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伟,张玉新,阿布都外力·赛都拉,蔡 军,马景旭
颈椎退行性病变是指颈椎的结构及功能衰退,年龄增长、慢性劳损所引起的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及周围组织压迫是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的重要因素[1];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术式,该术式不仅可解除神经压迫,还可恢复并维持间隙高度及椎间的生理曲度,并被证实了明确的近远期疗效[2]。然而随着颈椎手术的增多节段,椎间融合失败率随之增加;既往研究多采用传统钛板技术对颈椎退行性病变术后患者进行内固定,虽可为术后颈椎提供即刻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近期融合失败的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术后吞咽困难、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风险及创伤[3]。盛晓磊等[4]研究指出,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具有使用方便及手术损伤小等明显优势,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逐渐被应用。目前有关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的应用价值尚存在一定争议,为此笔者展开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院后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入院观察有明确颈椎病病史及相关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③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④保守治疗无效。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颈椎外伤史;②合并颈椎肿瘤、结核等疾病;③既往合并颈椎外伤史;④合并骨质疏松症;⑤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依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6~69(52.07±3.57)岁;平均病程(26.17±6.41)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0岁(51.99±3.62)岁;平均病程(26.09±6.35)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实施颈椎退行性病变术治疗:①对照组术后实施传统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依据椎间大小选取合适的融合器,将其植入异体骨,并放入病变椎间隙,进行前路钛板固定,C型臂透视下,确认内置物满意后将引流管留置1根,随后逐层缝合,术后颈拖并固定4周;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颈前路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依据患者椎间隙大小选取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并将其填充至异体骨后植入椎间隙,于C型臂透视下,确保内置物位置合理,随后在瞄准位置辅助下钻孔,并于上下椎体处各置入2枚锁定钉,将引流管留置1根,随后逐层缝合,术后颈拖并固定4周。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②术后神经及颈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恢复情况比较:JOA评分反应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总分17分,分值越高表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越好[5];NDI评分量表包含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最高5分,最低0分,颈椎受损指数=(每个项目得分总和/受试患者完成项目数×5)×100%,分数越高表明颈椎功能障碍越严重[6],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JOA、NDI评分评估。③术后颈椎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随访情况比较:在院内影像工作站完成相关影像学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6个月测定颈椎侧位X线片上颈椎整体前凸角(颈2椎体下缘与颈7椎体下缘垂线的夹角)及颈椎侧位X线片上颈椎每个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相邻椎体上下终板中点的距离)。④术后植骨融合随访情况比较:术后1年两组均接受三维CT扫描检查,分为确切融合、可能融合、融合情况不确定、未融合4类[7],总融合率=(确切融合例数+可能融合例数)/总例数×100%。⑤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神经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JOA、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NDI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颈椎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随访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颈椎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颈椎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术后3个月颈椎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后6个月,且术后3、6个月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颈椎退行性病变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注:对照组实施传统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颈椎退行性病变术后神经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注:对照组实施传统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cP<0.05
表3 两组颈椎退行性病变术后颈椎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情况比较
注:对照组实施传统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cP<0.05
2.4两组术后植骨融合比较 术后1年观察组植骨总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比较[例(%)]
注:对照组实施传统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两组均未出现融合器移位、塌陷及脑脊液漏、食管漏、喉返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出现吞咽困难1例(2.5%),对照组出现吞咽困难4例(10.0%),螺钉脱落3例(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颈椎退行性病变术操作方便,是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首选术式,为了提高椎体稳定性及融合率,常会在颈椎前侧实施内固定术,并放置钢板,但相关文献报道,患者术后易出现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及螺钉脱出等并发症,影响生存质量[8];椎间融合器因具有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的优点,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被广泛应用。
目前临床应用的椎间融合器稳定支撑作用主要来源于术中其与椎间隙的静力压,单独使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李永宁等[9]研究发现超过3个节段的颈椎退行性病变者,即使对终板进行细致处理,单纯的椎间融合器较难提供术后即刻的稳定,仍需联合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持,且随着手术节段的增加,融合器移位及沉降风险明显增加。近年来,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应用于各类颈椎病的报道不断出现[10-12],但其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的应用价值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表明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应用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主要是因为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内固定过程中操作简便,无需过度牵开周围组织,明显降低围术期神经血管损伤和钢板内固定置入风险,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既往研究报告相符[13]。
术后观察组JOA评分升高、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既往文献相符[14]。表明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应用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更利于患者神经及颈椎功能恢复,这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的材料有关,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可容纳植骨材料的融合器,提供椎间融合并可恢复椎间高度,且在X线透视下不显影;二是两块锁定钢片,融合器置入后可通过钢板锁定于椎间隙,锁定的钢片可由融合器前段滑槽置入,无需倾斜选择合适的角度,锁定后融合器便可提供稳定支撑,最大程度避免颈椎椎体前软组织接触,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颈椎功能恢复,并减轻患者术后吞咽困难。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颈椎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增大较对照组明显,且术后观察组植骨总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初步证实了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应用价值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更具优势,与Scholz等[15]指出的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的临床效果与传统钢板内固定融合术相当的结论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该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阶段病变患者;而本研究中所选病例为多节段颈椎病变患者,术中嵌片技术可将融合器固定于邻位椎体,无需额外钢板固定即可达到术后快速稳定效果,有效降低融合器移位、下沉风险,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维持较好;因而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中的应用有积极价值,与王宁等[16]研究观点一致。
综上,颈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用于在颈椎退行性病变术,在手术时间、术后神经、颈椎生理结构及功能恢复等方面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技术更具优势。
[]
[1] 熊绪,刘家明,陈宣银,等.颈椎椎板作为椎体间植骨材料在颈椎一期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2):147-150.
[2] 韩猛,刘磊,刘光旺,等.颈前路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跳跃型颈椎病早期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5):449-452.
[3] 田鹏,屈万明.零切迹自锁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4):17-18,22.
[4] 盛晓磊,袁峰,李智多,等.零切迹自锁式融合器治疗非连续性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36(6):391-395.
[5] 张一龙,周非非,孙宇,等.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后的近中期JOA评分变化规律[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1):13-17.
[6] 林斌,赵忠胜,蔡弢艺,等.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联合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9):805-808.
[7] Singh K, Smucker J D, Gill S,etal. Use of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as an adjunct in posterolateral lumbar spine fusion:a prospective CT-scan analysis at one and two years[J].J Spinal Disord Tech, 2006,19(6):416-423.
[8] 黄春辉,吴益奇,卢海川.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12-14,18.
[9] 李永宁,刘立岷,宋跃明,等.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的早期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6):778-780.
[10] Shimamoto N, Cunningham B W, Dmitriev A E,etal.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stanD-alone interbody fusioncages in the cervical spine[J].Spine(Phila Pa 1976), 2001,26(19):E432-E436.
[11] 曾峥,刘宝戈,王磊,等.颈前路零切迹自锁椎间融合器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结果[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4(3):235-239.
[12] 盛斌,黄象望,肖晟,等.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31-33.
[13] 王泽,徐沁同,孟德华,等.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及其中长期随访[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1):53-56.
[14] 程俊杰,代杰,马原,等.零切迹颈前路融合钢板(Zero-P)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8):7747-7751.
[15] Scholz M, Reyes P M, Schleicher P,etal. A new stanD-alone cervical 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device: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with established anterior cervical fixation devices[J].Spine(Phila Pa 1976), 2009,34(2):156-160.
[16] 王宁,何百祥,鲍刚,等.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2):174-17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