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克华
摘 要:松材线虫病属于一种世界性病害,可对松树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该文介绍了宣州区宛陵林场杨林分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危害症状、发生特点等,并针对目前松材线虫病防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危害;特点;问题;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9-0070-02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造成的一种世界性的林业病害,对松树可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被称为松树的“癌症”,目前我国林业部门将其作为重点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之一[1]。松材线虫病在我国于1982年首次在南京发现,之后在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引发了大面积的松林枯萎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该病在我国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5亿元,间接损失更是超过了200亿元以上,并且其发病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危害还在持续上升。
宛陵林场杨林分场位于安徽省宣州区境内,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林场内马尾松林的面积就超过1000hm2,后来由于发生了严重的松材线虫危害,造成大面积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在当时防疫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林场为了对松材线虫病进行有效防控,大面积砍伐发病的马尾松林,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极大地浪费了松树资源。目前该场马尾松的面积在66.7hm2左右,为了控制松材线虫,林场实施了一系列的营林改造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降低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几率。为了对林场内松材线虫病实现长期有效的防控,有必要对其危害与综合防治进行探讨。
1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
1.1 发病原因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大量易感病的寄主。目前宣州区内分布大量的马尾松等绿化树种,林场内也有一定的分布,这些树种自身易发生松材线虫病,为此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很好的寄主条件。二是气候条件适宜。宣州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生存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气候条件,使得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流行具备了有利的客观条件[2]。三是人为因素。近十多年来,宣州区的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林区新建了宽阔的道路,在大大改善运输条件的同时也使不少携带松材线虫病的木材运输到林区内,埋下了发生病害的隐患。四是防疫不及时。近年来,为了避免人为对林区过多的干扰,林区积极响应政府推行的封山育林措施,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造成林区内长满野竹、杂草,不利于人员的进山监测,在疫情发生时不能及时发现,最终错过了最佳防疫时间,造成较大的损失。
1.2 危害症状 天牛汲取松树的养分时将其携带的松材线虫病的病原传入松树木质部,使树体的导管发生堵塞,水分代谢无法进行,影响了树脂的分泌,最终导致松树的死亡[3]。松树在感染上松材线虫病到最终死亡期间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4个阶段:一是发病初期。松树刚感染上松材线虫病时,其外观变化不是太明显,此时松树的树脂分泌量已经开始减少,树叶有点萎蔫,枝条上能见到天牛咬食留下的痕迹;二是发病中期。此阶段松树的树叶开始变黄,树干上天牛留下明显的产卵刻槽;三是后期。此时松树缺水症状明显,针叶逐渐萎蔫,颜色转为墨色,发病松树下的地面可以看到明显的蛀屑;四是末期。此时病害已经造成松树枯萎死亡,病株的针叶颜色为红墨色。
1.3 发生特点 笔者从事林间病害的防治工作多年,总结得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松材线虫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在监测工作不到位以及监测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在感染病原后刚开始症状不明显,林业工作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疫情,当其症状已经很明显时已经是病害发生的中后期,此时采取防治措施效果不明显[4]。二是病害的发生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松材线虫病借助于松褐天牛等传播,而且携带数量大。据统计,仅一只天牛就可携带20多万条松材线虫。有的发生重的林区可以呈跳跃式的发生,大大增加了疫情预警的难度。三是病害发生时症状复杂。松材线虫病发生时,其症状较为复杂,易与其他病害混淆,增加了确诊的难度。四是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较多。目前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不仅可以通过松褐天牛等方式,还可以通过木材运输等途径传入。
1.4 侵染过程及特点 松材线虫病每年发生的时间在5—10月。松褐天牛体内有大量的松材线虫,在其咬食松枝时会在松树上留下伤口,线虫即通过此伤口进入到松树体内,之后在松树内部大量繁殖,8—9月表现出明显症状,最终造成树体严重感染,枯萎死亡一般在10月左右。病害发生时如果气温在20~25℃则可快速扩散开。
2 存在的问题
2.1 治理难度大 有效控制植物疫病的一项基本措施就是及时开展有效的植物检疫工作[5]。松材线虫属于外来林业害虫,松材线虫病刚发生时比较隐蔽,检疫的难度比较大,难以及时发现,而且发生后传播速度快,难以控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我国林业检疫工作全面实施起步的时间较晚,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林区应用的检疫手段落后,这些都利于疫病的暴发;二是近些年国家重视森林生态工程的建设,很多重大的工程项目都需要从外地调入苗木,如果调运中检疫不规范,则会造成携带病原的苗木进入区域内;三是松材林内经常有一些混交林,一旦发生疫情很快扩散开,短期内难以控制住,若采取砍伐治理措施,则難以保证在清理发病松树的基础上不影响健康树木的生长。
2.2 防治技术落后 自从1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松材线虫之后,我国一直重视对松材线虫的防治,经过30多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受到成果转化成本高、转化难度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基层待遇不高,难以留住人才,现有的不少林业技术人员年龄较大,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造成很多林区还是采取比较落后的技术防治病害,难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2.3 未建立起完善的检疫系统 我国开展植物检疫起步时间晚,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加上检疫手段不科学,造成很多病害的检疫只能停留在形式上,难以有效控制住病情。木材运输中,遇到人情户、关系户等,木材检疫站对松材的检疫不严格,造成携带病菌的木材运输到外地传播疫情。
2.4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一项新的先进技术从最开始的试验设计,到最终的实施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难度较大,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一是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投入资金不足,进程缓慢,有的进展因为资金缺乏而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推广;二是在林区内实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则无法确保所有的防控措施实施到位,不仅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病害的治理,还会造成病情反复发生,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3 综合防治对策
3.1 完善植物疫情监测体系 实现疫情的良好防控,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掌握疫情的发生动态。宣州区要建立起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积极监控林区疫情,以及时发现疫情并尽早防治。一是设置检查站加强木材检查。可在辖区出入公路口设置检查站,对过往的木材运输车辆加强检查,杜绝携带病原的苗木进入辖区内。二是对区域内的松林要每月固定检查1次,确保一旦有疫情能够及时防治。三是定期对区域内的木材加工市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木材要及时销毁,并对商家进行必要的教育。四是建立明确的处罚制度。在不断完善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起明确的处罚制度并将具体的要求细化到具体的部门、负责人,将责任落实到位,确保相关措施实施到位。
3.2 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 对林间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将松树纯林改为混交林,增加林间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整体的抗病能力。还需要在针叶林外营造阔叶林,对松材线虫病疫情的扩散可起到很好的隔离效果。营林时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科学做好疫情的预防,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3.3 科学治理 一是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松褐天牛,因此该病的生物防治上可采取保护松褐天牛天敌的措施,以虫治虫,从源头上消灭松褐天牛。二是物理防治。松褐天牛高发期在林间悬挂一定数量的诱捕器,以诱杀松褐天牛,降低林间天牛数量,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一旦有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需及时连根将病株伐除并运输到空旷地带集中焚烧[6]。三是化学防治。每年的10月前对准发病松树的树干喷杀螟松乳剂,对松树皮下天牛幼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另外,还可以将乙拌磷等药剂喷洒在松树下部的土壤中。
参考文献
[1]曹志良,刘农标.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装备技术,2003,29(6):18-19.
[2]楼焕泽.浅淡当前诸暨市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治对策[J].现代园艺,2016(20):59-60.
[3]何荣庆,王敏敏.松材线虫病发生防治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J].林业工程学报,2000,14(4):5-7.
[4]李同敏,韦斌.林业工作中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23-25.
[5]王陈.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8):108-109.
[6]吳永健.浅析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J].花卉,2017(12):144-145.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