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对策

2018-05-30 11:00刘海楠
报刊荟萃(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转型体系院校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和所属地域所具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转型发展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生与发展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中,从学术型人才向应用性人才进行转变,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也势必以培养应用性的人才为出发点,来适应大形势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新路径。而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协同性,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活动灵活多变,这些特点与大形势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完全吻合。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关键是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化特色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首先要从当地的区域经济现实情况及发展情况作为立足点,进行学科的专业设置和人才的实际培养。其次,对于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要切实与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相呼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和有效支撑。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生产、传播和转移科学技术知识的重任。因此,加强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较为薄弱,高校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因而也很难构建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而使得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并且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各行业的动态发展及商业信息把握不夠精准。

创新创业教育针对的对象范围不广泛。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选择以公选课的形式来教授创新创业课程,这就会产生一种局限性。只会有极少数具有创业意识和愿望的学生会自主选择此类课程,并且以此为范围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推广,并以少数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成功作为依据来对整个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评价及研究,事实上这种做法缺乏全面性和实效性。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初级阶段。当前存在校内相关人才不足,教师本身创新创业理念滞后、经验不足,课程与专业脱节、校方所能提供的实践基地缺乏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可见,建立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高效、有力度的组织管理。目前有一部分地方高校已经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业学院或者创新创业教育部门来进行专门负责,但许多地方院校还未创立专门的部门,大多依托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如若有专职管理部门,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就会更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更全面、更深入的开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性和力度性。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更新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中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与转型发展相结合,并且教育要以培养自主型创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教学、实践、思想指导、社会引导等多方面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予相关帮助和扶持。把创新创业与学生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与个人事业的成长联系起来,与职业生涯联系起来。并且扩展创新创业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育,与专业相结合,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整个校园建立起浓厚的“万众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首先要具有目标性。创新创业教育要把对象扩展为面向全体学生,但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愿望和创业的潜质以及能力,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提出适合各自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构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其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应当以制度创新为先导。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更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出创业创新教育,并增加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校内人才培养。因该多培养创新创业类专职教师,而不是倚赖所谓有经验的非创新创业类专业的教师,并且落实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第三,通过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文化传播等方面培养学校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并且通过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学校设置针对不同专业、行业、学生类别的创新创业课程;学校提供创业园、实训场地等提升创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完善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支持体系。成立高校、有力度的专职管理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职能。建立符合学校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业学院或部门等。统合学校创新创业资源,指导制定并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着力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主导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

四、结论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高校、高校教师、高校学生以及社会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深入剖析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对策,进而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房汝建,朱锡芳,伍婷.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

[2]鲍桂莲,冯爱秋,肖章柯等.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

[3]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

[4]陈吉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中国市场,2016.

作者简介:刘海楠(1985—),男,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化、日语语言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转型体系院校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