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树旺
【摘要】当前,农村经济正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合理的规划资金使用是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资金规划和配置。财务审计是资金规划的重要内容,其能够对我国农村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并对其使用范围进行合理的监督和审查,从而确保资金合理利用,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本文将详细分析和阐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务审计工作的具体应用和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审计 农业经济 作用
一、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务审计的重要作用
(一)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滥用职权、挪用公款等现象频繁发生,严重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农村,由于管理能力的限制,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一直都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性能,造成资金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管理力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农村经济建设中资金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保证政务公开化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的加强了民主社会的建设工作,人民才是社会发展的主人,他们对国家的建设发展有着一定的知情权。不过在现阶段的农村发展过程中,还是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国家建设的情况并不是十分明确,在财务工作的管理上,也仅仅局限于管理人员和工作的负责人员。另外,很多农村地区财务还存在着一定的虛报作假问题。基于此,就要落实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施力度,提升财务人员和管理部门的专业能力,加强对农村经济建设中资金的监督力度,并在资金规划过程中,做到公开、透明,确保农民能够清楚的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促使更多的农民投身到经济建设的工作中来,进而提升农村政府的公信力。
(三)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的保障
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情况。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想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就要不断的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提升工作效率。不过目前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还会存在一定的老龄化现象,由于年龄的增长,其自身能力也会随之降低,对于新事物的学习能力也在逐渐的减退,这使得财务审计工作的功效无法得到合理的发挥,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要不断的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施力度,促使审计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二、财务审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合理的法律条文的规定
虽然我国现今的财务审计工作已经在逐渐的开展,不过在农村区域,很多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无法进行明确的工作划分,使得工作重叠现象频繁发生、一项工作重复进行。另外,在人员的配置上,管理制度的不明确,使得工作衔接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审核,这些因素导致财务审计工作开展捉禁见肘,无法发挥其真实的功效。
除此之外,在进行财务审查工作时,其各个环节和人员之间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以及职责性质的不同,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也一定程度的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且在工作开展期间,如果发现问题,不仅不能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还有可能找不到解决的人员,导致工作的停滞,影响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
财务审计工作是农村经济建设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是保证农村经济建设中各项工作规划和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农村经济建设实效性的重要措施,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审计专业只是是开展专项工作的敲门砖,但是时代发展要求他们还应当掌握与时俱进的法律知识,如若不然,审计能效的发挥就会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大部分的审计工作人员都是各级经管部门工作人员所兼任的,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其工作范畴,在时间及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审计能效在其他工作的影响下必然下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较低,使得工作的内容无法与实际进行有效的融合。另外,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变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使得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延伸,制约了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实行。
(三)工作效率缺乏及时性
在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中,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出现财务问题后,进行解决工作,这使得工作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性,不能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相关部门在解决问题时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科学操作,反之,人为因素会直接作用于问题处理环节,一旦处理方式不够透明公正,不仅问题解决效率会持续下降,更会激发不必要的矛盾。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时,其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最后的事项处理过程中,其涉及到的内容更为的繁杂,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也将更多,如果不能按照正规的流程合理的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则会造成经济发展的重大损失,同时也会影响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降低其实际的功效性。
三、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条文规定
要想有效的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时效性,首要的问题就是加强审计工作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条文来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促进其具体功效的实施。另外,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重复事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工作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及优化工作,尤其是对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进行充分的明确划分,使其可以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实际的工作,从而保证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二)加强对工作人员职能以及素质的教育工作
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其自身的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将是决定审计工作质量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合理进行。首先,对相关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其明确审计工作应具有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对人员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在提升人员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最后,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审计工作的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创新,同时引进先进的理念,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审计报告展示出来,为了提升审计工作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与实际的情况进行比对,确保报告内容的真实性,从而提升农村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财务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提高其落实和实施的力度,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效果可以充分的发挥,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同时要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促使人们自发的参与到审计工作中来,提升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农村的经济建设中,还应结合建设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资金规划方案,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四、小结
农村经济管理直接关系到村民自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审计工作可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有助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改善,从而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转,促进其功效性的合理发挥,并为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审计工作开展中,还要对审计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和培训工作,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以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相关部门一定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最大化保证农村经济建设速率,实现其良好的预期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红.论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保障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5,(31).
[2]薛得平.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24).
[3]陈爱和,杨国纪.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2,(4).
[4]吴国霞.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