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纪玉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常州 213022)
院内感染是衡量医院治疗及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一直以来受到相关学者的重点关注,而近年来研究表明[1],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所提高,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且患者年龄普遍偏高,这与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的提高具有一定关联[2]。为探究院内感染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本次研究特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内科治疗并发生感染的患者7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内科治疗并发生感染的患者73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68.29±5.67)岁。
对全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具体病情,并与其相应主治医师及主管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对其病情及感染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讨论相应防治措施。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患者发生感染类型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高,达72.6%,与其他类型感染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患者出现感染类型(n,%)
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系统功能下降级体内真菌繁殖,分别占全部患者的94.52%及79.45%,其次还与侵入性操作、护理措施不完善、吸烟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见表2。
表2 患者出现感染原因(n,%)
本次研究中,患者感染类型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其全部患者的72.60%,而探究其感染原因,则以呼吸系统功能下降所占比例最高,达94.52%,这是由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肺部发生一定变化,肺活量减少,呼吸时气体流速降低,肺部残留体积增加,导致纤毛输送率显著降低,呼吸道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也有所降低,另外,由于多数老年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肺功能减退及泌尿系统结石等症状,导致患者原有吞咽功能及咳嗽发射减弱,因此无法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有效排出体外,而由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较差,一旦痰液在其呼吸道淤积,极易导致其发生感染。其次,全部患者中,有79.45%的患者表现为体内真菌繁殖,有研究表明,在呼吸内科患者中,有15%以上的患者上呼吸道存在真菌繁殖现象,这样导致了患者发生感染。
有26.03%及23.29%的患者发生感染与采用侵入性治疗及护理措施不完善有关,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医疗器械的使用也存在一定问题。有20.55%的患者发生感染与吸烟有关,由于患者均在呼吸内科进行治疗,因此在治疗期间应严禁患者吸烟,该结果表明仍有部分患者坚持吸烟行为。有15.07%的患者经检测,其部分微量元素缺乏,这主要以患者长期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有关,部分老年患者因牙齿脱落等原因无法进食较硬的食物等原因,导致对某些食物的摄入严重不足,而长此以往,可导致机体发生免疫功能降低或其他病症,影响其恢复。
另外还有研究人员指出[3],该类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常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导致部分药物发生拮抗作用,使患者治疗时间进一步延长,并可使其出现紧张、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出现不配合治疗等行为,使发生感染的患者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为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各类感染,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包括:
(1)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应规章制度,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服务意识,完善及严格执行病房管理制度。首先严格控制病房探视人员及陪护人员数量,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其了解控制病房人员流动量的重要性,避免因人员过多而导致感染的发生,其次对患者床位进行合理安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并按时对患者床铺进行清洁,保证其整洁并无褶皱,同时加强病房的通风及患者生活用品的消毒工作,从源头避免感染的发生;
(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宣传教育工作,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病情发展及注意事项进行充分了解,并对有吸烟习惯的患者进行劝阻,使患者意识到吸烟可导致自身病情进一步发展及其危害性,以降低其感染率;
(3)医护人员应与其保持有效的沟通,充分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困扰,进而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方法,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采用专业且易懂的方式进行解答,消除其疑虑,通过列举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实例,增强患者对治疗及日后生活的希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4)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在了解患者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参照患者微量元素缺乏水平,制定科学的膳食干预计划,鼓励患者多食用蛋类、蔬菜及水果等富含锌、铁等元素的食物,以提高其免疫能力;
(5)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在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治疗或护理时,应仔细检查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相应操作,避免患者因治疗而发生感染事件;
(6)控制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有研究表明,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也逐渐增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主治医师在对患者症状体征及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确认,判断其感染是由细菌所导致后,在开具相应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由于药物滥用导致患者体内真菌大量繁殖或机体产生耐药性等原因引发的感染事件。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呼吸系统功能降低及体内真菌感染等原因,易导致其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预防工作,完善治疗及护理措施,并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其出现的不适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1]王 英,徐少华,任 军,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3391-3395
[2]赵万波.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2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