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公共艺术的主体间性

2018-05-30 09:43王顺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城市形态文脉城镇化

摘要:公共艺术改善城市景观、改变城市面貌、改进人城关系,是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同一。主体间性理论在文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已有应用,新时期的艺术理论也应实现主体间性转向,并通过社会学、认识论和存在本体论的三个理论层次,思考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与阅读实践的若干问题,对新时期城市景观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す丶词:主体间性;“新型城镇化”;公共艺术;艺术教育

ぶ型挤掷嗪牛篔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1-0086-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1.015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形态,具有改善城市景观、改变城市面貌、改进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是人城关系的实践形态。主体间性作为西方当代思想界的重要成果,在与文学等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很少用来解决城市和艺术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用主体间性的社会学、认识论和存在本体论三大理论,来指导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创作和工程建设实践,既针对国家关心的城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景观解决方案,又拓宽了公共艺术的理论视野,同时也是对主体间性的艺术实践形态进行的有益探索。

一、 公共艺术是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同一

(一)公共艺术及其城市意义

当代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和市民的乐园,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于21世纪新诞生的艺术门类,主要指艺术家为特定公共空间创造的艺术作品或设计工程项目,从街道、广场、建筑到园林、雕塑和公共设施等,皆属公共艺术范畴,是城市环境工程艺术化的产物。公共艺术能有效改善城市景观,用突出某种特征等艺术手法,实现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作用,以体现社区或城市的历史或文化价值。公共艺术具有强大的城市精神意义,一方面正在改变着和即将改变城市的面貌,通过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精神状态和对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发展成熟的标志,具有增加城市精神财富,积极表达城市特征和文化价值观,体现市民“家园意识”、形成场所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等作用。从城市建设、城市主体(人)感受和体验的角度去理解,当代公共艺术、人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生活艺术化、艺术工程化”。通过营建有意义的公共艺术,实现公共景观自然美、现代社会和谐美和城市环境人文美的统一,[1]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

(二)城市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同一

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区域布局形式、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功能地域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城市形态(urban morphology)与城市形状(Urban Form)、城市型式(Urban Pattern)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城市形状指向城市外部轮廓,城市型式主要指城市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城市形态则是城市集聚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公共艺术一方面建立在城市形态的物质基础上,另一方面有天然象征和代表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等城市社会精神面貌、社会群体、政治形式等文化形态。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一书中指出:“城市是一个‘圣地、一个精神解脱处,是一个新的世界,也是一种新的压迫......城市也是体现人类的尊嚴、解放和敬畏的地方”[2]。公共艺术正是具有城市环境功能的物质形态和具有深刻精神、符号语义的文化形态的同一体。

二、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内涵

主体间性[3]作为一个学术概念,首先是由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的,其内涵是人与世界的同一性,主体与主体之间不是征服与对抗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与理解的过程。主体间性在中国有天然的成长土壤,从世界文化交融和发展的高度,可将主体间性理解为中西哲学思想的现代结合点。主体间性不同于主体性推崇此在把握存在、主体改造客体,而是将存在看做是另外一个主体,通过主体与主体间的平等关系,进一步认为审美是主体蕴含深刻思想的创造性活动,是对存在意义的直接感悟和情感超越。从主体审美的角度出发,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具有存在论的意义,将审美看做主体自由的存在方式,用主体与主体之间统一的、平等的和沟通的方式去理解主体关系,便已经开始迈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思想可以从社会学、认识论和存在本体论三层理论此次进行把握。

(一)人与人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学层次

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个体价值得到承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社会实践克服异化,建立人与人的自由关系。[4]而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可分为工具关系和交往关系两类。前者表现为主从关系的主体性,后者表现为平等关系的主体间性。他主张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因为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理解、沟通、对话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社会学层次的主体间性,存在利益的、功利的客体中介,但不强调中介作用,对人与人的平等、和谐社会的建设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公共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和招投标等活动中的诸多竞争关系,可以从主体间性的社会学层次进行理解,我们主张用哈贝马斯的“交往关系”理论加以实践。

(二)主体之间的认识论层次

胡塞尔,他认为认识主体之间的共识根据是人的“统觉”“通感”“移情”等天赋能力。[5]梅洛?庞蒂认为自我主体的存在依赖主体间性,他说“现象学的世界不是纯粹的存在,而是通过我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我的体验与他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体验对体验的相互作用呈现的意义。”[6]

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主张的认识主体之间的知觉、经验、知识等的共识、同“情”等内容,是以文艺作品为中介的,城市艺术领域的主体间性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主体(艺术家)创作和主体(读者)解读行为的指导,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基于庞蒂知觉现象学的认识论主体间性,一方面从哲学角度调整了艺术家主体创作的思想高度和时代视角,另一方面,在主体(市民)阅读城市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本身的层面,通过认识主体的沟通过程,有效促进读者主体高峰体验的生成、对生存意义的感悟、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等方面具有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存在的本体论层次

“本体论”(ontology) [7]是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干,是各个哲学分支的理论基础。以存在为基础的本体论主体间性认为世界与人具有同一性和同样的主体性地位,是最高层次的主体间性。与社会学和认识论的主体间性不同,本体论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与主体存在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和理解,达到对象认识和自我认识的自由转化的高度,从而把握世界的意义。

海德格尔吸收了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与世界本就是一体,大地、苍穹、诸神和凡人四者凭借原始的一体性交融为一,主张“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和“诗意地栖居” [8],进入了存在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主体间性思想,并将其拓展到解释学领域。他认为存在是解释性的,而解释的基础是沟通和理解,理解的前提是在主体之间进行,于是世界便不再是客体,而成为对象主体。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解释是理解,是作品创作主体与解读主体的历史性对话和精神交流。[9]

存在本体论主体间性是真正的主体间性,应用在城市艺术领域,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的客观存在,在解释主体(人)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转化为对象主体,从而实现了主体的解放和自由。

三、 “新型城镇化”时期公共艺术走向主体间性

我国城镇化已初步完成量的积累,新型城镇化要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未来的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未来的城镇化不是钢筋水泥的城镇化,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更多地关注人在城镇化中的位置及其感受。人的城镇化要求居民对生活环境萌生家园意识、场所认同感、依赖感和幸福感。规划的这一要求,对城市环境设计者、公共艺术家和城市建设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建筑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将从人的环境空间体验入手,一方面要在艺术创作中更多的融入人文、生态因素,另一方面要建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推动规划要求的人的主体感受的全面生成。

主体间性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创作与工程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其创作对象一方面是客观性要素,诸如色彩、材质、景观、水体、设施等,另一方面是主观性的文化品格、历史文脉、社会特征等城市文化形态的要素。主体间性公共艺术将城市中的主客观要素、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进行统一,将广场、公园、街道等城市客体视为对象主体,将其与认识主体创作者、欣赏(阅读)者视为同等地位,二者之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相互尊重实现协调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让城市思想精华、历史文脉沉淀和民主精神、人文修养等文化内涵,通过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公共艺术工程实践加以呈现。

(一) 人本主义公共艺术

作为城市形态与文化形态的统一体,公共艺术在城市主体的日常生活中,充分体现了对主体感受和体验的尊重,通过公共艺术创作和工程项目,有利于塑造具有意义的景观城市场所,使人们生活在景观中,生活在幸福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悦笛先生认为,美和日常生活构成了一种现象学关联,美的活动是本真生活的一种原发状态,是位于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之间的特殊领域,[10]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状态。自然与人的共同作用创造了环境,环境具有丰富的审美潜能,这些潜能存在于环境的自然、人文、科技三要素之中。当城市主体(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物质环境作出审美诠释时,环境就成为审美对象被转化成景观意象。主体的艺术、哲学、政治、道德等学识修养在审美诠释中起着重要作用,主體通过审美对公共艺术品进行“二次创造”,形成意识中的意象。城市环境艺术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或即将成为当前人们的生活常态,生活艺术(审美)化、艺术工程化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范式。

人本主义的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核心”,全面关注人在城镇化中的生活感受、审美体验及其知觉方式,公共环境艺术不仅研究物质元素的客体形式美,更要关注物质存在被精神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和效果,这已涉及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范畴。环境美学不仅仅是审美活动,它具有重新阐释甚至改造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的生活方式乃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制度的作用。环境美学绝不仅仅是消遣性的,它还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解放功能。[11]那么,主体(人)是如何将内在精神体验与外在物质环境进行交流的呢?法国哲学美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使用“肉身化”的概念来说明外物与人的交流——身体固然是知觉世界的前提,但在知觉世界里,人不仅能感知到自己的身心情况,而且能感知到外物的情况。这里讲的外物,对主体的城市生活而言,即城市环境的客观物质存在。城市公共艺术只有秉承以物质环境为起点,以场所审美体验为核心,其创作和工程实践才能深刻体现“人的城镇化”。

(二)生态主义公共艺术

城市作为被人知觉的物质形态,是通过公共场所的艺术形式得以存在的,换言之,城市是由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艺术场所“堆积”而成的。主体间性思想将人与自然看做可以沟通的对等体,二者通过对话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漫长人类技术进步和主体改造能力不断增强的历史进程后,自然早已不再是神话,人有了支配自然、摄取资源的能力,主体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但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对自然的过度“伤害”,间接地也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从沙尘暴到雾霾,从物种灭绝到能源危机,生态失衡问题愈演愈烈,包括“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无不在警示人类需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要求建构全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实践方式。

城市作为人类最典型的聚居地,其建设和发展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有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Policy-oriented Process) [12]。但具体的城市建设大都通过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公共艺术工程项目构成。微观的设计项目主要体现委托方和设计方等少数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常忽略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它表达的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Product-oriented Process)。一方面,社会教育和舆论宣传方面,应加大力度引导城市发展和建设以主体间性思想去指导实践,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公共艺术项目,将生态主义的公共艺术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创作者和建设者的主体间性生态设计思想教育,加大各类招投标项目的管控,通过管理杠杠调节城市艺术工程的发展方向,使城市真正成为市民的“理想家园”。

当代社会在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上,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更科学和可持续的要求。主体间性从人与自然平等对话的角度,去理解和指导城市艺术工程实践,通过具体公共艺术项目的创作和实施,加大对城市湖泊、绿地和森林等生态要素的空间比重,以保持基地的生态稳定性和物种的多样化,通过公共艺术实现低能耗、可循环的城市景观,真正落实“会议”和《规划》精神,切实将“生活在田园中”的理想变成现实。

(三)文脉主义公共艺术

在主体间性理论看来,人与世界是一个同一体,历史和文化也就不再是客体,而是具有与人同等的主体地位,二者关系平等,通过对话和沟通实现共同发展。主体间性对待历史文化的这一态度,体现了人对历史的尊重,是文脉主义的和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假如城市中任何一处场所景观和公共艺术在规划和创作之初,都能秉承该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地区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也就不会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形出现了。

文脉主义公共艺术工程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难点。首先需要受众自身具有一定的学识修养,对地域文化内涵有一定的把握,其次需要主体置身其间,用身体知觉理论亲身感受和体验,用现象学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分析理论进行主体的“二次创造”,用解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对文脉主义公共艺术进行诠释和解读,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达到主体的情感超越和生命升腾。

在主体间性理论框架下的文脉主义公共艺术要建立在对历史深刻剖析、传承基础上,用工程技术手段将创作方案落实为城市物质环境,最后引导认识主体对其进行理解和诠释,并在感受和体验中领悟生命意义和教育意义。主体间性文脉主义理论和城市公共艺术实践,通过城市主体(人)进行同一。公共艺术只有实现历史文脉主义的继承和拓新,才有希望进一步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

结语

公共艺术是城镇化的主要形式,街道、广场、建筑等各类场所和景观、市政、公共设施等艺术工程,综合构成城市气质和市民思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将放到物质基础上的精神领域问题的解决上来,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区域文脉传承的和市民幸福感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景观公共艺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之一。主体间性思想的社会学、认识论和存在本体论三个理论层次,用于指导城市公共艺术的认识(理解)、创作(建设)和解读(体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公共艺术在坚持研究城市形态客体美的基础上,引入主体间性的哲学美学理论,将人和公共艺术视为城市环境审美的认识主体和对象主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动态研究,重在从精神高度把握认识主体(公众)对对象主体(公共艺术环境)的反映[14]、感受和体验,将主体与客体进行统一,具有深刻的一元论内涵。只有当外在物质实在所内涵的精神意义,真正被主体领悟、吸收并发生作用时,才可能实现市民的社区认同感、城市归属感和存在幸福感、才能进一步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并最终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设计实践和城市景观工程建设,是当代城市公共艺术家面临的新课题。

おげ慰嘉南祝邯

[1]王顺辉.城市景观艺术的现象学美学考察[J].文艺评论,2013(09).

[2]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7.

[3]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5]〔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49.

[6]﹝德﹞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4.

[7]愈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

[8]﹝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452.

[9]﹝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64.

[10]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05(01).

[11]阿諾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73.

[12]周膺.后现代城市美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235.

[13]王顺辉.主体间性及其景观艺术实践形态.[J].文艺评论,2014(11).

(责任编辑:杨飞)

猜你喜欢
城市形态文脉城镇化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的规划探索
抽象与现实
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态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分异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