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闫萍
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小学长期致力于英语课程研究,研发团队依托高校资源,开发的“前门小学英语进阶课程”获北京市课程成果一等奖。本文重点介绍进阶系列课程之“英语进阶阅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英文阅读是使学生丰富生活经历,开阔视野,培养文化品格,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通过进阶阅读课程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产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促进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阅读边感悟。
引入《领先阅读X计划》《大猫分级阅读》《丽声英语》《攀登英语》《牛津阅读树》《朗文妙语连篇》等多种分级读物,共计1226篇故事,86个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参照《中国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对分级读物里的书目再次分级,增加了各级别阅读内容的跨度,如:将四年级学生阅读读物跨度设计为三、四、五级,学习基础较差的孩子从三级起步逐渐提高到四级,学有余力的学生则从四级开始阅读逐渐提升到五级水平。
进阶阅读课的学习以两套阅读读物为主教材,横向扩充阅读量,增加两套主题丰富、体裁多样的教材作为选读的补充读物;纵向提升阅读难度,增加两套语言较为丰富、篇幅教长的读物作为提高读物。最终形成了以实验教材《领先阅读X计划》和《大猫阅读》为中心的,以《丽声英语》《攀登英语》为支架的,以《牛津英语阅读树》《妙语短篇朗文学生系列读物》为延伸的进阶阅读课程内容体系。
>> “进阶阅读”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阅读水平和阅读文本体裁的不同以及不同的阅读需要,在进阶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四种教学模式。
分享式阅读模式。分享式阅读是学生和教师一起阅读的过程,是教师给学生做阅读示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逐渐从以教师带着读过渡到学生自己能够读,最终达到能够和教师一起分享阅读乐趣。
分享式阅读主要在进阶阅读初阶中使用,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准备阅读内容的主题图。教师呈现图片,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观察图片,寻找信息,预测故事情节,推测故事的发展。借助图片环游学习故事的方式,孩子们形成了一定的观察图片、提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师生共同建构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初步形成用英文思维的习惯,在回答问题和自己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能。
>> 分享式阅读教学过程示意图
指导式阅读模式。指导式阅读旨在帮孩子从分享阅读阶段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适用于中、高年级阅读学习。在阅读中,教师将水平相近的孩子分成一组,每个孩子独立阅读后,讨论阅读材料和回答阅读问题,互助完成阅读活动。指导式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分组,在分组活动中注意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反馈保证小组成员水平相当,保证小组活动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避免出现一个学生说大家听的情况。
由于指导式阅读是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常常先通过分享式阅读带着学生读一部分内容,为小组阅读做出示范,然后学生根据示范展开阅读。教师会设计如下问题框架,如Where? When? Why?How?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个人阅读和小组讨论。
>> 指导式阅读教学过程示意图
拼图式阅读模式。拼图式阅读主要在进阶阅读中阶和高阶教学中开展,适合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使用,同时在进行较长的百科类读物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采用此种方法。
拼图式阅读模式是一种学生自主阅读、多次分组、分享提升的阅读学习模式。学生首先选择文本中的一部分内容形成一个阅读小组。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本,提取信息进行个体阅读,然后小组交流补充合作阅读;之后第二次分组,对单个部分内容理解充分的孩子组成一个新的小组,每个孩子分享自己所学部分内容,其他的孩子聆听和提问。这样的阅读形式,既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的空间,同时相互分享和聆听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拼图式阅读教学分组活动示意图
持续默读模式。持续式阅读模式用于学生课余的英语阅读时间和家庭阅读时间。阅读时,孩子选择自己阅读书单未读完的书或者在班级的阅读角中选择一本感兴趣的读物进行独立阅读。教师不作讲解,不打扰孩子的阅读,在孩子读的同时自己也进行阅读。阅读完成后,教师不要求学生完成过多的阅读任务,只做简单记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阅读心得,但不要求必须完成。通过持续默读的开展,孩子阅读的习惯被固化下来,在家中也展开了持续的有兴趣的阅读活动。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提出了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框架,主要包括阅读品格(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和阅读能力(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基于阅读素养框架,前门小学开发了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包括一课一评、一读一评、一月一评等。
形式多样的读后活动。形式多样的读后活动是进阶阅读评价的重要方式。如绘制文本结构图,进行大意摘抄,提出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并写出回答,续编或者创编新的故事等。这些阅读活动聚焦学生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水平的评价,重点反映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信息提取、策略运用和多元思维能力发展。每节课后,教师都会根据阅读文本的不同,设计2-3种不一样的读后任务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比较简单的摘抄类,或是相对难度较高的绘制故事地图等任务。每个学期结束,学生将所有完成的阅读任务装订成册,在班级展示,每个同学都会根据正确、美观、任务有难度三个标准挑选出做得最好的同学。
阅读笔记。阅读笔记是学生进阶阅读过程中常常使用的学习工具,也是学生及时进行自评的方式。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划手册》中设计有“我的阅读笔记”一项,每读完一篇英语读物,孩子都会对自己的阅读掌握情况、阅读兴趣和态度进行记录,记录的过程即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改进的过程。
“进阶阅读课”自我评价表。进阶阅读自我评价表主要评价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阅读理解能力、文化意识和解码能力。学生每月进行一次评价,真实记录和反思自己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将本月和上个月的评价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指导学生尝试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做出积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