐着一位大观音。观音高33米,重3300吨,由999块莆田优质玄武岩、花岗石组成,她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观音像。

花岗岩还是石头的时候,它是那么得坚硬而冷酷,经过福建匠人的巧手雕琢,它就变成了她,就有了生动无比的活泼生命。

我到达观音山顶的观音像前时,观音正面朝前山,或者是大海,双手合十,专心打坐。浓雾从她身边渐渐升起,弥漫,莲花坐上,莲瓣尖上,观音身上,数十只鸽子,一会飞上,一会飞下。人稀的清晨,鸽子的咕咕声特别悦耳,观音,观的是世上的声音、人间的俗音,她自然也听得见那些鸽子的咕咕声,这声音日日伴着她,苍穹之下,观尽人世。

观音像下,陈景玉一边很熟练地给我们讲释、讲道,一边带我们上观音台虔诚绕圈,他说,他曾率队朝拜过全国一百座以上的著名寺庙,他们是去取经的,他们请了三部《大藏经》:白马寺请来汉文版的,阿坝查理寺请来藏文版的,台湾佛光山请来《佛光大藏经》。

每一个上观音山的人,在巨大的观音像下,烦躁的心,一下子安静了不少。

日頭显出来了,观音周边的浓雾渐渐褪去,此时,观音比先前要明亮许多。

观世音,观自在,皆由你的心生。

8

石枯松老,远古的树,已成标本。

观音山脚,有一个全国首家古树博物馆。

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两千多年前的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而那些老枯的古树,岭南也特别多。

博物馆别出心裁的地方在于,他们不仅搜集到相当多年份久远的古树,而且,还将古树和它们生长的年代相结合,这就让人看了很直观,例举三棵树:

1号古树,青皮,古中古,它是黄帝时期的古树,所处的年代应该在距今4420年上下100年。哇!众人一阵惊叹,我理解,惊叹声里,表达的是岁月的绵长,世事的沧桑,自然还有树的寿长。

8号古树,来自东江支流的淡水河,主干高达16.1米,实测树龄,定为距今2515年上下85年,即公元前565年,哇,又一声哇,这一年,恰好是释迦牟尼诞生。观音山上有巨像观音,还有同年纪的古树,时光似乎一下子倒流了,长长的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家迭出,这个时代,全世界各地,纷纷产生思想家,佛祖不做王子,不承王位,菩提树下七日省悟,佛的原意就是“达到觉悟的人”,他不就是思想家吗?

36号古树,秋枫,像一只死而不僵的怪兽,它的死亡年龄为距今720年上下40年,这恰是南宋末年。这秋枫和文天祥、陆秀夫一样,就生长在那个多难之秋,这树上的伤痕,怎么去还原呢?需要充分的想象才行。

行进在岭南,常见秋枫,它是这里常见的风景树、行道树,不过,现在它们都长得生气勃勃。

看着那些安静地躺着的古树干,黑黑的,赤裸着,长短不一,粗细不一,年份不一,树种不一,但它们心中却想着人,其实它们就是人呀,各个时期活生生的古人,它们不言语,却是那个时代重要的见证人之一。

责任编校:石晓迁

猜你喜欢
樟木观音古树
《古树》
观音送子图
油画《马六甲古树》
村子的古树挖走了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雨中的人
一棵古树的命运
自己的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