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出火花 有序练思维

2018-05-30 10:48肖培东
语文建设·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发明论点议论文

肖培东

《怀疑与学问》一课,位于统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提示明确了主题:“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更好地落实课文的思想价值,单元提示还提供了策略:教学中要“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那么,如何在《怀疑与学问》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去领会“怀疑”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并有层次有步骤地训练区分、发现、联系、分析、思考、判断等议论文逻辑思维能力呢?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提出,词语赏析可用替换法,通过对比发现文字妙处。这种替换品味法,老师们往往用于局部的语言品味。“替换”也能多一些变化,多一些角度,多一些层次。一个看似简单的“替换”其实包含多种思维活动:寻找信息、提取概括、对比分析等。那就努力让“替换”丰富起来吧,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段句到篇章,字、词、句、段,标题、顺序、观点、例子,无一不可换,让学生在“替换”中焕发学习的激情,激活思维的火花。

一、换标题

镜头一

師:同学们,如果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而改用课文当中的其他短语或短句做标题,你会选用哪一个?

生:我觉得可以用第三段的“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生:第一段中的“学者先要会疑”。

生:“盲从或迷信”。

生:第六段中的“怀疑和明辨”。

生:我会用“怀疑、思索、辨别”。

生:第五段中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生:“学则须疑”。

师:顾颉刚先生所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也就是说,新标题要显示“怀疑与学问”的关系。那么,你觉得哪个同学拟的标题不符合。

生:我觉得“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不符合,因为它没有讲到怀疑。

生:“盲从和迷信”也不行,没有学问和怀疑。

生:“怀疑与明辨”没有谈到学问。

…………

(最后同学们认为“学者先要会疑”和“学须则疑”可以做这篇文章的标题,理解了本文的论点)

师:那顾颉刚先生为什么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

(学生思考)

《怀疑与学问》是论题型标题,一般教师会告诉学生论题型与论点型标题的区别,然后追问学生标题的类型,得出结论后,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论点句。看起来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到了关于论点的知识和能力,但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是灌输的,思维训练是缺失的。

把标题换成文章中的哪个短语或短句合适?原来标题也可以替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就猛地扎进文本中,带着思维的火花细读琢磨。这不就是本文“怀疑”的思维品质吗?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冗长的知识介绍不如让位给文本阅读,让学生最快速、最直接地进入文本,去直面文字,去发现文字的精彩。这个替换标题的活动,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要寻找中心论点,就必须通篇阅读,必须熟悉文章传递的信息,才有可能作出判断。

替换标题的教学活动,是主动学习的第一步,亦是区分材料和观点的有效训练。这个过程,不靠教师传授,而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践运用。

替换活动的一个重要思维训练,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对比,进而作出判断。分析是在训练“论证”,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找到可以替换标题的句子后,许多教师会忍不住作出评价,或者干脆抛出答案。这样一来,快是快了,但下次遇到另一篇文章,学生能自己判断出哪句话是论点吗?因此在替换活动中,教师应该沉住气,不要急于评价,更不要替学生作出决定。可以给学生评判的标准——“找到的语句能涵盖标题‘怀疑和学问的关系吗”,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找到中心论点。替换活动在此上升一个阶梯:学生不仅能区分一般性议论句和观点,还能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唤醒已有经验,获得议论文的知识和能力。

成功地替换之后,学生往往为所得而满足,大多数老师亦常常止步于此。这时可以来个追问:为什么作者不把标题替换成我们找到的“学则须疑”呢?

从寻找替换到判断替换是否恰当,再到为什么不替换,层层叠高之外又加一叠。是啊,明明可以用更明确的论点来替换标题,可作者为什么不替换呢?这么一个“替换”,又“逼”得学生去揣摩作者的思维,把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写作思维进行对比;学生从而不仅发现作者写了什么,更领悟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奥妙。因此,“替换”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千变万化的“替换”都是为了让学生深入文本,发现自己思维的盲区,提升思维的品质。

二、换句子

镜头二

(师读“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你们能把这个长句子变成两个句子吗?

生: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好,如果顾颉刚先生不用文章中的长句,而是采用我们刚才分开的两句,他会把这两个句子放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

生:“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这句要放在第三段开头。

生:“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还是放在第六段开头。

师:为什么?

课后“思考探究”活动二:“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课后习题给出了教学路径:找出关键句,分析关键句的作用,进一步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

那么课堂上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呢?大多数老师通过讲授知识,告诉学生这个句子是承上启下句,承接上文什么内容,引出下文什么内容。讲解之后学生看起来也的确是明白了,但细究起来,学生其实是困惑的,并未真切体会承上启下的严谨结构,没有切实领会议论文严密有序的逻辑思维。

这一次的替换,首先把关键句子变形,把一个承上启下的复句替换成两个单句,然后要求学生对句子的位置进行替换。这个替换活动的核心在于:替换的是言语形式。通过对言语形式的替换、复句单句的替换和句子位置的替换,教师引领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中反复穿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向讨论言语形式方向纵深发展,在“得意”的基础上“得言”,“得言”后又“得意”,懂得了怀疑的作用,形成了对文章内容和层次的清晰认识。

标题可以替换,关键句子可以替换,教学就在不断的替换中前行。

三、换段落

镜头三

(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后)

师:能不能把第六段放到第三段的前面?

生:不可以,因为第三至五段是比较重要的,后面的是次重要的。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我觉得都很重要。

生:我觉得都很重要,但后者更重要。

师:这就有意思了,有争论了。

生:先讲消极方面的,后面再讲积极方面的,先抑后扬。

师:这不能叫先抑后扬。叫什么呢?对了,逐层深入,层层递进。辨伪去妄是吸收,然后是新的创造,所以说后面那一部分建立在前面那一部分的基础上。难怪作者用了什么关联词?

生:不仅……也……。

师:这又是层层递进。所以,你看,写议论文的时候,安排好文章结构非常重要。

正如议论文讲究逻辑层次,教学中的替换活动也得有层次,既要多角度地展开,也要前后呼应构成一个整体序列。在学生对承上启下关键句的替换中领悟了文章论证层次后,师生继续在替换中深入论证结构,可把第六段和三至五段进行替换,进一步尝试用段落替换的学习活动来学习本文的递进结构。

初中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形象感悟阶段,不擅长抽象的逻辑分析。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务必关注学生言语表述背后的思维品质,力求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进行逻辑分析。让学生通过段落的位置替换,在对比中分析段落内容上的差异,学生很容易会想到“先抑后扬”,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关注替换背后的逻辑关系——递进的论证结构,从而领会议论文写作的奥妙。

镜头四

师: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把这篇文章开头两段话放到结尾去,你该怎么处理?

(生思考)

生:所以,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也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生:我觉得最后还要加一句“我们应该怎么怎么做”来总结。

师:对,我们更需要在学习的时候学会怀疑。这样,这篇文章就变成什么结构?

生:分总结构。

师:我们又把它换成了另一种结构形式的议论文。

课堂结尾,有了前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替换训练基础,此刻只需轻轻地将头尾段落一换,学生便能自主运用逻辑思维在替换中对比分析、综合判断,直切要点,得出结论,把握总分与分总的逻辑结构。

课堂伊始用替换切入文本,课堂结尾用替换把握议论文的整体结构,替换贯串课堂始终。专注替换,学生掌握了一种解读方法,习得了严谨有序的逻辑思维。无论哪一种替换活动,都始终面对文本,关注文本,回归文本,在对文本自身的替换中领悟文本。

四、换词语

镜头五

师:“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必需步骤,基本条件,“必需”和“基本”这两个词能否互换?

(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语言)

…………

师:“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这里的“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词能换位置吗?

(学生思考,讨论,理解语言)

文本细读和词语替换,似乎是文学性文本的专利。许多老师会在小说、诗歌、散文教学中对字词进行细细品味,反复分析。而对于议论文,似乎只要抓住了论点、论据、论证,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殊不知,议论文的逻辑思维,不仅仅体现在大处——文章的段落结构,也表现在细微之处——句子中的词语。

师生在替换标题、段落、句子的活动中,可站在高处俯瞰其结构之谨严,还可俯下身子细究其用语之周密。如对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进行替换教学活动时,不仅从大处入手,把句子替换成两个单句,把两个句子替换到文章的不同位置去,还从微观进入,对这个句子的关键词语“必需”和“基本”进行替换。又如对“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个词语的顺序进行替换,使学生发现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总之,教师要胸中有丘壑,贴着言语形式去作种种替换,才能造就有思维深度的课堂。

五、换例子

镜头六

师:顾颉刚先生告诉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怀疑顾颉刚先生的这篇文章呢?比如第六段,你读下来,有没有质疑的地方?

(生思考)

生:老师,我觉得举的例子,有点费解。普通人这样做的话,也可以做学问家了。

师:其实你想说戴震这个事例还没有说充分,对吗?

(生点头)

师:这段文字的论点要围绕“怀疑后,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来展开,所以举例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说到“新学说”“新发明”。这样,我们读读文章中戴震事例的有关句子,想一想为了更好地论证论点,戴震的例子应该怎么写最好?

生:后面再加上戴震的成就。

师:对了,这样就和“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一致了。

学则须疑,这既是本文作者的观点,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极好熏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怀疑精神,教师当然可以向外拓展,替换大量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但更好的方法是,让课堂教学回到文本中去,就在这一篇文字中运用“学须有疑”的思维寻找可以替换的学习资源。

师生一起细读第六段,就会发现戴震这个例子的阐述有些问题,结尾部分是否可以替换一下,加上戴震后来的成就,以更好地突出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论点?也有学生质疑,“积极方面”“消极方面”这两個词语的嵌入不够严谨,理解费事,是不是也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质疑精神思考探究呢?

这一次的替换,激发学生主动对文章中的论据提出疑问,分析材料与论点的关系,并尝试着补充写作,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替换”。因为学生不仅仅是在分析,而是进一步研究判断;不仅仅在阅读理解,还在尝试着将阅读中收获的逻辑思维转化为写作能力。

常见的教学替换活动,局限于微观,更缺乏有层次、有变化、有系统的“换”。这一课的教学,在“换”中变化层次,变化形式,变化角度。《义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初中生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要对教材进行“大卸八块”的手术:“换头”——替换标题,掌握关于论点的阅读分析能力,抓住文章的核心;“换心”——替换关键句,把握承上启下的句子,并借此梳理文章内容层次;“换脚”——替换段落顺序,厘清递进的论证思路;“换手”——替换词语,在细微处品味逻辑谨严之美;“换血”——替换论据,尝试运用议论思维,独立表述。如此,换得有序,换出了主动思考的火花,换出了议论文阅读的能力,换出了逻辑思维的品质。

猜你喜欢
新发明论点议论文
聪明飞船 (一)科学家爸爸的新发明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新发明
新发明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