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微格”练笔

2018-05-30 10:48:04姚淑章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微格西沙群岛总分

姚淑章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写景作文。对于写景作文,学生写不好的表现大多是写景没顺序,景物描写抓不住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景文习作能力?我们可以整组观照文本,从本组课文中整合利于学生形成本单元习作能力的训练点,实行“微格”练笔,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习作能力。

一、何谓单元整合,“微格”练笔

“单元整合”是立足于教

材本身,对一组主题或体裁、题材、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单元整合”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指向读写迁移,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整合、优化,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微”是微型、片段的意

思,“格”是格式、章法,是可操作、可描写的最小范围。在教学中,我们将课文教学与单元习作划分为众多训练的点,使之成为一个个相互连接、循序渐进的单项“微格”,让阅读教学成为一个由精细“微格”练笔组成的有机整体,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就文取材,引导学生运用文本资源进行有效的读写互文训练。

二、“微格”训练点的选取

“微格”练笔落实的关键点就是找到训练迁移点。要找到适宜的训练点,首先要厘清写好本单元的习作,学生需要具备哪些作文能力。

其实,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中就有明确指出:“写之前要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的?”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有序观察。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这就是要学生学会写总分段式。最后还通过泡泡提示语引导学生要用上从文本中积累的好词。这样解读,我们就清晰了,写好本单元习作,学生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一是抓住特点有序观察景物的能力。二是学会总分构段方法。三是运用课文好词描写景物的能力。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再来选“微格”练笔点就容易多了。细细解读每篇课文,很多片段都有关键句。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全文的关键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是段落的关键句。《海滨小城》中,“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都是段落的关键句。《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就是全文的关键句。作者围绕关键句,围绕一个意思,从颜色、数量等独特的观察视角来抓住景物特点写,把景物描写得生动传神。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习作的训练点。

三、落实训练,实现有效读写互文

理清单元主题课文教学和习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在提炼“微格”训练点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课文教学与单元习作之间的有效连接呢?我采用的是阅读课随文“微格”练笔和整合导写“微格”练笔课相结合的方法。

(一)随文练笔:觅“径”览“山”,举一反三

作者表达的密码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探寻,细细品味语言的意蕴的同时,实行“说”和“仿”的“微格”练习,从而从课文中习得习作的方法。

1.借作者一双“慧眼”,巧“观察”。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为写出西沙群岛的鱼多,作者先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出鱼种类多,再说鱼的数量多。为写出鸟多的特点,从 “鸟的种类多、鸟蛋多、鸟粪多”凸显出来。

品语言:找出文中体现鸟多的词语,再细细品读,你从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点技巧:作者观察视角独特,鱼多的特点是从品种和数量两个方面写出来。

巧观察:观察校园花池里的

花,说说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表现花多。

同样,在教学《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也要关注作者的观察点,然后积累方法观察身边的景物,以期写出景物的特点来。

2.借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巧“点仿”。

如:“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富饶的西沙群岛》

品语言:读一读这句话,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鱼的特点?

点技巧: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鱼的种类之多写得形神兼备,妙趣横生,使读者浮想联翩。

巧“点仿”:模仿作者介绍西沙群岛鱼的方法来写写人民公园鱼池里的鱼。

举一反三:这样的写法还可以用来描写什么?

“点仿”就是点对点的模仿,不仅模仿作者的用句特点,还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观察视角。此课中,像这样的句子微格训练点还有很多,练笔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点仿”的操作模式是:品—点—写—评。

品:结合文本的教学,选择文本典型片段作为例文,体会例文特点,领悟重点句段的表达方法。

点:结合该处例文的语言特点,点明该段适宜于模仿的微格格式。

写:根据微格格式,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自由表达。

评:师生共同评议、欣赏,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二)整合导写:探“径”登“山”,举三反一

整合导写迁移课是整个单元课文学习之后,把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同中有异”“异中求同”,使学生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关于理解和表达的认知结构网。而根据本单元习作的需要,我们构建了一个整合点:总分段式的整合。

出示总分段式的自然段:《富饶的西沙群岛》第4、5自然段,《海滨小城》第4、5自然段。

对比:通过默读,你发现这些段落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请找出它们之间的连接词。

点技巧: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中有两段总分段式,第4自然段是“景+感”的微格段式;《海滨小城》中第5自然段展示了用空间转换来连接的特点。

小练笔:用总分段式写写学校里的鱼池。

通过对比,学生能明白对于

总分段式有这样不同的连接,他们的练笔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段落连接方式。以下是学生练笔:

生:校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那喷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水中五颜六色的金鱼尽情地嬉戏,有黄色的、白色的、橙色的。一只乌龟正藏在池底下,它在跟金鱼们捉迷藏吧!(这段总分段以“池水、池中、池底”这样空间的变化来连接,句与句的过渡很顺畅。)

生:各种各样的金鱼在水中

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的鼓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有的穿着漂亮的红裙子,还有的穿着宽大的花衣裳在水中翩翩起舞。这么多的鱼各有各的姿态,美丽极了!(这段采用“景+感”的格式。)

生:水池是个欢乐的大家族,

金鱼们常常举行时装表演:看,一队穿着银光闪闪的时装的帅哥游过来,又来了几个穿着金黄旗袍的小姐姐,那笑眯眯地穿梭的则是穿着红服的新人……(这段采用的是“感+景”的方式。)

单元整合,“微格”练笔在阅读教学中适机进行习作训练,妥善地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多練笔的平台,体现了学和用的同步性。同时,我们的单元整合的“微格”练笔不仅是靠着一个单元的练习,我们是结合写景文这一类文体的习作需求出发,从不同年段文本中挖掘训练点,以形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读写链,真正为学生知识网的形成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微格西沙群岛总分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青年生活(2020年31期)2020-10-14 09:10:31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等数学(2018年8期)2018-12-01 00:48:55
“三位一体”微格教学辅助说课的模式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2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15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29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