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之川
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并提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就包括“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并且规定这一学习任务群贯串必修(高一)、选择性选修(高二)和选修(高三)三个阶段。新课标为什么要提出这一学习任务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又该怎样在教材、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才能使之落地生根?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很值得思考、探索和讨论。
一、为什么提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1.时代的呼唤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成为时代主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强音。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质。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研究新任务,探索新路径,创造新教法。在这种背景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被列入高中语文课程也就是水到渠成、应运而生的事情了。
2.社会的期待
当今社会的显著特点,就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影响愈益深远。新媒体新技术正在改变着社会,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互联网突破了课堂、学校求知的传统边界,使得智能创造的价值日益凸显。微博、微信等众多新媒体为我们的信息获取和人际交往提供了多种便利。一方面,未来的公民,必须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了解社会预期,建立人际网络,获得群体认同,交换所需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并运用于社会实践,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海量的信息资源共享成为阅读交流的宝贵素材,也提供了快速度、大容量、多品种的阅读交流工具,使人们的阅读交流方式发生诸多变化。比如,在阅读方面,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数据图表阅读、碎片化阅读等阅读形式;在交流方面,出现了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电子媒介,不仅提供了史上最大的发表交流平台,还提供了最为广阔、更加便捷、更加自由的表达交流空间,同时也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跨媒介素养,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不仅要有理解能力、选择能力、评价能力,更需要具备探究质疑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决策,学会创造。语文教育只有将自己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使语文教育资源联网上线,才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
3.教育的要求
2016年9月,教育部有关部门委托课题组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我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一是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二是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三是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四是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五是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六是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其中,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都与新兴媒介密切相关,都需要学生具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基本素养。
4.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
语文是工具,运用于人们交际交流,学习发展;语文是桥梁,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传承精神血脉;语文是载体,承载公民人文素养,提供审美体验。一方面,语文是母语学科,语文教育不仅教语言文字与逻辑,还传递价值观与信仰,关乎每个学生的认知与审美、人格与心灵。社会整体语文素养决定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因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语文都是事关立德树人的基础学科,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视,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一个口号:“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改革必须摆脱应试化、功利性的羁绊,增强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引导学生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中,提升语言文化素养,通过不断优化语言文化教育体系,让学生掌握和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文化自觉,提高跨文化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理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新课标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基本定位是:“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这就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任务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笔者理解,这里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1.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重点在“阅读与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仍然是语文,而不是新闻传播学或媒介信息论,仍然是如何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突出的仍然是语言文字运用,只不过是学习的载体或形式发生了变化。探究语言文字在不同媒介中的实践,把握其特征与规律,提高面对不同媒介时的理解、判断、质疑能力,以便更加实用高效地进行沟通交流。课程内容包括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这一个“跨”字,架设了语言文字符号与不同媒介盘旋贯通的“立交桥”,而“语言文字运用”则始终应是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明显“地标”。
2.强调不同媒介的互联互通
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所“跨”的媒介,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报刊,也可能是网络、影视、广播、手机等其他形式。学生所要阅读与交流的,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实物、图片、数字或包含声光电等因素的综合体,甚至可能是博物馆、纪念馆或文物古迹等。通过多样化媒介的考察、阅读与思考,把握媒介信息的表达形式与特点,对其所传播的相关信息,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浏览筛选、分析识别、辨析真伪,同时根据需要,加以选择运用,并能用这些不同的媒介手段,开展表达与交流活动。也就是说,“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既是一门课程,更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3.指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语文学习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最终教学目标一定是指向学生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或梳理探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分析评价能力,即新课标提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不同媒介的阅读与交流活动,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不跟风随大流,而是具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并能运用于自己的表达交流实践中。对流行的网络文学文化现象,能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并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怎样落实“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落实“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至少需要从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统筹规划,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教材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教材编写建议”,包括“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落实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教材要落实各自的专属任务群,还要落实贯串于高中语文学习始终的共同任务群”。因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材编写无疑要着力于落实自己的专属任务群和共同任务群。笔者认为,教材编写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要求,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材编写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媒介表现形式,增强新兴媒介素养,总结信息语言特点,把握信息传播规律,提高表达交流能力,培养求真务实态度。二是要抓住信息时代特点,聚焦学生语文生活。教材编写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式,学会辨识不同媒介信息,会用、善用自媒体。三是内容设计要富有弹性,方便教师实施教学。教材编写要考虑一线教师教学的需要,注意给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教师留有余地,方便他们因地制宜地选择、调整和开发课程资源。四是要打通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进行一体化的统筹规划。按照新课标的规定,“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只在必修阶段安排0.5学分,9课时,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没有安排学分,而是渗透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這就需要教材编者进行整体规划,按照不同学段分步实施。五是要突出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根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要突出探究活动,探索跨媒介背景下的革新,发挥传统学习方式和新兴学习方式各自的优势,融合多种媒介,有效运用不同的学习资源,便于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调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活动。
2.教学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列有“教学建议”,提出要“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等。当然,各地方、各学校办学条件不同,师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这里只能就一般情况,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提出笔者的若干建议。
一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时代跨媒介学习的特点,提高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触发点在“跨媒介”,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拼装组合,而是阅读与交流过程中的资源整合,需要跨越多种媒介,融合听说读写,勾连古今中外,沟通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运用优质素材和范例,进行深度阅读、充分交流。二是要正确处理语文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必然会涉及信息技术,涉及线上线下,但目的还在于创设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情境,形成鲜活的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而不能舍本逐末,技术至上。三是注重创设综合学习环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交流不同的媒介信息,更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多种媒介,提高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激发探究兴趣,拓宽选择空间,发展语文特长。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标的颁布,大大激发了广大语文教师学习探索“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积极性,如胡勤、褚树荣、张悦、蒋文杰、耿文超等老师,都在这方面作了可贵探索。
3.评价
这里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作用,终结性评价具有甄别、选拔功能。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无疑都应该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全面把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特点,并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但具体说来,二者又有所不同。过程性评价应以新课标中“学业质量”规定的五个层级为标准,按照不同层级的质量描述进行评价。同时,还应注意这一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具有不同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注意区分评价的重点和层次,考查学生在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时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不同表现。就“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来说,应着重考查学生跨媒介的信息获取与表达,概括归纳其特点规律,辨析评判媒介传播立场,分析审视其思想内涵。对跨媒介阅读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是否能够对获得的信息及其表述逻辑作出正确评价,能否运用获取的信息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对跨媒介表达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做到语言正确、概念准确、判断合理以及推理是否符合逻辑。
近年来,我国高考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高考改革的核心立场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改革方向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考试内容着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考查形式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重视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比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实用类文本阅读第9题,选用《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对“墨子”号量子卫星的报道,要求学生在准确解读三家不同媒体报道的基础上,探究它们不同的新闻立场,分析文字背后的深层原因。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深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别人,而是理性思考,自主分析,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种考查导向,就是为高校选拔创新性人才和合格新生服务的,同时也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评价带来启示,即激励、引导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广阔的知识视野,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媒介、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文系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8年度重点项目“大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统筹规划研究”(项目编号:ZDI135—7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