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

2018-05-31 02:49严方舟
商情 2018年14期
关键词:西方哲学统治者

严方舟

【摘要】色诺芬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在《回忆苏格拉底》中,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道德、教育等问题的看法。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好似生活中的诤友,敢于直言规劝,在劝阻一心想成为领袖的格老孔时,苏格拉底讲明了统治者需要对国家事务有精准的知识,不禁让人联想到东方哲学家孔子“修身、齐家、治国”思想。本文结合《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第六章,分析苏格拉底如何以小见大,以人窥社会,说服格老孔。

【关键词】西方哲学 统治者 国家事务

一、城邦税收

在听闻格老孔想成为领袖后,苏格拉底与格老孔就税收问题进行了讨论:

“如果它的税收更加充足起来,是不是就会变得更加富裕一些呢?”

“很可能是这样。”

“那末,请你告诉我”,苏格拉底说,“目前城邦的税收是从哪些方面来的,总数共有多少?为了使不足的得以补足,是缺少的可以得到新的来源的弥补,毫无疑问,你对这些问题一定都考虑过了”。

“说实在的,对于这些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格老孔回答。

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治国,亚里士多德也沿袭他的主张:“最优良的政体就该是由最优良的人们为之治理的政体。”有着专业知识的人必定懂得治国的艺术,城邦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税收的支撑,如果统治者不知晓税收来源,高效运用税收也将成为空谈。苏格拉底将城邦发展中首先考虑的经济问题赤裸裸摆在格老孔面前,并且故意用信任的语气说格老孔一定考虑过了,使得格老孔内心有一丝慌张。

二、军事国防

鉴于格老孔无法回答城邦富裕的问题,苏格拉底转向军事与国防方面:

“那末”,苏格拉底说道,“我们就把关于考虑作战的事也暂时搁一搁吧。也许由于那些问题的重大性,而且你又是刚刚开始领导工作,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它们。但是,关于国防的问题,会是你目前所关心的问题,而且你一定知道有多少防御工事是布置的适当,有多少是不适当的,需要多少防御兵才够,多少就不够”。

苏格拉底为格老孔回答不上找了还未仔细研究的借口,实际上他在旁敲侧击,让格老孔注意自身知识的匮乏,苏格拉底仍然没有就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他的目的不在于让格老孔将死记硬背這些答案,而是希望他改善自身。

三、银矿税收

之后,苏格拉底与格老孔探讨银矿税收:

“至于银矿”,苏格拉底说道,“我相信你一定没有去过,因而也就无法告诉我们银矿的税收现在比从前减少的原因是在什么地方了”。

“我的确没有到过那里”,格老孔说。

“说实在的”,苏格拉底说道,“据说那里很不卫生,当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一点就足以作为你的借口了”。

“你简直是在开玩笑”,格老孔抗议道。

二人探讨的方面愈发狭窄,苏格拉底营造出“退而求其次”的假象:即使无法理解城邦富裕,军事上的知识就足够了,军事上的无知无大碍,国防上的知识足够用了,银矿没有去过,肯定因为太脏了。苏格拉底一而再退让,并安慰格老孔不用太在意,实际上他步步为营,以小见大,暗讽格老孔尚不知近在身边的银矿税收是怎么回事,又如何担当起领袖的职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格拉底没有回答这些问题,他希望格老孔明白,一个伟大的领袖需具备领导城邦的专业知识,教养与美德是从政的出发点。如果城邦被一个不学无术人掌控,必定乌烟瘴气,如果城邦被具有高超智慧的人管理,便会井井有条。格老孔年纪尚轻,需要反省自我德行,这与东方哲学中的“修身”一词意思相当。其实,如果苏格拉底仅想让格老孔明白城邦统治者需要充实自身,完全不需要多次对话,他想传递的是:假使没有成为领袖的愿望,也应当接受教育,“修身”不仅仅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普通公民也应当遵循,这才是“修身”的应有之义。

四、治理家庭与治理城邦

苏格拉底之后教给格老孔家庭管理与城邦治理的关系:

“不过”,苏格拉底说道,“除非一个人弄清楚了自己家庭的一切需要,并且尽心竭力地加以满足,他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家治好,城邦的居民既然有一万多户,很难对这么多人的需要同时都加以满足,为什么不试一试首先解决一家的需要,这就是说,先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做起呢?”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既然城邦的组成基本上包含着许多家庭,我们就应该先行考虑到‘家务管理。”领袖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实际上就是获得各个家庭的认可,仅有若干家庭的称赞与支持,并不能代表领袖具有良好的才干,但是连一户人家都不愿意称赞领袖,就说明该领袖不具备统治者应有的品德与才能,在毫无才干的统治者之下的城邦必定会逐步衰败。

孔子所说的“齐家、治国”意思是: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变得仁爱起来;一家贪婪,一国也会变得不守礼法。这与苏格拉底所主张的“能够解决一家的需要,就能解决更多的家庭的需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当领袖“修身”具有了知识与品德后,应运用获得的最广泛的知识,让自己或者身边的家庭得到福利。一户家庭得到了福利,就会被统治者的专业知识所折服,从而称赞他,治国者也累积了经验。由此可见,专家治国模式尤为重要,在缺乏教育的城邦,多数人的看法是评价事物的标准,在注重教育的城邦,真知是唯一标准。治国者凭借完美的德行,以身作则,让家庭支持他并且效仿他,从而带动整个城邦的文明开化。

五、结语

苏格拉底与孔子所处年代并不相同,但均置身于秩序崩坏的乱世,他们都认识到了依靠道德治理国家的无穷魅力,“修身、齐家、治国”虽然是东方的思想,同样适用于西方哲学。苏格拉底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没有正面否认格老孔不具备领袖者的才干,而是循循善诱,引出成为领袖需要高超的智慧与良好的品德,以理性治理城邦,领袖不仅带动着城邦的发展,还使整个城邦的人都能得到教化。政治的出发点在于道德,政治的归属同样是道德,统治者以他的地位改善公民的灵魂,使公民拥有良好的德行,这也是苏格拉底毕生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猜你喜欢
西方哲学统治者
最有思想的句子
城邦统治者的至善追求与法律的自然正义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试论哲学的功能
马克思哲学之前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内求与契机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
西方哲学心智转向对心理学的影响
吕后形象的女性主义分析
略论唐代统治者的畋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