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医疗的文化价值与传承路径

2018-05-30 11:00刘瑜
报刊荟萃(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传承文化

摘 要:本文从民间医疗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深刻剖析民间医疗的文化价值:民间医疗有着“以患者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诊疗取向、“家族式”的医学伦理以及包含了珍贵的“民俗文化”,在具体传承路径研究中,本文从文本搜集整理、非遗保护、教育传承和市场开发几方面讲述,引导民间医疗文化向市场化、专业化、科学化、法规化方向迈进,旨在引起全社会对民间医疗文化传承的关注,推动和发展民间医疗文化。

关键词:民间医疗;文化;传承

一、民间医生和民间医疗的内涵和特点

民间医生也称为“乡村医生”、“草医”,古代又称“游医”、“走方医”、“串铃医”,意指周游四方、负笈行医。民间医生中医术高低参差不齐,队伍鱼龙混杂,有些医生掌握多种实用医术,临证奏效甚捷,而有些医生却仅微通医术、略懂药性,甚至有些医生仅以卖药为最终目的,所以民间医生总被误解成“江湖郎中”,医术成了“旁门左道”,登不上大雅之堂。事实上民间医生在民众预防保健、防病治病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代乾隆年间写过《本草纲目拾遗》的浙江钱塘人赵学敏,还曾经编过《串雅》(分内外编)一书,其中就记载了当时游乡串户、看病卖药的“走方医”的经历。这些民间医生十分关心疑难绝症,经常会碰到或处理过一些意外的疾病,时有奇招,掌握着各具特色的医疗实践经验。

民间医疗是指某一地区或人群中长期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临床实践经验积累,但未形成系统的传统医药学理论,未被典籍所录载,具有独特疗效的草药、处方和医疗技术。比如一些中草药单方验方、刮痧放痧疗法、拔火罐疗法、食疗、水疗、火疗、针疗等等,在民间正被广泛使用。与正统的教科书相比,流传在民间的特色诊疗技术显得内容丰富、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疗效显著,因此在民间被百姓推崇和喜爱。《串雅》一书中就说:“走医有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民间医疗的特征。

民间医疗多为口授身传,通过家传、师承等方式传播下来,家传主要是传授单方验方,即“祖传秘方”,师承有集中收徒和单独拜师学医,传授的內容大部分是专攻专科,如伤正骨科、蛇伤专科、刮痧放痧专科、小儿风科等等。当然也有有识之士自学成医的,打破了家传式和师徒式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让民间医学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如西晋名医皇甫谧,从20岁起开始发愤研读医术,因家庭贫困,他常常带书下地,边耕边读。42岁时又患风痹疾,半身不遂,但他仍然手不释卷,且多次拒官不任,还写就了《甲乙经》和《寒石散论》等著作,终成医林大师。

中国的民间医疗源远流长,《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代医学著作,都记载着相当数量的民间疗法和单验方,发展至今,民间医疗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医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民间医疗传承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民间医疗注重“以患者为主体”的思维方式

《易经》中主张“形而上为通,形而下为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要经历“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民间的诊疗过程中体现地非常明显。“以意治病,最为上一乘”,(清·石寿棠《医原·用药大要论》)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的是以“体验”和“感悟”为主的人文方法。“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典型地反映出民间医疗这一特质。这种思维方式与现代医学“修理式”的诊疗思维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更关乎患者的心理诉求,在与患者的互动上,民间医生更为主动、细致,更加感同身受,许多民间医生甚至能多次去患者家中进行跟踪式的个体性治疗,让患者产生积极的信赖感和亲切感。

(二)民间医疗注重“天人合一”的诊疗取向

“天乃大自然,人即人类,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也是儒道学说的精华所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相融。在民间医疗诊治中,人体疾病更多从自然之中寻找原因,如《黄帝内经》的思想核心就是“天人合一的阴阳五行理论”,强调人体、自然的和谐统一,疾病常常与天文、地理、物候、气象等等相关相连,因此民间医疗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现代民间草药常常收录在地方药物志或地方性的中草药手册之中。比如现在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海鲜药膳”就有很强的地域性,药膳材料取之海洋生物,只有海岛才有这独一无二的海鲜药膳,用于治疗或滋养调理产后、病后、身体气血不足、某一脏器虚弱的患者有非常显著的疗效。民间医疗对于“天人合一”的另一诠释便是主张药物源自天然,天然药物具有作用复杂、缓慢而持久,毒性作用少、不良反应轻等特点。我国药材资源丰富,昔日的民间草药医生就是运用草药走村串户为民防病治病,逐渐形成了草药单方和验方,这些单方验方在民间自然流传,在治疗疑难病症、急病、怪病、毒蛇咬伤等方面非常灵验,有甚至还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历来有“单方气死名医”之说。

(三)民间医疗注重“家族式”的医学伦理

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中最重要而特殊的是家族制度,中国的家是社会的核心。从家族功能普及的范围来看,传统中国的家,不只是生殖的单元,还是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政治的、宗教的、娱乐的,乃至医疗卫生的单元。作为较早的民间医疗,家族承担了传承的重要功能,许多祖传秘方世代相传,甚至“传男不传女”,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即使是师徒制的传承也是沿袭了家族制的文化规则,师傅对徒弟采取的往往是个体化、一对一的传授,倾注毕生的心血,徒弟对师傅更是奉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价值理念。从社会价值系统来看,家通过“育化”(enculturation)与“社化”(socialzation)作用传递给了每个人。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都是以“孝、悌”作为基本的伦理准则。医者“父母心”、官是“父母官”、君主爱天下“子民”,这在费孝通的文化解释中是一种“差序格局”,就是以“己”为中心。因此作为民间医生,在价值体系中往往要严格遵循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医学伦理,“医乃仁术”,民间医生对病人常常像对待亲人一样,民间医生的“德行”往往比技术显得更为重要。

(四)民间医疗中体现了众多珍贵的“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民俗的内容非常丰富,民间医疗与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医疗知识就是通过神话传说、服饰、饮食、居处、节日等民俗活动在群众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如元旦饮屠苏酒已成为部分地区的一种民间习俗,屠苏酒具有祛邪抗病和强身延年的作用,在服用方法上十分讲究,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这个民间医方为百姓所推崇和流行;端午节饮用菖蒲酒,在我国民间流传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具有提神、化痰、清头目、轻身坚骨之功,常饮可补脑益智、延年益寿。《太平圣惠方》谓:“菖蒲酒,主大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立萎黄,医所不治者。”《本草纲目》云:“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现代我国许多地区还流传端午前后,门前挂鲜菖蒲和饮菖蒲酒的习俗,以防病治病,特别是用以辟除温疫之邪(即预防传染病)。另外重阳节采茱萸、饮菊花酒、腊八节食腊八粥、冬至节喝羊肉汤等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民间医学知识,这些民间习俗中具有预防保健思想和抗病治病的方法已经成为民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间医疗文化的传承路径

民间医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过几千年筛选演变之后,已经成为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诊疗取向、“家族式”的医学伦理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色彩是当代医学所不具备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民间医术后继无人,民间医疗文化面临失传危险,保护和抢救工作已迫在眉睫。

国务院2016年印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提出“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推动中医药服务资源与临床科研有机结合,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体现了中央对中医、民间医疗(民族瑰宝)的重视,以期待民间特色医疗能够得到更加广泛运用,充分发挥其在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加以整理推广和规范。笔者认为,民间医疗文化传承和发扬通过这样几个路径进行:

(一)多途径搜集整理,使民间医疗文化通过文字方式得以保留

比如文献搜集,目前已有如《全国民间草药单验方选编》以及各地自行收集整理诸如《民间单验方选编》之类的书籍。但由于专用经费偏少,搜集整理力度不大,政府相关部门要想防止一些独具特色的医疗方法、医术经验再度消失,需尽快拨出专款,组织人员收集挖掘整理;又如通过考试献计方法总结整理民间特色医疗与医术经验,各地卫生部门要经常性组织民间医生进行考试,让民间医生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或医术经验写出来,然后经审核,合格者发给营业执照,允许其开业行医,将这些宝贵的试卷材料整理成书,流传后人。

(二)深入非遗保护工作,使民间医疗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目前已有140余项传统医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9个项目传统医疗入选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像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医药文化、藏医药。但是还有许多散落在民间的“特色医疗”、“锦囊妙方”尚未被发现和挖掘,民间医疗的非遗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未来几年,必须加大民间医疗的保护力度,建立一套民间医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估标准和名录体系,对搜集整理的民间医疗、医术进行类比分析、多方认证,分别设立世界级、国家级、省区级、市县级的民间医疗文化遗产名录,加以分级规范保护。

(三)加大教育传承力度,使民间医疗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以其信息智能、专业普查、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学习和传承的重要场所。在医学院校中加大传统医学的文化渗透,尤其是中医、药学专业学生,要加强对民间医疗的学习和认同;倡导“师承制”在医学院校的推行,民间医疗的学习更需要口传心授、心领神会、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大班式的课堂教学难以进行,“一个师带几个徒弟”的方式能大大提高专业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民间医疗的发扬;鼓励学生毕业去基层医疗单位、社区、乡镇医院,尤其对有志于传承民间医术的毕业生实施政策倾斜,既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又使得民间医术后继有人。

(四)有效开发民间医疗,使民间医疗逐步趋向专业化、市场化、科学化、法规化

专业化,即由专业医生开设专科或专科医疗机构或研究所,对那些确有实效的民间疗法或药物进行临床应用并研究;市场化,即在开发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一些操作简单、贴近生活、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群众急需的产品;科学化,即运用医学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研究和整理,剔除民间医疗当中一些非科学的成份,使开发的产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国际市场相适应,尤其是运用现代药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民间医药进行开发;法规化,将民间医疗纳入法律化的程序,如建立《民间医疗法》、《民间医生法》等,有效保护民间医疗技术。

民间医疗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即便面对现代医学和市场经济,依然焕发着无限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文化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类的和谐与进步,民间医疗文化的时代价值就在于使医学,使人类能更加健康地发展,只有用民间医疗文化精髓来补充和丰富现代医学,才能真正造福百姓,造福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茅建春,向珍蛹,徐翔峰.从铃医谈民间医学[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5).

[2]吴彩霞.中国古代民间医学教育形式评述[J].中医教育,2008,27(2).

[3]罗丹,莫税英.传统医学人文精髓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J].传承,2011,22.

作者簡介:刘瑜(1980—),汉族,浙江温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传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