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琪 姚丽萍 张宇心 谢晓芳 许楠 李金翰
摘 要:目前我国村医普遍趋于老龄化,该类人群还存在收入较低、工作量大、进修机会少等问题。本次调研以石家庄市正定县为例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小组设计针对不同人群的调查问卷,在石家庄市正定县对部分乡村卫生室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2.0、Excel进行数据分析,从内外两部分因素入手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发展乡村医生事业及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规划指导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医生;发展;调查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疾病诊治、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问题,本调研小组以石家庄市正定县为例进行调查,通过村医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深入了解河北省村医的实际情况,本调研小组于2017年至2018年间,多次抵达石家庄市正定县对部分乡村卫生室及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及人物访谈。
(二)调查方法
本调研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关于不同人群对村医认识、满意度、需求量、以及对村医的期望和地区院校在校学生向“村医”这一职业规划率等方面的调查。截止目前已调查村医20人,村民60人,网上调查大学生260人。通过问卷分析进行数据整理。
(三)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Excel进行整理及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村医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村医13人(65%),女性村医7人(35%);平均年龄约为56岁;中专及大专学历达到100%,但无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主要以临床为主;治疗主要以西医西药为主,部分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年收入大约在2万左右。具体如表1
(二)村医的工作情况
大多数村医均具有专业院校学习经历,并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达20年以上。其每日工作时间约为8—12小时;服务当地80%——90%的农户,接触多种常见疾病。
(三)村医希望政府提供的帮助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对希望政府提供的帮助主要包括:提高基本工资18人(90%)、加强补贴17人(85%)、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13人(65%),其次是加强培训等。
三、所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方面
(1)村医数量少且工作负担重。目前村医不仅数量少且老龄化趋势严重,同时村医对村民无论是提供基本医疗还是公共卫生服务均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青年医生更愿意在医疗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任职,一边是老一辈村医老龄化的加重,一边是新一代青年的“拒绝”,这种断层状况使村医难以兼顾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2)针对村医的各种补偿机制未完善。按照《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年——2020年》要求,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周。但因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因素,村医较难获得培训机会;此外,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也促使村医产生倦怠心理。此现象严重影响村医对自身的职业价值感。
此外,村医的个人收入的构成存在隐患,目前随着药品加成的取消和医疗收入的减少,虽有相关政策对村医进行补助,但仍不能满足村医日常所需。而乡村医生大多为农村户籍,医疗保险以新农合为主,不享受其他医疗保险,同时虽单独设立了养老保险,但因金额低较,仍难以满足未来的生活保障和养老需求[1]。
(二)自身方面
(1)经营理念跟不上医改步伐。老年化、低学历、缺少进修机会,是导致医疗技术欠缺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村医职业发展瓶颈的主要问题之所在。医改前,村医的经营理念都是多劳多得,村医收入来源主要是药品利润。而医改后,国家把村卫生室纳入了乡村一体化管理,承担起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2],此时的村医收入受到了国家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制约。村医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和与社会发展接轨的医疗技术,才能改善现状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发展需要。
(2)村医存在“边缘心态”。“边缘心态”是相对于“主流心态”来说的,与城市大医院相比,村医容易产生被忽略的感觉,即“边缘心态”。调查发现有各别村医存在“边缘心态”,从而产生失落与不平衡感,直接影响其在工作中的状态及社会公众效应。
四、提出建议
(一)加强机制建设,完善专业培养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个体需求自主性。根据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合理的报酬体系必须满足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和自身公平三个要求[3]。乡村医生的收入与其他岗位及较高医疗机构人员差距甚远,同时政府补偿机制尚未完善。因此,外部建设建议建立良好有效的激励机制,动态调整乡村医生各渠道补助标准。完善社会保障、补偿机制,为村医发展提供必要的扶持政策和便利条件。内部建设建议村医自身应转变思想及经营理念,更加自主、积极地做好本职工作,落实政策的响应。
(2)鼓励发展全科医生,加大医疗培训力度。随着全科医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扩大全科医学专业建设迫在眉睫。建议实施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深化全科医学服务内涵,向农民群众提供集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个体健康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医培训机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专业化培训,更充分的满足村医自身建设和市场需要。
(二)加强在校医学生人文价值培养,推进村医可持续发展工程
针对乡村医生数量少的问题,建议大力推进大学生村医工程,多渠道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并与医学院校合作开展多种方式引导培养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提供下基层锻炼、实践渠道。政府层面建议出台关于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实习、锻炼及工作的相关鼓励政策;建立医学生基层锻炼与职业成长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改善村医断层。
(三)完善村医职业心理环境建设,逐步消除“边缘心态”
要让村医清醒的认识到没有边缘的岗位,只有“边缘心态”。要想村医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完善其职业心理环境建设,重拾务实心态。
参考文献:
[1]张溪婷,王晓燕,吕兆丰,程文兵,李海滨.基于村医视角的北京市H区乡村医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调查.医学与社会2016.11(29),24-27.
[2]村医们为何觉得难以营生.全科医学论坛,2017.02.14.
[3]蘇锦英,高倩.我国乡村医生医疗收入现状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21(8):27-28.
作者简介:吴思琪,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通讯作者:许楠 李金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