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娟
摘 要:为适应我国食品行业对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食品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该文以食品类专业必修课《仪器分析》为例,基于传统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实训教学的改革措施,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仪器分析的实践实训能力,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训;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9-0157-03
Research on “Instrument Analysis”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raining of Skilled Talents
Chen Wenjuan
(Department of Food Engineering,Zhangzhou City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curriculum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skilled professionals in the food industry in China and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food-related professional talents.Taking the required course of food specialty "Instrument Analysis" as example,based on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tradi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the reform measures of practical training are proposed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training ability in instrument analysis.The better training results achieved a lot in cultivating skilled talen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ization.
Key words:"Instrument Analysis" Training;Practical training;Reform
技能型人才指的是通过专门培养和培训,掌握了当代高水平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能独立解决关键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员工[1]。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队伍存在数量短缺、结构不匹配、面临断档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的关键因素[2-3]。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实训教学则是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分析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评估的重要手段。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拥有比较先进的大型精密分析仪器,这要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教好这些先进设备的应用[4]。仪器分析实训课就是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技能的课程。仪器分析实训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仪器构造和主要部件的功能,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5]。本文结合仪器分析和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成绩考核等方面作出一些探索,旨在培养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
1 仪器分析实训教学的特点
仪器分析是由物理学、化学、光学、电子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组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理论知识抽象、技术密集、实践能力要求高、实训难度大等特点[6]。仪器分析实训是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验证。而目前的仪器分析实训教学的方式还比较传统,无法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仪器分析实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要求。
2 仪器分析实训教学现状
2.1 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学生在理论课时通过模拟演示对实训要操作的仪器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存在时间差,实训课开始时,学生早已不能将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训仪器联系起来。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实训课时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2.2 预习效果差 实训课前学生的预习效果较差,预习报告只是对实训教材的简单摘录,不熟悉实训原理、实训内容和实训程序。在实训过程也只是简单的机械操作,无法通过实训操作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深化认识。
2.3 实训内容陈旧 仪器分析实训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基于教材,而忽略了大型设备的多功能性特点,导致实训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枯燥乏味,无法适应仪器更新与开发的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仪器台套数有限 仪器分析實训所使用的大型仪器台套数有限,通常会2~3人为一个小组,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只会在旁边观摩而不会主动操作仪器,他们也不会关心实训的结果,也只会抄袭其它同学的实训报告。
2.5 综合设计性实训 仪器分析实训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大多比较昂贵,因此往往会选择成功率高、现象明显的实训,学生就只能根据实训的内容进行一步步的被动操作。学生没有参与实训过程方案的设计,对实训的原理、方案就无法有更清晰的认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法提高,实训技能自然也受到了限制。
2.6 考核方式陈旧 目前通常会在课程结束后安排进行1次测试,学生的成绩是课程考核的结果。这种弊端使得一些学生即使平常不认真参加课程的学习,也很容易通过考试前的突击复习中取到较好的成绩。另外,考核过程中往往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忽视对学生实训技能的评价,这样就难评价学生利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仪器分析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3.1 加强知识储备 在开展仪器分析实训前,学生对理论知识常存在部分遗忘,如果不加强理论知识的储备,则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储备,笔者通常会提前在实训前布置接下来实训的基础理论学习任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到上实训课时,教师则可以将主要精力都用于学生实训技能的指导,从而提高实训课程的效率。
3.2 课前做好预习 学生要上好实训课,必须要提前做好实训内容的预习,不仅要充分了解实训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和步骤,还需要对实训的思考题进行作答。预习过程中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记下来,才能对实训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有所准备,才能在实训操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笔者一般会在学期的第一堂课将仪器分析实训的教学进度计划表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提早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3.3 改革实训内容 目前仪器分析的实训项目主要为一些验证性实训,教材一般会讲述某些特定型号仪器的操作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遗忘这些仪器的操作细节,而不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生产生活碰到的问题。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依据国家标准,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开展相应的实训,以便加强学生的记忆,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的镉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有机氯农药等。通过以上实训项目的锻炼,使学生了解到各类分析仪器与实际生产生活中各类现象的结合与应用,强化了学生的仪器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3.4 开展分组轮换循环实训 仪器分析实训中所用到的仪器主要为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分析仪器。仪器价格昂贵,各院校拥有同类型的仪器较少,而上课班级一般会有有30~40人。传统的教学方法,每次课程内容都讲一种仪器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学效果差等特点。而如果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循环训练,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组长,每次课都安排每个小组学习不同类型的分析仪器,经过一定的学习周期后,再进行仪器操作轮换,这样每组均可以独立操作分析仪器,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
3.5 开展综合设计性实训 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仪器分析理论知识基础和基本验证实训之后,综合设计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实训可由教师提出实训内容,适当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内容应注重新颖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也可以根据实训室的条件,制定自己感兴趣的实训计划。教师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导师。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积极发现问题,从选题到完成报告,强调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现有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和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科研精神。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开辟了科研思路,解决了分析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3.6 引入竞赛机制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以国赛、省赛为契机,开展仪器分析实训技能竞赛。通过紫外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中的不同样品预处理方式、大型仪器结构和仪器运行的基本原理等实训理论基础知识对参赛队员进行笔试初赛筛选。确定进入实训操作竞赛的人选,并进行2人一组的自由组合编队。编好队后就需要学生之间通过互助完成实训任务,学生组之间可以根据需要互相讨论,讨论中需要倾听和尊重同组人的意见与建议,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同组学生在实训中分享与总结经验,开拓了思维,拓展眼界,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出全面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3.7 改革考核方式 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笔者从考核制度上进行改革,将考核工作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等整个实训过程。课前考核主要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包括实训前的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成绩取决于是否有完整的实训方案,是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课中考核主要考察实训动手操作能力,包括实训方案的合理性、实训过程规范性、实训结果的准确性。课后考核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测评,重点考核学生实训数据处理能力、实训结果分析能力。该考核方式综合考察学生对仪器分析实训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分析仪器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提高知识的熟练掌握与实际应用水平,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 结论
通过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优化,以赛促学和完善考核机制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学生熟悉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从而提高了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该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灵活运用现有实训资源,合理安排基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训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和更新实训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师慧丽,张文娟.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7,15(1):90-94.
[2]李长春.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7):214-218.
[3]张诣,马伯元,甄义.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92-95.
[4]谢微,汤泉,陈秋娟,等.基于问题学习方式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4):205-208.
[5]谢微,汤泉,陈秋娟,等.基于问题学习方式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4):205-208.
[6]王军锋,聂迎春,李连庆,等.仪器分析实验中实用型人才的培养[J].山东化工,2017,46(22):149-15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