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晴
一、确定重点
《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大故事中套小故事,人物对话极富戏剧性色彩。我将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重点归结为:第一,梳理课文内容;第二,读好人物对话。所以,这一课任务单与微视频的设计都旨在以充满趣味的“墨彩标记法”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上的指导。从朗读课文和梳理课文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更好地进入文本。
1.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生成问题的主要依托是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所以,任务单中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汇聚提炼问题。
(1) 达成目标。读准字词,会写本课生词;设计自己喜欢的墨彩标记图;借助“墨彩标记法”标记课文,通顺、连贯地读课文;学会概括故事。第一个目标指向基础知识积累;第二个目标指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第三个目标指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第四个目标指向引导学生质疑,为课堂学习中的挑战性问题做好准备。
(2) 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字部分,生字归类、难字质疑。
任务二:设计我喜欢的墨彩标记图。
任务三:借助“墨彩标记法”标记小故事中的对话部分。读一读,演一演。
任务四:借助“无影无踪、争论不休、射雁充饥、两全其美”四个词,概括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3)课堂学习方式预告。检测自主学习成果,理清课文脉络,聚焦小故事。
(4)学习方法建议。质疑与思考并重,朗读与梳理齐抓。
总之,做一个好“引子”,以问促问 ,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生成新的问题、新的知识。
2. 微视频的设计。在问题意识的指导下,我的微视频设计重在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
第一部分聚焦课文内容的梳理。我以举例的方式给出第一种梳理方法——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画简单的思维“路线图”。再举例指导学生合理搭配日常使用的各种标记符号,将不同的课文内容做不同的标记,使文章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形式清晰呈现。
第二部分聚焦朗读指导。首先送给学生第一波大礼——朗读符号。小小的停连、重读等符号,让学生很快将课文读通、读顺。接着,送给学生第二波大礼——表情。引导学生结合任务单中设计的个性化表情图,在文中相应位置做标记。这些形象的表情图时刻提示学生朗读时注意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使朗读更具感染力。
微视频是一种碎片化学习。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疑问的知识点做一个“引子”。我始终坚持微视频给学生的不是单纯的课时内容的讲解,而是方法的指导。于是,我用“墨彩标记法”这条线将梳理脉络和读好课文这两个达成目标串联在一起,相应的教学环节也就更加清晰了。
二、教学应用
1. 激趣导入、质疑探究。导入课文的同时,我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以看图猜字的游戏入手,解决了对“争论”一词的理解以及“辩”字的理解与书写问题。与此同时,也无形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题目的核心——爭论。
2. 教学字词、识写生字。学生以读和写的方式展示自己结合任务单预习字词的成果。同时,我也结合任务单中反馈的字词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必要的地方做了简单的讲解。具体分为四步:
(1) 展示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分类的词语。
(2) 出示任务单统计情况,指导书写最难读的生字(剖)和最难记的生字(键、赞)。
(3) 鼓励学生展示的自学成果。默写词语。
(4) 读好故事中很有特色的三组词语。理解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
这一环节并未耗时太多,给后面的重点学习留有足够时间。
3. 理清脉络、概述故事。我出示了文中的一幅插图,各组学生整合微视频学习的成果做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我进行了两次引导,一是结合插图抓核心,学生很快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兄弟俩的争论。二是找文中的关键语言和标点符号提示。很快,文章脉络明晰呈现。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全文的核心——兄弟俩的争论。
4. 边读边想,品读“争论”。已经用微视频中的墨彩标记法练读过课文的学生轻松地达到了朗读通顺、连贯的要求。我们自信地踏上了更高的台阶——读好人物对话。这个过程中,我提示了两个方法:一是读好提示语,二是关注标点传达的语气。从两人练读到小组赛读,再到全班表演读,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课本内容也活起来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争论的情绪,教师变成课堂的参与者——
师:你们读得真过瘾!连老师都想试试了,谁愿意跟我合作?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合作读人物对话。读完两组对话后,教师进一步引导……)
师:大雁必须煮着吃,煮着吃又能喝汤又能吃肉,岂不是更美味吗?
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快速反应,开始了新的争论。这时,教师悄悄退出舞台,学生自然而然分成两方,争论得越来越激烈,妙语连珠。
一堂翻转语文课结束,学生都已深深地进入了角色,不仅读好了课文中的两组对话,还自发地展开了更高层次的争论,他们已然成为作者,在创作故事了。于是,我提出了下节课更高的要求:绘声绘色讲故事、畅所欲言谈感想、有理有据来争论。我们一起畅想着第三课时,可以进行一次辩论赛。
5. 布置作业,拓展能力。
(1) 辩论赛。
正方:花生应该煮着吃。
反方:花生应该炒着吃。
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反驳对方。
(2) 我们也来写一写争论的故事。在练习纸上填上合适的提示语和争论的对话,用对标点符号。
这堂课的焦点不在老师,而在整个教室的学生。方法的点播好似一双大手,将学生推上更高一级的台阶,学生在语文世界里更积极自由地拔节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